“是谁啊?二战还是一战?”格琳娜微微歪着头,一缕金色的发丝从她的耳后滑落,在指挥室冷色调的灯光下泛着蜂蜜般温暖的光泽。她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战术平板的边缘,发出清脆的哒哒声,像是某种摩尔斯电码。
“你可别告诉我是殖民战争那种老古董。”她撇了撇嘴,眼睛里闪烁着猎人般的好奇光芒。
那不是学院派死读书能培养出来的求知欲,而是在枪林弹雨中淬炼出的、对生存本能的敏锐嗅觉。
指挥室的通风系统发出细微的嗡鸣,将沉默拉长成一段若有所思的空白。
“比那更早。”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得像是从历史长河的深处传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战术平板边缘的磨损痕迹,那是常年翻阅作战计划留下的印记。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战术平板的边缘,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那种在战场上磨砺出的敏锐求知欲,远比学院派的死记硬背要鲜活得多。
陈树生没有立即回答。
他的目光越过格琳娜的肩膀,落在墙上那张泛黄的世界地图上。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顿,像是按下了某个记忆的暂停键。
指挥室的通风系统发出细微的嗡鸣,将他的沉默拉长成一段若有所思的空白。
“我那边的历史名人。”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得像在诵读某本古籍的残页。手指无意识地描摹着咖啡杯沿的水渍,画出一个模糊的战术符号。
“就我所知道的就有一位……”
“虽然远在后方。”陈树生的食指轻轻点在太阳穴上,“却能确定前线大小事物的一切。”他的嘴角浮现出一丝近乎敬畏的弧度,“甚至完美预料了战局的结果,尤其是在派遣士兵攻伐一些最为困难的地区,天险和绝地的时候,甚至能打破前人的记录。”
格琳娜不自觉地前倾身体,衣服的纤维在金属椅背上摩擦出细碎的声响,她注意到陈树生说这话时,瞳孔微微收缩,像是正透过她看向某个遥远的时空。
“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话……”陈树生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精准得像在计算某个复杂的方程式,“他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百战百胜,一生从无任何败绩。”窗外的探照灯扫过,将他轮廓镀上一层冷硬的银边,“凡是所指挥的大小战役基本上就没有输过。”
“这么厉害?”格琳娜的眉毛微微上扬,琥珀色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
她随手将垂落的金发别到耳后,这个动作让她手腕上的战术终端在灯光下反射出一道金属光泽。
指挥室的空气循环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将她身上淡淡的火药味与香水混合的气息轻轻搅动。
格琳娜可不是什么文盲——虽然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更常握的是枪械而非钢笔,毕竟格琳娜很清楚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
虽然格里芬的训练基地没有相关的数据,但格琳娜的射击水平……很高,只是很少有需要她动用自身能力的情况。
“历史可比账本有趣多了。”她曾对后勤部的新人这样说, “尤其是当你发现现在的客户和五百年前的贵族一样爱听奉承话的时候。”
而贵族在维护自身光鲜和享受奉承的时候,会很乐意花钱。
指挥室的灯光在她眼中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是散落的金币。
格琳娜很清楚,做生意就像下棋——除了要亮出实实在在的筹码,更得读懂对手眼里隐藏的渴望。
她见过太多同行只会机械地报价,却不知道那位来自东方的客户更在意包装上的祥云纹样,或是那个北境军阀其实暗地里痴迷拜占庭艺术。
“细水才能长流啊......”格琳娜的声音在仓库里轻轻回荡,像是说给那些古董听的悄悄话。
她的指尖拂过一个青铜酒樽的表面,金属的冰凉触感让她想起某个雪夜收到的第一笔交易定金。
防震箱的绒布内衬在顶灯下泛着暗红色的光,像干涸的血迹,又像陈年的葡萄酒渍。
这些可都是下次谈判时的秘密武器。
她熟练地用软布包裹住一尊残缺的象牙雕像,雕像空洞的眼窝里似乎还残留着上个主人的野心。
墙角的保险柜发出机械转动的轻响,密码盘上的数字在阴影中泛着幽绿的微光。
记忆中的水晶酒杯突然在眼前碰撞,清脆的声响仿佛还在耳畔。
宴会厅的吊灯将香槟映成流动的黄金,而她的钢笔却在账本阴影处游走,悄无声息地改写着一个项目的预算金额。
那时她涂着深红色指甲油的小指微微翘起,像个真正的贵族小姐,而不是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野孩子。
彼时的她嘴角微微上扬——机会从来不会敲响懒汉的门。
这个道理她八岁就懂了,当时她正趴在福利院的窗台上,看着街对面面包店老板把当天没卖完的糕点扔进垃圾桶。
月光下那些被丢弃的牛角包,比她乞讨得来的黑面包要诱人得多。
她当初能被克鲁格领进格里芬,可不仅仅只是依靠别人的怜悯。
格琳娜的客户名单上,十有八九都是这类人物——那些正值壮年、手握重权的野心家。
她修长的手指划过平板电脑上的联系人列表,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特殊的符号:有的是燃烧的冠冕,有的是带血的权杖。
这些男人——偶尔也有几个女人——走进会议室时,靴底踩出的声响都比常人大三分。
他们身上散发着高级古龙水也遮不住的硝烟味,定制西装下鼓胀的肌肉把衬衫撑得紧绷。
格琳娜见过太多次他们昂着下巴的样子,活像一群刚打下领地的雄狮。
“亚历山大再世”,一个军阀曾这样自称,当时他正用戴着宝石戒指的手拍打着她带来的古董铠甲;“新时代的拿破仑”,另一个军火贩子这么吹嘘,他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仿制的欧陆地图。
格琳娜总是微笑着倾听,手指悄悄在平板上记下他们的喜好。
她知道这些人的保险柜里都藏着什么——不是金条,而是精心收藏的历史人物传记。
某个喜欢凯撒的客户,连喝酒都要用复刻的罗马银杯;另一个崇拜成吉思汗的,硬是把办公室装修成了蒙古包。
她见过最可笑的一个,硬要穿着仿制的普鲁士军服谈生意,胸前的铁十字勋章叮当作响。
但格琳娜从不会笑出声——她知道这些人的金库里,随便拎出一箱钞票都够买下半个街区。
“您和汉尼拔将军真有几分神似。”她曾对某个秃顶的军火商这么说,当时那人的眼睛立刻亮得像探照灯。
三分钟后,合同上的数字就多了一个零。
这些人的共同点太明显了:他们喜欢在谈话时不经意地露出腰间的配枪;喜欢用“帝国的兴衰”这样的大词;更喜欢听别人把他们比作历史上的征服者。
格琳娜早就摸透了——给这些自命不凡的家伙一个历史人物的幻影,他们就会像咬钩的鱼一样,乖乖吐出满肚子的金银财宝。她把这套把戏玩得炉火纯青,就像她玩转手中的伯莱塔手枪一样熟练。
所以当陈树生嘴里蹦出“历史”这两个字的时候,格琳娜的耳朵几乎要竖起来了。
她的身体微微前倾,战术服在金属椅背上摩擦出细微的声响,琥珀色的眸子闪烁着捕食者般专注的光。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和她当年在酒会上倾听那些军阀吹嘘时一模一样。
“哦?”她轻轻应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绕着发尾打转。
虚心的学习态度是她最好的伪装——这些知识说不定明天就能变成饭桌上的谈资,后天就能化作谈判桌上的筹码。格琳娜太清楚知识的价值了,就像清楚弹匣里每一发子弹的造价。
她偷偷打量着陈树生被战术灯照亮的侧脸。
这个平日里杀伐决断的男人,此刻说起历史来竟带着几分学者般的专注。
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像是在叩击某本看不见的典籍。
格琳娜能嗅到他身上那股独特的气息——硝烟味里混杂着油墨香,活像一本装在枪套里的古籍。
“有意思...”格琳娜在心里嘀咕。
她见过太多装腔作势的武夫,但陈树生不一样。
这家伙的眼底藏着东西,就像他那个永远上锁的战术背包一样,里面肯定塞满了意想不到的宝贝。
“实际上相比于他能指挥千军万马,”陈树生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个人经历才更为让人感到惊叹。”指挥室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像是岁月在那位古人脸上刻下的皱纹。
他所说的那个人,虽然在泛黄的史书上占据着显赫的位置,但那些工整的铅字背后藏着的,是一个被后世简化到近乎苍白的身影。
史官们用“陈桥兵变”四个字就打发了他半生的戎马倥偬,用“杯酒释兵权”一笔带过了他毕生的政治智慧。
格琳娜注意到陈树生的目光变得深远起来,仿佛穿透了指挥室的金属墙壁,看到了某个遥远的时空。
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
史书上当然有他的名字,地位也不低,但……”
一个微妙的停顿,这是对于能在史书留下自己名字之人的敬重。
“就像被精心装裱起来的古画,人们只看得见表面的辉煌,却看不见画布背面的斑驳。”
陈树生拿起桌上的水壶,却没有喝,只是盯着壶身上模糊的倒影:“他的前半生更没什么人愿意深究,毕竟……”嘴角勾起一个略带讽刺的弧度,“成王败寇的故事里,谁会在意寇的童年?”
全息投影仪突然自动启动,在空气中投射出几个模糊的年号。格琳娜看到陈树生的指尖轻轻划过那些发光的字符,仿佛在抚摸某个古老的碑文。“人们记得更多的则是他的篡位,”他的手指突然停在“建隆”两个字上,“和骤然死亡的谜团...”最后一个音节几乎消散在通风系统的嗡鸣中。
“宋太祖,赵匡胤。”
墙上的电子钟显示着现在的日期,而他的眼神却分明停留在九百多年前的那个雪夜——当一件黄袍被强行披在某个将军肩上时,历史的车轮就这样不可逆转地改变了轨迹。
“当然,你应该是没听说过......”陈树生的声音突然变得很轻,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
格琳娜注意到他的目光突然变得飘忽起来,仿佛穿透了指挥室的金属墙壁,看到了某个遥远的时空。
“但你应该知道唐朝,”陈树生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划,像是划开时空的帷幕,“毕竟唐人街基本上可以说是到处都是。”他的嘴角浮现出一丝苦笑,那笑容里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沧桑。
“而他出生在那个帝国的末期……”陈树生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砂纸般的粗糙质感,“那是一个十分动乱的历史。”
他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缓慢而沉重,像是丧钟的余韵。
“一个庞大帝国的解体。”这句话像块石头般砸在寂静的指挥室里。
“而接替那个王朝的历史。”他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从一个人的离家出走开始,从一个人的流浪开始……”
“流浪……”这个字眼像针一样刺进格琳娜的神经。
她的手指突然攥紧了战术平板的边缘,指节泛白。
记忆中的寒风似乎又吹过她的后颈,带着垃圾堆的腐臭和街头巷尾的霉味。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个蜷缩在巷子角落的小女孩,数着硬币等待天明。
“嗯,彼时的他还被人叫做赵匡胤。”陈树生的手指在战术桌上轻轻画着那个古老的名字,指腹与金属桌面摩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指挥室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上的战区地图上,与那些现代军事符号重叠在一起。
“当时已经21岁了,”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略带讽刺的笑容,“娶了媳妇,也有了儿子。”
“此前的生活平静得像是一潭死水,没有任何特别的事发生。”
格琳娜注意到陈树生的目光变得恍惚起来,仿佛穿透了时空的迷雾。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军用水壶上的划痕,那动作像是在抚摸某个尘封已久的家谱。
“至少我能查阅到的资料里没有任何记载。”陈树生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21年啊,他的人生就这么平淡无聊地过去了。”指挥室的通风系统突然加大功率,将他的话语吹散在空气中。
“早婚早育,应该说活得很经典。”陈树生的手指在空中画了个圈,“和每个忙着完成传宗接代任务的普通人一样。”他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起来,“那个时代的人都是如此的。”
“哦……”格琳娜默默点了点头,金色的发丝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她的思绪飘回了那些泛黄的历史读物,上面记载着十四五岁就出嫁的少女,四十出头就当祖父的男子。
那个年代的人生,就像被按了快进键的黑白电影。
陈树生突然坐直了身体,战术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唯一后边关于出生时有些描写。”他的眼睛闪烁着狡黠的光,“就好像你们描写圣人降世会先得到启蒙一般。”他的手指在空气中比划着夸张的弧线,“日后人们为了尽可能地丰富他的出身,对他的出生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
“据说出生的时候声光电俱有。”陈树生的声音突然变得抑扬顿挫,活像个说书人,“色香味俱全——”
“等等?”格琳娜的眉毛几乎要飞到发际线去了。
电光风雨之类的传说她当然听过,那些用来哄小孩的神话故事里比比皆是。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