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破晓,淡金色的日辉温柔地洒在古朴的书院之上,为这座承载着千年学问的殿堂,披上了一层庄严的光辉。
书院的大门缓缓开启,院内古木参天,翠竹轻摇,清风拂过,书香融入自然。
大庸鸿儒书院一众师长,身着徐南岱精心为他们打造的水蓝色缎面圆领袍在书院大门外恭候。
徐南岱在设计时,并不喜欢大面积的刺绣,而是更注重面料的裁剪与款式的设计。
锦缎上零星点缀着鹤羽刺绣工艺,近看之下,这些画龙点睛之笔,显出鸿儒书院的深厚底蕴。远远望去,又仿佛是从古籍中走出的先贤,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书卷气。
前排的老者就是鸿儒书院的山长,须发皆白,德高望重。徐南岱为其量身设计的一套莹白如云的锦袖袍。
此时,站在山长身侧的沈杙,身着玄色长袍,绣着繁复而精致的云纹,袖口与领边镶嵌着细密的金线,领口处还特意设计了一片精致的玉扣,玉扣温润光泽,与他眉宇间的清冷相得益彰。
今日,朝廷派遣了沈杙前来,明为主持接待之仪,实则暗藏玄机。意在紧盯北戎一行,谨防其搅动风云。更欲借机窥探其真正意图,真可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随着一阵悠扬的号角声,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书院的大门。
只见一列马队缓缓行进,马匹脸上、身上,分别套了金色马覆面、马披等装饰。而正中的马车,则雕刻着繁复而精美的金色的纹饰。使得整支队伍宛如一条流动的金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车队前后,北戎卫士身着华丽软甲护航,手持长矛,神情肃穆。
随着车队缓缓前行,沿途民众纷纷驻足,目光中交织着好奇与畏惧,街道两旁顿时寂静无声。
当车队逐渐逼近鸿儒书院那座古朴庄严的牌坊,山长率众静候于牌楼两侧,身姿挺拔,准备以最高礼仪迎接贵客。
然而,北戎使团的行进步伐,并未放缓,径直朝牌坊而来,似乎想要越过他们,直抵达书院正门。
山长眉头微蹙,目光落在了沈杙身上,用眼神无声的询问。
鸿儒书院乃是大庸官学,在某种程度上,在国与国相交之时,就是在代表国家。
其牌坊之下,历来是尊贵与礼节的界限。唯有天子之尊,方能驱车直入,其余人等皆需下马以示尊敬。
这北戎人不知是真不知这规矩,还是有意而为之。
只见沈杙信步伐上前,立于中央,袍袖飘飘,拱手作揖,声音清朗而庄重:“恭迎殿下莅临。”
这一举动,迅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山长随即带领鸿儒师生,齐声高呼:“恭迎殿下!”
声浪在牌坊前回荡,彰显了大庸学子的风骨与礼仪。
北戎马队最前,一名身形魁梧、满脸络腮胡子的将领,坐于马上,声如洪钟:“北荣皇子驾到,尔等速速让路!”
其声威势,似乎要以武力开辟出一条通道,然而在这书香之地,却更显突兀与不合时宜。
沈杙并不惊慌,也不看来人,而是一本正经道:“大庸崇儒尚学,乃诏令立制,凡访书院之宾,必于牌楼之下骖乘解辔,以护士子之清修,弗得轻扰。
殿下临朝理政,洞悉四夷,若北戎之地亦能崇仰儒雅,视士人如珍宝,则亦望殿下垂范,于此楼前,步趋以进,共襄文教之盛。若不然,则殿下自裁之可也。”
就在此刻,马车内传来一阵悠扬而略带戏谑的男子轻笑,随后,车门上的锦帘被一只修长的手轻轻挑起,仿佛揭开了一幕精心布置的序幕。
“沈大学士,你倒真是会给我找乐子,今日本王若不下车,怕是要成茶余饭后的笑谈了。”
沈杙依旧保持着躬身施礼的姿态,对马车内的言语不置可否。
而赛罕皇子,却已按捺不住,身形一展,自马车上轻盈跃下,步伐稳健,如同风卷残云般向前迈去。
他今日身着的蓝紫色长袍,色泽深邃而神秘,衣襟上绣着金色的龙腾图案,穿梭于银色的莲花与祥云之间,显得既尊贵又不凡。发髻高束,一根镶嵌着璀璨红宝石的金簪稳稳固定,额前一缕刘海随风轻扬,不经意间掠过那双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眼眸。
赛罕皇子的举动如同无声的号令,北戎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动作整齐划一。
沈杙见状,微微颔首,示意山长缓步而出。
山长行了一记庄重的稽首礼后,鸿儒书院的师生们也纷纷效仿,表达着对大皇子到访的最高敬意。
“殿下远涉重洋,亲临我朝,实乃我朝之大幸。微臣已在此恭候多时,愿殿下在我朝期间,事事如意,福寿安康。”
山长的话语诚恳而谦逊,字字句句透露着对客人的欢迎与尊重。
赛罕皇子闻言,目光在沈杙与山长之间流转,最终停留在了沈杙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双方寒暄毕,山长便引领着赛罕漫步于书院各处。
晨光初照,鸿儒书院内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今日,学子们依循惯例,于晨光中开始讲学,直至巳时方集结,共赴蹴鞠场观赛。
韩彦卿作为京天府委派监督治学的训导,一路上代为讲解、指引,赵堂录则在一旁适时补充,二人配合默契。
韩彦卿素以严谨着称,此行路线与内容,他皆已精心筹备,力求完美。
鉴于近日学生们在芸岱衣裳所遇变故,他更是下意识地避开了徐南岱所在的静安堂,
然而,当一行人行至岔路口,正准备转向时,赛罕皇子的步伐却突然凝固,仿佛被某种力量所吸引。
“那是什么声音?”他轻声发问,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与探究。
众人屏息细听,只见远处静安堂内,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女学生读书声,那声音穿透了清晨的宁静,悠扬而充满生命力。
“此乃我院专为女子开设的学舍之一,名曰静安堂,是女子求学问道之地。”
韩彦卿轻声回答,但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泛起了层层涟漪,一种莫名的预感在他心头萦绕不去。
赛罕皇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之色。
“请韩大人引路,让本王一睹这女学风采?”
韩彦卿心中虽有不悦与担忧,但面对皇子的请求,他不得不强压下心头的预感,点了点头,转身引领众人缓缓向静安堂的方向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