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四川的四路南下大军相比,贵州的三路北上大军,一开始进军先是捷报不断,但很快便吃了一次大亏,并损失惨重。】
【在2月12日,三省总督李化龙下达,八路平播大军同时进攻播州地区时。】
【乌江路总兵童元镇,在得知乌江三路的战略任务,主要是负责牵制杨应龙的主力之时,心中便松了一口气。】
【因为童元镇深知杨应龙麾下叛军骁勇,如今能避其锋芒只求牵制,于童元镇而言,乃是幸事。】
【然而,童元镇故意放慢行军节奏,以“整肃军备”为由,在铜仁驻扎了整整七日。】
【即便监军杨寅秋三番五次催促,童元镇也只是敷衍回应。】
【直至接到李化龙措辞严厉的檄文后,才不情不愿地率领永顺,镇雄,泗城等三万土军向乌江进发。】
【在抵达乌江后,童元镇依旧小心翼翼,派遣参将谢崇爵,陈云龙率先锋部队先行探路。】
【然而,永顺兵作战勇猛,很快便夺下乌江关,紧接着又攻克老君关。】
【一连几战,轻易拿下乌江关,老君关,让童元镇感觉到,这有点不真实,这不像是播州叛军的作战风格。】
【恰逢此时,四川四路也传来捷报,湖广一路与另外的贵州两路,也都是捷报,因此这让童元镇心中的警惕之心,也不由的松懈了起来。】
【同时,乌江路的明军将士,都认为朝廷的八路平播大军,都传来捷报,这是杨应龙末日将到之时。】
【轻敌与争功之意,开始在乌江路的明军将士中生起。】
【特别是三月八日,南川一路成功攻破桑木关,成为第一支进入播州腹地的明军之后,乌江路的将土,就更加的按捺不住了。】
【很多人,都认为,这次的对播州杨应龙的讨伐,将会是他们能建功立业最好的一场征战了。】
【同样,童元镇心底那点残存的警惕,也被其余各路的胜利彻底的冲散了,心中欲建功的欲望,也愈发的躁动。】
......
【播州叛军方面,在南川一路成功攻破桑木关后,杨应龙与众多播州叛将,都已经不由的慌张与紧张了起来。】
【因为四川南下的綦江路与南川路,这两支明军的进军速度太快了,远远超过了他们之前所设想的预期。】
【正在杨应龙打算领军回防,想要取回桑木关时,播州叛军的军师孙时泰却阻拦言道:“某观贵州童元镇,素来畏战,却又好大喜功。”】
【“如今朝廷各军,对我等播州的讨伐,都取得了战果,这童元镇必须按耐不住,其立功之欲念。”】
【“仅贵州三军的战力,远不如四川四军,想要解播州之困境,必先要破其一路大军方行。”】
【“而这童元镇率领的这一路明军,便是最好的破局所在!”】
【随后,孙时泰计出道:“我军可佯败于乌江边上,诱童元镇孤军深入,再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最后,杨应龙被孙时泰说服了,决定先破乌江的贵州明军,再回兵夺回桑木关。】
.......
【四川的南川路成功攻破播州的桑木关后,在童元镇很快就下令,让乌江路的明军,全力推进播州地区。】
【而参军谢崇爵,也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请命,担任先锋大将,率领水西军与泗城军为开路先锋。】
【于是,水西军与泗城军在参将谢崇爵的带领下,从乌江关出发进攻河渡关。】
【河渡关的播州叛军,佯装抵挡不住明军的进攻,都纷纷从河渡关逃走。】
【参军谢崇爵,在顺利拿下河渡关之后,也更不把播州叛军放在眼里了。】
【在三月十五日,杨应龙派出数千播州叛军,佯装成一股散兵游勇,前来取回河渡关。】
【大明贵州水西军中有一支大象军,并且这支大象军自持自己的大象战力非凡,可以涉水过河,面对播州叛军的来袭,谢崇爵更让象兵驱使大象迎敌。】
【播州叛军佯装不敢与象兵交战,急促败退。】
【参军谢崇爵不知是诈,一边命象兵在前追击,自己带领水西军与泗城军,渡过河渡关的浮桥进行追击。】
【然而,当象兵进入到杨应龙大军的埋伏处时,杨应龙立即下令,无数密集的火箭,被弓箭手射击,飞向象群。】
【同时,播州叛军中,又以强弓硬弩对向象群骑兵朝廷疯狂的攻击。】
【众多驭象者,纷纷中箭坠地,大象又受火箭惊吓后疯狂的回冲,命明军后方投掷火器的明军士兵躲避不及,误炸己方阵营,刹那间,水西军阵脚大乱。】
【与此同时,杨应龙率领数万播州叛军杀出...】
【泗城军见状率先逃走,参军谢崇爵亦被杨应龙突然杀出一播州大军所慑,也调转马头逃走。】
【然而在河渡关前,有一条乌江支流流经,并且 搭建有一个座浮桥,此时无数明军都在争抢浮桥,结果浮桥断裂,被杀死和溺水而死的有几千人。】
【杨应龙顺势夺回河渡关。】
【然而,参军谢崇爵担心杨应龙会率领叛军顺路追击,不敢走大道逃回乌江,而是率领溃军往山林里逃命。】
......
【夺回河渡关后,军师孙时泰见大明参军谢崇爵不敢走大道而逃,立即建议杨应龙,让一支精兵换上了水西军队的服装,并顺势继续南下,直接进攻明军的乌江大营。】
【三月十六日,乌江关距离河渡关六十里,河渡关兵败之事,尚未传到乌江关。】
【当参将杨显,派出三百名永顺的士兵出去侦察时,刚好在路上撞上穿着水西军队的服装播州叛军。】
【永顺的明军士兵在相遇时,并没有产生怀疑,后被播州叛军突袭杀死,之后播州叛军又穿上了永顺军士兵的服装,径直奔向乌江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