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黄彦激动的宣布伪汉亡国后,朝堂上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的张大了嘴巴。
几秒钟之后整座天正殿里就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
刘安国出班大喝一声“肃静!”
这才让天正殿里安静了下来,他转身向李黄彦行礼道“陛下!可否将奏折宣于群臣?”
完全压不住嘴角的李黄彦这才反应了过来
“冯营!你来念!”
冯营躬身接过奏折朗声宣读了起来。
这封奏折是梁坦亲自写的,所以没有任何华丽的修辞,简直就是平板直述,所以内容也是简单明了。
等冯营读完,朝堂内所有大臣心中不约而同的想起了同一个词,那就是“大获全胜!”
自天狼汗国入侵伪汉,宇国决定支持伪汉进行抵抗开始,伪汉与天狼汗国就在不断的犯错误!
先是伪汉皇帝抛妻弃子出逃,导致大量伪汉权贵投降天狼汗国,这一下几乎就让伪汉这个国家失去了法理,丢掉了民心。
而天狼汗国只顾着占据富庶的银州城,没有快速的扫平地方,让梁坦有机可乘,成功实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意图,以至于让天狼汗国的十万大军竟然成了笼中之鸟!
最后合术可壮士断腕,果断抛弃银州城,选择带走伪汉积攒的财富与工匠。
又因碰上了倾盆大雨,丢掉了劫掠来的工匠不说,还被燕山军一顿猛捶,最后只能灰溜溜的逃出了关。
而燕山军携驱逐戎寇、拯救万民于水火的大义,直接不费一兵一卒就对伪汉全境完成了事实上的占领。
这一战伪汉满盘皆输,天狼汗国也是无功而返,原本与此战关系不大的宇国竟然成了最大的赢家,不但一举去除了西部边患,还同时完成了开疆拓土、以及收拢了民心!
最难能可贵的是,此战户部没有出一文钱不说,还从汉军那里挣了不少的银钱!
这一战绝对可以说宇国是大获全胜,甚至这一战收获之丰厚,让宇国朝堂上的官员们全都感觉像是如坠梦中一般。
李黄彦坐在龙椅上,脸上的喜悦、兴奋是无论如何都藏不住的。
这是他这位新皇的功绩!他父皇损兵折将都无可奈何的伪汉,在他执政的第一年便被灭国,领土还被纳入了宇国之手。
由于这是驱逐戎寇得来的土地,所以几乎不用担心反叛的问题!
帝王追求的就是文治武功,现在他刚执政第一年,梁坦就给他送上了一份灭国之功!这怎么能不赏呢?
不过要如何封赏他还需要私下先与太保、太傅商量一番才好。
“陛下!”
刘安国出班道“梁郡公在奏折中写到,戎寇大掠银州城,屠戮无数前伪汉官员。他如今只能先调用军中将校,再启用一部分当地士绅管理行政,老臣认为朝廷应该尽快安排官员前去接手当地政务,恢复民生啊!”
一众朝臣闻言全都激动的附和起来,这可是一洲之地,还是如同白纸般空白的一个大洲!这得需要多少官员?这里面的利益得有多大?谁不想将自己人安插进去分一杯羹啊?
李黄彦正色道“太傅说得对!这件事着吏部速速办理!不可怠慢!”
赵岩明出班道“陛下,这凉州毕竟是新复之地,又是与戎寇接壤的边地,治安不稳还有边患,不如便交予燕山军镇守?”
这是无奈之举,禁军还没有恢复全部建制,再加上朝廷对凉州这块地上的情况并不熟悉,不交给燕山军镇守还能交给谁?
只是李黄彦心中隐隐觉得燕山军有些发展太快了,他不是怀疑梁坦会造反,可现如今宇国内部确实没有可以平衡燕山军的力量,再这样下去就算梁坦真的死心塌地、忠心耿耿,朝廷也不得不对付他了!
正当李黄彦为难之际,金文轩出班道“陛下,臣听闻长公主殿下临盆在即,梁郡公乃是国之柱石,这还是郡公的第一个嫡子降生,陛下应体谅梁郡公,让梁郡公尽早回京才是。至于燕山军,便可先让梁郡公指定的副将统领。”
李黄彦闻言双眼一亮,这是个好主意啊!
凉州和燕州都交给燕山军镇守,而梁坦则留在京城,需要出征或者作战时,再派梁坦去前线统军便是,如此一来就不需要担心有人弹劾梁坦佣兵自重,也基本杜绝了有可能发生的反叛!
严欣则皱着眉出班道“老臣也支持金相国的提议!
爱子心切也是人之常情,梁郡公有功于国,是该让其回京看护长公主殿下产子。
可凉州新复,是不是该等吏部先将官员派过去接手了当地政务,再让梁郡公回来?不然谁能既镇的住凉州当地势力,又能抵御天狼汗国有可能发起的反扑?
老臣觉得不该因小失大啊!”
李黄彦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他觉得严欣说的也有道理。梁坦的奏疏里可是写了的,天狼汗国的大军只是有些损失,大部分可是都退出了关外的。
再加上伪汉当地势力也未被真正纳入宇国体系之中,确实不可操之过急。
最后经过朝廷商议,最终决定梁坦继续镇守凉州,直到朝廷派遣的官员到位之后再返京受赏。
散朝之后,伪汉覆灭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京城。
京城的百姓们闻听去年还在围攻京城的伪汉今年便被梁郡公灭了国,全都激动无比,整个京城变得比过节还热闹。
很多有亲人在京城保卫战中遇难的人家,全都自发的跑到云阳郡公府门前跪拜磕头。
一夜之间梁郡公便成了为国为民的大英雄。
皇帝李黄彦也不是个小心眼的,他知道这件事后也不过是一笑了之,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就在全京城都陷入了庆祝胜利的狂欢之时,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却从阴暗的角落里冒了出来。
起初只是一些学子担忧梁郡公太过年轻又屡立大功,很可能会功高震主,不得善终。
也有人担心燕山军越发壮大,甚至已经超越朝廷的禁军,还占据两洲之地,以后会尾大不掉。
这些合理的担心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产生了这种想法。
最后发展到茶楼、酒肆里一群群的人在探讨这个问题。
最后竟然连朝廷的一些官员也开始被舆论所影响。
不过此时燕山军刚刚获得大胜,还没人敢在朝堂上将这些问题正式提出来。
皇帝加上几位大佬也都对此保持了沉默。
不是这几位宇国掌权者对问题视而不见,主要是现在他们无法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尤其是李黄彦,他自认为有容人之量,也相信梁坦的忠诚和为人,可有些事就算是皇帝也是无法解决的。
梁坦太过年轻,还屡立大功真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就算是皇帝再相信他,也只能对其动手了,这样的事皇帝也无法阻止,因为这完全是国家的意志需要,皇帝也必须遵从,燕山军的情况同样如此。
不过皇帝和几位大佬都还觉得有时间,尤其是赵岩明认为,只要在梁坦变得封无可封之前灭了天狼汗国,那么四海升平之下,让梁坦放弃军权,再给予其超然的地位与荣耀便可同时解决这几个难办的问题了,他相信完成了复仇后梁坦也是能够同意如此安排的。
赵岩明的想法不错,他自认也能得到其他大佬与皇帝的支持,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这个结果。
就在五万禁军离开京城去接手萧关防务的两日后,赵岩明突然病重陷入了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