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神宗界。
民间:
百姓甲:“没想到,在天道历史进程中,那东林党人,还是有过功于百姓的。”
百姓乙:“天道不是盘点了,东林党人自认为不大明官场上的清流吗?”
“并且他们一直都在提倡,以道德儒术来治理大明王朝。”
“所以,这些最早的一批东林党人当中的多数人,是真的有救大明江山社稷之心的。”
......
【后世有人说,如果将李成梁,以及高淮在辽东的所作所为,串联在一起观看整个事件的话。】
【就有人觉得,这一切都是一个谋划,就是一个局。】
【后世有人认为,李成梁在放弃宽甸六堡,将宽甸六堡的汉人百姓,都迁回辽东时,就是等着辽东的兵变与民变的暴动出现。】
【毕竟辽东地区,对大明王朝而言,太过于重要了。】
【也只有在辽东地区,发生大规模的兵变民变的大暴动事件,明神宗朱翊钧才会意识到矿税太监对大明王朝的危害。】
【因此,有的人认为,这是李成梁与大明朝廷官员的一次联合谋划。】
【因为高淮一日不除,他李成梁的李家,早晚都会被高淮盯着,到时,只要李成梁一死,或许高淮就会马上找上李家。】
【不管怎么样,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大明万历年间的矿税太监之乱,也因高淮引发的辽东暴动之后,不得不收敛了很多。】
【而彻底废除大明各地的矿税太监的时候,便是在明神宗朱翊钧死后的那一年当中。】
【但是,在天道历史进程中,也正是因为这次的辽东多地暴动,让大明王朝正式进入到了王朝末期时代。】
【因为,大明王朝的国运,还仅剩下三十六年。】
......
大汉武帝界。
汉武帝刘彻:“就算后世大明王朝的这件事情上,没有人进行谋划与设局,早晚也会发生这样的局势的。”
“但后些人,对这一件事情的猜测,也并无道理的,从多个角度来看,这辽东的动乱事件,也确实像是一场谋划。”
“毕竟,朝廷官场的水有多深,即便是当代的天子皇帝,也不一定能看得清。”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界朱元璋:“都是一群祸害,大明的江山社稷与百姓,要是没有他们如此折腾,会有天道历史进程上的结局?”
“当然,对大明江山社稷最大的祸害,就是那无能的朱翊均。”
......
【在后世大清王朝的禁书《明季北略》中记载道: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而能及所望成功者,为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三人。】
【而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则是在后世中,被后世人称之为,辽东三杰。】
大明思宗界(1629)。
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辽东三杰,这是快要盘点到朕了吗?”
看着天道,几乎把祖父明神宗朱翊均的一生是非功过,都给盘点了。
虽说,明思宗朱由检,已经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得知了自己将是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
但,明思宗朱由检还是想知道,自己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的所作所为,是如何让大明王朝走向覆灭的。
以及,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后世人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虽说天道已经盘点了自己是一个极其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又多疑猜忌之帝。
但此时的明思宗朱由检,还是想知道,在天道历史进程中,自己都犯了哪些不应该犯的过错。
可以说,在观看了祖父明神宗朱翊均的功过是非之后,此时的明思宗朱由检的心态,已经改变了很多。
尤其是听到,天道在盘点的过程中,不断透露出关于天道历史进程中,后世的惊人信息时。
明思宗朱由检也一样,对后世的时代已经充满了好奇。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明思宗朱由检,是真的想在这一世里,不再当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不想在吊死在煤山的槐树上了。
......
宁远(辽宁兴城)。
蓟辽督师兵部尚书袁崇焕:“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竟然将吾与恩师,以及熊公,并称为辽东三杰?”
高阳(河北保定)。
孙承宗(66岁):“真是让人没想到,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后世人竟将吾与熊公,还有崇焕,一同并称为辽东三杰。”
随后,孙承宗叹道:“但是,吾在这一世里,也依然没能阻止努尔哈赤与后金的继续崛起。”
“依照,天道目前所盘点的历史信息来看,当初熊公之见,显然是正确的,只可惜...”
“唉,时也,命也~!”
“老夫,仅希望这一世里大明的历史走向,能得以改变,不要再让大明的未来,再重蹈覆辙即可。”
说到这里时,孙承宗忽然想以了什么,后喃道:“在这一世里,真的想要不再重蹈天道历史进程中的覆辙,其难度,还是太难了。”
“想要不再重蹈覆辙,不亚于一次改朝换代.... ”
......
大名(河北邯郸)
大名知府兼右参政副使卢象升:“这大明江山,即将要大乱之时,却出现如此令人惊叹的天道盘点。”
“这大明的江山,是真的有救吗?”
......
大明神宗界(1608)。
在京城前往辽东路上的一行人当中,此时刚刚被任命为从辽东巡按(正七品),46岁的熊廷弼,看着天道画面中的内容,喃道:“今年,便是万历三十六年。”
“真是没有想到,吾这刚刚被任命为辽东巡按,正奉命前去辽东安抚局势去动荡,就被天道提前给盘点了出来。”
“看来,吾些行的意义,是具有非凡之意的。”
“这天道盘点出现之时,最让人意外的就是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大明王朝还是覆灭了,而且还是被建州的女真人给取代的。”
“若是在这一世里,不给努尔哈赤有继续发展与壮大的时间与机会的话,那么这一世里的大明王朝历史理将来,是不是就可能被改写?”
这时,熊廷弼的一名随从言道:“大人,后世人将大人称为辽东三杰,天道又将未来即将要发生的事情给提前盘点了出来。”
“这是不是在言明,在这一世里,拯救大明王朝的重担,是不是已经落在了大人的肩上了?”
被随从这么一问,熊廷弼立即就沉思了起来。
拯救大明王朝的重担?
这样的重担,是我一人能担之的?
天道都如此盘点东林党了,又如此盘点了当今的皇帝,在熊廷弼看来,真正能拯救大明王朝江山的,只有当今的天子。
若是,在天道如此盘点过后,当今的陛下,还是一如既往的话,在这大明王朝之中,谁也担不起拯救这大明江山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