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纵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善长眯着眼扫视众人,察觉到他们内心的动摇。

“诸位切勿心存侥幸。”他冷声道,“我辈皆系同舟之人,我若遭难,诸位亦难脱干系。”

局势危急,李善长深知不能再坐以待毙。

李鸾之事后,他对朱元璋的意图已了然于胸。

朱元璋势必对淮西派动手,而他首当其冲。

为了自保,必须团结所有淮西势力。

众人齐心

毕竟,他们在意的根本不是所谓的道义或仁义,而是如何守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此刻,见到李善长那冷厉的表情,以及话语间隐约透露出的威胁意味,众人心里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一时间,众人的面色变幻莫测,谁也拿不定主意,不知该如何应对。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李善长所说的合作属实,他们或许能与之联手,甚至反对老朱扶持朱政等人以削弱自身势力也是可行的。

然而,若真如李善长所言,要求他们做出那种事,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更不敢尝试!

就在李善长脸色愈发阴沉时,颖国公傅友德的堂弟、现任户部侍郎的傅友文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建议:

“不如我们去问问太子殿下?也许皇上并无针对我们的意图。

即便有,我们这些人都对太子殿下忠心耿耿,何不请他出面调解,向皇上求情?以太子殿下的性格,必定不会坐视我们受难!”

此言一出,众人连连点头附和。

“此计甚妙,我们也该去看看太子殿下了。”

“对啊,顺便还能问问太子殿下,朱政那小子到底什么来头,是不是真的皇室血脉?”

“太子殿下最清楚不过了。

若是真的血脉相连,说不定皇上只是心疼自家孩子才让他掌兵权,并非有意削弱我们的势力。”

“没错,韩国公,我觉得上面未必有那个意思,您可能是多虑了!”

“咱们不如去问问太子殿下,请他帮忙做个决定吧?”

……

听着众人纷纷发表意见,言语间尽显推诿之态。

李善长心中怎会不清楚?这些人压根就不敢与老朱抗衡。

这并不稀奇,若非形势所迫,谁愿意招惹朱元璋?不过是想拖延时间,静待朱元璋驾鹤西去罢了。

面对众人的建议,李善长稍作思量,便点头应允。

他也早有意借助朱标的势力,在朱政身上做文章,让朱标心生戒备,转移朱元璋的注意力。

眼下,让傅友德等人先去试探朱标的想法,倒也无妨。

毕竟目前朱元璋还拿他没有办法,无需急于一时。

众人交谈片刻后便各自离去。

……

同一时刻,宫中的谨身殿内。

李善长离开后,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闭目沉思许久,才冷笑一声摇头。

他对李善长绝无放过之意,竟敢对他的儿子下手,简直是触犯了他的底线!

只是时机尚未成熟,还需周密策划才能对付李善长。

因此,朱元璋暂时隐忍,让李善长的儿子继续关押在诏狱,以迷惑李善长,稳住他的心态。

至于李善长想救出儿子,那是妄想!

对朱元璋这种果决之人来说,世间虽有千万条路,却独独没有退路!

既已决意清算李善长与淮西集团,便再无退路。

片刻思索后,老朱沉声唤道:“刘和!”

殿中侍立的太监听声即刻回应:“老奴在。”

老朱语气温和但坚定地吩咐:“你去告知蒋瓛,李鸾此人交由他处置。

让他全力审讯,将李善长所有事无巨细尽数查清。

不过,这人暂时不要杀。”

“臣领旨,即刻办理。”刘和领命,转身欲走。

忽又听老朱问道:“麟儿何在?这般久不见踪影。”

刘和答道:“回陛下,听说是郑和从海外归来,小主子闻讯欢喜,出宫迎接去了。”

“嗯?”老朱略感意外。

他对朱政派遣郑和等人远航之事早有耳闻,却不以为意。

难道真能带回什么稀罕物?

海外尽是蛮荒之地,有何物非大明所有?

不过一些琉璃、异域美酒之类,于国无益的小玩意罢了。

摇头轻笑间,老朱挥手让刘和退下,继续专注公务。

...

应天府外。

此时,朱政立于百年古树旁。

远眺天际,神情淡然,眼眸间却泛起细微波动。

两年之前,此处亦是如此。

亲手送郑和一行离开应天府,远赴异域,刺探情报,开启了大明首次远洋之旅。

如今,郑和归来的时刻终至。

如此,手中系统所赐的【世界地图】与【高级作物种子】布局已然圆满。

更近一步实现卫霍之志,指日可待。

恰逢其时,丰收在望。

朱政心潮微涌。

身旁随侍的太监听言提议:“主子,锦衣卫回报称郑公已抵达应天府。

不过路程尚余一段。

不如先行回城休息?小的在此守候即可。”

“不必,片刻工夫无妨,再稍作等待。”朱政轻摇首。

见状,王景弘欲再劝。

忽闻蹄声渐近。

循音望去。

道路尽头,一骑疾驰而至。

其人魁梧雄壮,无须却刚毅非凡。

赫然正是郑和。

身后几名锦衣卫外事侦缉司同伴紧随。

朱政眸光一亮,缓步上前。

郑和也看到了路边等候的朱政与王景弘。

历经沧桑的脸庞瞬间绽露喜色。

急勒缰绳,纵马疾行。

近前之际,动作利落跃下马背。

疾步上前,单膝跪地,恭敬行礼。

“奴才郑和,叩见主子!”

“竟劳烦主子亲自出城相迎,实不敢当,死罪啊。”

“起来吧,快起来!”

朱政摆摆手,脸上带着笑意走近,亲手扶起郑和。

打量了两年未见的郑和一番后,轻拍他的手臂,温和地问:

“这一路辛苦了吧?两年漂泊在外,不知是否一切安好?”

“回禀主子,多亏主子庇佑,还算顺利。

您交代之事,我都已完成……”

郑和激动的回应,刚要汇报行程细节,却被朱政打断。

“别急,先歇会儿。

看你这模样,必定吃了不少苦。

赶路想必也很疲惫。”

朱政笑着道:“走,先回城,洗个热澡消乏。

吃饱再说也不迟。”

说完,朱政牵着郑和的手,往城里走去。

郑和心中满是触动。

他不过一介草民,地位低微,竟得主子这般厚待,怎敢不尽忠?

况且,他性命本就是主子所救。

然而,郑和并未献媚,只将感恩藏于心底,默默随朱政返回城中。

不久后,朱政领着郑和来到京城自家产业——正通酒楼。

稍作休整、更衣用餐后,朱政才询问郑和此次出使海外的详情。

郑和坐于下位,毕恭毕敬的汇报:

“奴婢领命,此次出海,先途经大小琉球。

探访了当地的风俗人情、地理环境,也收集了附近海盗的情报。

随后北上抵达倭国,正值其国内战乱,收集信息颇为艰难,耽误了些时日。

期间多次发生冲突,锦衣卫外事侦缉司损失惨重,奴婢亦险些丧命。

幸亏乔装成商贾,用重金贿赂,才顺利完成任务。

返程时经过高丽,见到了当权者李成桂。

以大明使节身份进行贸易往来。

最终由辽东回到应天府。”

“做得很好,辛苦你了。”朱棣满意地点点头,又问:“将搜集到的情报详细说说,特别是倭国的情况。”

郑和连忙应声,详述此行经历及所获情报,包括各国风土人情、政治局势、地理特点等。

朱棣仔细倾听,频频点头。

这些情报与系统奖励的【世界地图】中记载的基本一致。

例如琉球虽未统一,分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常有纷争,却对大明极为恭顺,每年朝贡。

郑和等人此行受到盛情款待,朱棣对此十分满意,决定给予琉球诸多优待。

让他们得以与大明开展贸易,还获得了诸多赏赐。

然而,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明朝的文武官员,对琉球的态度都极为冷淡。

在他们眼里,那不过是一片荒凉贫瘠之地,毫无吸引力。

进贡来的物品微不足道,无非是一些如苏木、胡椒之类的普通货色。

但朱政凭借系统的【世界地图】和后世知识却深知,琉球群岛并非一无是处。

例如其特有的火山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硫磺资源,这在当时是非常有价值的材料。

这对大明而言意义重大。

更重要的是,琉球的战略位置独一无二。

一旦归入大明版图,将成为通往海外的重要跳板。

至于高丽的情况,无需赘述。

李成桂已通过**掌控高丽核心权力。

**

虽尚未称帝,但这只是早晚的事。

高丽最大的价值在于与大明接壤的独特地缘优势。

此外,还有高丽女子这一亮点——自元朝以来,高丽向中原进贡美女便是重要任务。

如今李成桂废黜了与大明敌对的高丽王后,转而向大明俯首称臣,并请求承认其地位。

起初朱元璋未予理会,但后来还是给予了回应,甚至应其要求为高丽改名,定为“朝鲜”。

于是便有了那句广为流传的话:

“高丽,谓之小中华,有明近三百年,忠贞不二!”

对此,朱政却不以为然。

在他眼中,高丽如同紧随华夏这只威猛雄狮之后的野犬。

雄狮强健时,它便温顺地拾取残余食物;但若雄狮显出衰弱,它就会暴露出真面目,凶狠扑向猎物,试图夺取原本属于雄狮的食物。

朱政心中最挂念的是倭国。

目前,倭国正处于南北朝分裂混战的局面,分别由南朝的后龟山王和北朝的后小松王统治,双方皆宣称自身为正统。

北朝占据了上风。

在这场战乱中失利的贵族,以及受其牵连的人,集结武士、商人和浪人,频繁袭击大明沿海地带。

此外,那些在太祖开国时被击败的敌人的残党,也逃至海外成为海盗。

这两股势力共同构成了大明沿海的最大威胁——倭寇。

朱政沉思良久,才缓缓回过神来。

他转头看向郑和,微笑着肯定道:“很好,我没有看错你。

这次出海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为主子尽忠是奴才的职责所在,不敢邀功。”郑和谦逊地回答。

“不必如此拘谨,有功劳就是有功劳。”朱政笑着摆手,“这次我会重重奖赏你,还有随行的锦衣卫外事侦缉司成员,甚至那些不幸牺牲或受伤的人员都会得到应有的抚恤。

我对忠诚效力于我的人从不吝啬。”

“多谢主子恩典!”郑和连忙低头致谢。

忽然,他想起一事,忙补充道:“对了,主子曾特别吩咐我调查倭国银矿的情况……”

郑和禀报道:“主子交代之事,奴婢已核查明白。”

随即,他从袖中取出一张详尽的地图,展开递于朱政面前,请其审阅。

接着,郑和以指尖轻点一处标示清晰的位置,说道:“此次出海,奴婢不仅记录了安全航线,还测绘了沿途地貌。

此处位于倭国西境,应正是主子提及的石见银山!”

郑和继续道:“奴婢曾设法接近并实地考察,结果如主子所言,矿脉极其丰饶。

倭国人每年开采的白银数量难以计数,且持续多年,储量仍不见减少,实在令人震撼。”

说到这里,郑和语气中透着几分惊异,“起初,我对倭国的印象和其他人无异,以为不过是贫瘠蛮荒之地,才会屡次犯我大明边境。

没想到如今得知,竟隐藏如此巨大的宝藏!”

朱政听后微微一笑,道:“果真如此,那倭人真是愚蠢至极,既拥有这般富饶之地,却还要频频侵扰我国。”稍作停顿,他从袖内取出一颗黄澄澄的椭圆状物,递与郑和,笑道:“你看此物,可曾在倭国见过?”

郑和将地图收好,接过那物事端详一番,又摇头答道:“未曾见过,不知此为何物。”

“回禀主子,不曾见过,这是何物?”

朱政含笑解释:“此物名为土豆,乃我自海外番人处所得。

据传,源于倭国,是一种产量极高的作物。”

“土豆?倭国来的作物?”

郑和微怔,随即好奇追问:“敢问主子,此物究竟产量几何?”

“三十石,甚至可能更高!”朱政语气惊人,“且一年可种两茬。”

“三十石?甚至更多?”

郑和瞪大双眼,满面难以置信。

他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

他并非不知民间疾苦的权贵子弟,对农耕之事颇为熟悉。

可越是了解,越觉此事不可思议。

在入宫前,他不过是寻常百姓,深知粮田收成艰难。

现今大明各地田的收成,大多不过一石或两石,两石以上已是难得丰收。

即便肥沃良田,也需天时地利,精心照料,才能达三石。

而今小王子所言土豆,竟有亩产三十石,甚至更多,较之普通收成提升十倍有余。

这意味着什么?若属实,天下必将为之震动,灾荒饥饿或将远去,无数人亦不会因饥饿而亡。

从此,再无需担忧粮食短缺。

书纵小说推荐阅读: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大秦:开局召唤杀神白起【完结】王爷,没空跟你搞绯闻:此妃不寻常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穿越南宋当皇帝仙人只想躺着十三皇子在北宋的逍遥日子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三国:我有移动商店!穿越成为大乾五皇子一把砍刀平大唐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玄提刑官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南明大丈夫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三国之公孙大帝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张良!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时空医缘:大唐传奇武英殿盛唐血刃神机军师刘伯温之六魂葬法征伐天下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九龙夺嫡被逼嫁深山,开荒种田过红火日子明朝的现代化改造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紫塞秋风绑定八卦系统,我成最强锦衣卫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开局直播曹阿瞒大战董肥肥特种兵:开局打脸狗头老高!我和李白是同学北宋之天生反贼开局被嘲讽,我直接杀成异性王秦末,兵锋席卷九天十地大乾:帝国独裁者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生子当如孙仲谋开局亲兵背刺?反手召唤高宠赵云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
书纵小说搜藏榜: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犁汉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我曾活在靖难晋末的卯金刀永乐大帝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魔妃太难追贞观合伙人善良的宇智波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疯狂的三国横扫天下的拓跋王骑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离石游记三国之醉卧美人膝天娇绝宠,悍妃戏冷王抗战从周卫国开始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史上最强汉天子女帝家的咸鱼皇子烽火奇侠传谍战剧中身份太多怎么办扶蜀巡视大宋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我只想做个昏君末世女王修仙记赘婿之最强王者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你攻我容(GL)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乱世情缘学名张好古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特种兵明末做皇帝西游:贫僧又破戒了我岳父是朱元璋冲喜傻妃的攻略手札妖孽夫,桃花妻刀尖之上鬼王倾妃:带着淘宝来穿越唐朝九千岁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穿越水浒,开局大战葡萄架大唐最强长子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
书纵小说最新小说: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