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指导员的哨子声打断了小胖歌友会,小胖的小脸儿都要笑麻了。
咦?是不是忘了自己的人设了?我是面无表情的蠢萌歌姬啊。但是面对陌生人可以面无表情,面对同学怎么可能装得出来,呜,难道小夏我还没进娱乐圈人设就崩了?
电影放的是《横空出世》。
白炽灯熄灭,小胖和大家端坐地上,放映机咔咔转动,一束光射向幕布,光束中飞舞的尘埃和电影里西北戈壁的风沙重叠,电影开场,李雪健饰演的冯石将军正带人用木桩在荒漠中划定试验场边界。
随着这模糊的影像出现在眼前,小胖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这个场景和小时候看电影时一模一样,甚至老旧放映机随时发出吱一声刺耳的噪声都一模一样。
只除了现在是自己一个人坐在地上,以前是被马冬梅搂在怀里,那时候妈妈还那么年轻,抱着好几十斤的自己好像一点也不累一样。
(小胖有看电影的记忆可不是三五岁,而是八九岁,那时候已经是一米多好几十斤的小胖子,马冬梅还是把他当小孩子来抱着。
唉,母亲节,矫情一下吧。)
小胖想到现在马冬梅的样子,突然很想哭,她现在哪里都好,就是惦记夏冬梅,都怪可恶的夏东海。
小胖的这点爱恨情仇很快被同学们雷鸣一样的掌声打断了,电影里战士们正在山呼海啸般怒喊:“搞出原子弹,挺直腰杆子。”
不知是设备原因还是胶片原因,电影画面和声音都不如何清晰,甚至有些不同步,但郑长河的演讲犹在耳边,同学们还处于心潮澎湃状态,所以哪怕电影不完美,同学们依然看得热血沸腾。
这种主题电影其实很适合人多的时候看,尤其横空出世在主题电影中也是爽剧一样的存在。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制造原子弹更像是痴人说梦,西方技术封锁、塑料大哥背后捅刀,要人没人要技术没技术要设备没设备。
全世界都看不起中国,偏偏中国最争气,在国家号召下,国内外上百名爱国科学家放弃优渥待遇,群星签下保密协议人间消失汇聚大西北,抛家弃业舍生忘死在戈壁滩上用算盘打出了一颗原子弹、一个世界大国,这可比爽剧要爽躲了。
同学们的情绪跟着电影不断高涨,现场掌声不断,电影最后,大家屏声静气,心脏跟着倒计时剧烈跳动,蘑菇云升起的那一刻,全场沸腾,小胖上次见到这么多中国人这样兴奋还是申奥成功那一天。
银幕暗去、月光洒满训练场,这一刻,同学们不再是娇气的少年,他们是一群在历史长河中接过火炬的“新兵”——正如电影所昭示的:个体的坚守终将汇聚成民族的星河。
也许他们明早一觉醒来便淡化了此时的感动,但这份感动来过,它便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个人、家和国的种子。
指导员站到幕布前:“就像郑指导说,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上甘岭。志愿军抛头颅洒热血埋身异国他乡,邓稼先们隐姓埋名、奉献青春。他们苦不苦?他们苦,但他们换来了你们今天的甜。你们今天晚上的表现不错,希望你们记住这份感动,在以后的日子不怕苦不怕累,请你们记住,你们这一代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未来都会给中华民族的下一代带来更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