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儿,虽然我不是你的亲叔叔,但是,作为你的长辈,你的上司,也有资格讲你几句的吧?”
王衍长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着。
“那是自然的。”
赵凛点点头,扪心自问,王衍待他还是不错的,他不是个昧良心的人。
“你这样任性妄为,你父亲怎么想?”
王衍看了一眼扶着赵凛的谢云澜,脸色有些尴尬,但是还是说了出来。
“还有,这位公子,看着也不是普通人家,你们这样,这位公子家里人能同意吗?”
“郡守大人,我知道你是为阿凛好,但是,我父母家人都不在了,我自己便能做主。”
说着,他扭头看着赵凛,赵凛也目光灼灼地看向了他。
“阿凛的事,我不能替他做主,但是,我相信他。”
赵凛从谢云澜的眼中,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坚定,心中感动,握紧了他的手。
“王叔叔,我的事,我父亲没办法管,也管不了了。您作为长辈,我的上司,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发自心底尊重您。但是,我的事,还请您别插手了。”
王衍一怔,看到赵凛坚毅的眼神,还有紧紧攥住谢云澜的那双手,叹了口气,罢了,他也只能劝到这里了。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里了,那我就趁着今日这个机会,跟您辞别吧。”
“你这是什么意思?”
王衍惊讶地看着赵凛朝自己叩首。
“王叔叔,原本我就不打算在青州长待下去。”
“这是为何?婉儿的事,我可以……”
赵凛摇摇头:“您别误会,跟您和婉儿都没关系,我过不惯太安逸的生活,是我想去外面再闯一闯。”
王衍眼角抽了抽,这是在嫌他这里没前途吗?
“那你想去哪里?”
“燕王殿下在广纳贤才,我想投奔他。”
王衍心里有些不痛快,不满道:“你怎么知道燕王愿意收你?”
“我……”
赵凛刚吐出一个字,就被谢云澜打断了。
“我可以保证,燕王殿下愿意收阿凛。”
不止王衍等人,连赵凛都扭头看着谢云澜,眼中充满讶色。
“澜儿,我知道你相信我的能力,但是在外人面前,也不必……”
赵凛强笑道,他还没到让媳妇儿替自己吹嘘的地步。
谢云澜白了他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少自作多情了。
他从袖中掏出块玄铁令牌,一瞬间,语气威严又冰冷,周身仿佛笼罩着不可侵犯的王者气质。
“吾乃燕王世子,此番来青州,便是替燕王殿下招纳各州部人才。”
王衍大惊,他凑近一看,那块玄铁令牌,表面泛着森冷乌光,纹龙描凤,是皇家之物,他曾在燕王帐中亲眼见过。
“世,世子殿下?”
王衍确认令牌无误后,不可思议地看着谢云澜。
“可你方才说你父母……”
“个中缘由,你无需知晓。”谢云澜冷冷道,“赵凛早在剿匪之战中,因其智谋过人,以少胜多,就被燕王看中,故派我前来招纳入帐。”
这下,不仅王衍泄气了,王婉也彻底死心了,秦信张着嘴,像看着天人一样,看着谢云澜挺拔的身影,刘彬则恨恨地躲在一旁,瞪着这几个人。
王婉没想到,赵凛的心上人,是个男人,她更没想到的是,这个人竟然还是世子殿下。
燕王都来抢人了,王衍哪怕再爱才,也不敢阻拦了。
“这……”
王衍被这一连番的突变,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好歹也是一方主政,表面的气度还是有的。
转眼间,他无奈地笑了,摇摇头:“凛儿,既然如此,那你就随世子殿下去吧,我也不能拦着你,希望你能早日实现心中抱负。”
赵凛还没从谢云澜的这一番操作里回过神来,不过,他的反应极快,借坡下驴地抱拳相谢。
“多谢郡守大人!”
接着,他又朝谢云澜躬身叩谢,偷偷朝谢云澜眨了眨眼睛,把谢云澜险些逗笑了。
“多谢世子殿下慧眼。”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俩人多少有些克制。但是,赵凛看着谢云澜的眼神,总是带着些与众不同的柔情,明眼人一眼便知这俩人情意颇深。
这能引起多少人内心的酸涩,就不得而知了。
等到王衍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众人四下一看,刘彬早就不见踪迹了。
哼,倒是溜得快!
赵凛咬牙啐了一口,谢云澜拉着他的手,让他别生气了。
看到俩人感情如此亲密,王衍叹了口气,作为赵萧山的好友,赵凛曾经的上司,发自内心地给了最后一句忠告。
“凛儿,去了燕王帐下,毕竟与青州不同,那边能人辈出,情况复杂,你可要做好准备。你与世子殿下,往后可能会少不了流言蜚语。”
赵凛看到王衍欲言又止,知道他不便多说,他从小在军营长大,又怎会不知道个中复杂呢?
心中承了他的好意,躬身叩谢。
“侄儿心中明白,承蒙郡守大人这些时日的照顾,容忍凛儿的任性妄为,对凛儿有不可多得的知遇之恩,凛儿会永远记在心中的。”
“待到他日功成,定会回青州再来探望郡守大人!”
看到赵凛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模样,王衍心中感慨,从一开始就极为欣赏这个侄子,奈何他志不在青州。
罢了。
他点头笑了笑,带着王婉等人回去了。
“澜儿,咱们是不是也该启程了。”
看着王衍等人远去的背影,赵凛心中总算松了口气,扣紧了谢云澜的五指,攥在怀中。
“嗯,燕王那边早就在催了,后日我们便进京。”
俩人正说的时候,准备转身回屋,身后又传来一阵清亮的喊声:“赵大人!”
“赵大人,我辞了郡守大人,请让我追随你吧!”
面对着这双亮晶晶的双眼,充满了对建功立业的向往。
又来个麻烦。
赵凛扶额叹气,谢云澜笑了。
京中传言,佑帝猜忌燕王势大,下了一道密诏,欲意赐死。
不知是谁将这封密诏,通告天下,燕王麾下部将怒火中烧,痛骂昏君听信小人谗言,燕王一生忠心耿耿,竟然换来这等下场,纷纷拔出佩剑,推举燕王起兵反抗。
一夜之间,燕王府亲眷皆被屠杀。
燕王顺应众将之意,趁夜逃入濮都,以“清君侧”之名,起兵造反。
各方诸侯一直观望,蠢蠢欲动,燕王起兵,自此,天下狼烟四起,群雄争霸正式拉开序幕。
濮都。
临近北境之地,寒冬时节,冰河上冻,冰凌挂满树梢,灰茫茫的天空,绵延冷峻的远山,尽是一派苍凉的景象。
赵凛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一到了濮都,就有种熟悉亲切的感觉。可是,谢云澜十年来都在青冥山生活,鱼米水乡之地,跟着大军到了濮都,初来之时,呕吐畏寒不止,让赵凛心急又担心。
这天,刚从训练场下训,赵凛就急急地往回赶。
谢云澜这些日子稍微适应了点,没再水土不服,但是军营生活清苦,他身体不适,每次都吃不了多少,才来半月就瘦了不少,赵凛得回去盯着他多吃点。
“赵校尉,这么急匆匆地赶回去,是家中有事吗?”
一道沉稳的声音,从背后喊住了赵凛。
赵凛回头,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武将,一袭藏青色劲装,勾勒出魁梧利落身形,不疾不徐地从演武场朝他走过来。
“韩指挥使。”
赵凛躬身抱拳,敬了一声。
“私下不必多礼。”韩骁摆了摆手,浅笑道,“听闻你是远山将军的儿子,一直想见识见识你们赵家的刀法,今日下训尚早,可有时间切磋一番?”
韩骁是燕王四姐的嫡子,从少年时就一直跟着燕王,南征北战,骁勇善战,大小军功无数,十分得燕王器重。
虽然年轻,但是平时为人仗义疏财,从不倚仗着燕王侄子的名号,作威作福,在军中威望甚高。
正因如此,他的心气颇高,一直想跟这个新来的赵凛,一较高下,但是此人经常一下训,就不见踪迹,今日总算逮到他了。
赵凛心心念念着谢云澜,没工夫和韩骁在这比武切磋,委婉拒绝了。
“早就听闻赵校尉和世子关系匪浅,赵校尉一直推拒,莫非是世子的意思?”
韩骁有些不满了。
他敬重谢家人的骨气,在牢中,宁死以明志。
只不过,这个谢云澜,来了濮都后,三天两头生病,看着文文弱弱的,着实不像是个能跟着燕王四处征战的人,怕是三两下就能把他骨头拆散了。
军中有传言,谢云澜被燕王认作养子,极大动摇了韩骁的地位,韩骁心中愤愤,所以才一直不待见谢云澜。
听到这话,韩骁也只是嗤之以鼻,着实是小瞧人了。若是谢云澜当真有本事,他自然会礼敬这个新世子。
不过,谢云澜到底有没听信谣言,心中防备,他就不清楚了。
赵凛心思活络,一下子就明白韩骁的想法了。
他恭敬解释道:“韩大人多虑了,世子殿下水土不服,又素来有些顽疾,我同他交好,担心他的身体,想回去看看。改日有时间,定同韩大人切磋一二。”
赵凛和谢云澜的关系,并没有对外人讲过,一来考虑到着王衍临行前的提醒,不想给自己惹麻烦,二来也觉得没必要,他们两情相悦,主动向人公开,反倒刻意了。
“话都说到这儿了,我再拦着你不放,倒显得我小气了。”
韩骁人也爽快,听他语气这么诚恳,虽然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是也只能摆摆手,约定俩人改日切磋了。
别过韩骁,赵凛匆匆往世子府邸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