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假期很快过去。
再次上朝,攻打沙国之事也确定下来。
领兵还是由闵珩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轮到户部了。
户部照例哭穷,钱没有,粮也缺,把皇帝给气得要死。
“按说这一年,无论苍南赈灾,还是河南赈灾,户部并未支出多少,甚至听说就连西北的军饷都欠了三个月的,如今还说没钱没粮,国库的收入都用到哪里了?不会是都装进某些人腰包了吧?”
反正撕破脸了,晁冷已经不再给户部情面。
“勿要血口喷人!”
“既如此,不如查账,陛下,臣提议查账,对户部的所有账目进行彻查。”
“郑卿以为可否?”皇帝问。
“那就查吧,户部行端坐正,从来不怕查。”郑经心中冷笑,他经营户部多年,账目自然做得天衣无缝,不然他还混个什么劲。
何况,户部账目那么多,要想彻查,没有一个月估计下不来,他们想查就去查吧。
“准了,为便于查账,由晁卿暂代户部侍郎之位。”皇帝道。
郑经和晁冷都是一愣。
两人都没想到皇帝来这一手。
因徐嫔之事,户部侍郎徐佑成被贬官,侍郎位置就空出来了。
有不少朝臣觊觎这个位置,没想到会被皇帝利用上。
郑经咬牙切齿,心中暗骂皇帝老狐狸。
而晁冷则觉得,皇帝太高明了。
这与她的计划不谋而合,她原本就打算图谋户部,没想到皇帝先走这一步,她怀疑皇帝猜出了她的意图。自从她提出人口普查,也许皇帝就已经猜出她的用意了。
这人太厉害了。
好在这对于她来说是好事。
别看是“暂代”,这将为她入驻户部打下第一步。
郑经自然不怕晁冷暂代户部侍郎,他经营户部多年,说是铁桶一块也不为过,那小子来了也就只能查查账而已。
虽然如此,可他总觉得不踏实,总觉得事情会失控。
查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出征钱粮还要解决。
在皇帝再三逼迫下,郑经答应先挪出一部分钱粮来,但与实际需要还差很多,最终只能从发改司的赈灾款中拨出一部分补差。
为了避免被人贪污,将由晁冷亲自负责。
这时,闵珩开口说道:“提到赈灾款,本王想到一事,还请陛下允准。”
“何事?”
“为了奖励捐款民众,表扬他们的爱国之心,同时也为长远计,本王申请从赈灾款中拨出部分钱物回馈他们,让民众知道朝廷依然记得他们的付出。”
“哦?”
皇帝来了兴趣,他觉得闵珩这个提法很有意思,用百姓捐的钱奖励百姓,让觉得百姓朝廷没忘记他们,同时朝廷也没损失什么,只是损耗一些捐款而已。
而朝廷则赚了声望。
还为以后顺利割韭菜打下基础。
他这个儿子,头脑是真不错。
“没错,只是,用钱太直接了,本王觉得,可以置办些百姓需要的物品作为奖品。”
“置办物品是不是太麻烦了?”
有大臣问:“捐献者如此之多,哪里奖励的过来?何况有很多人只捐几文钱,岂不是要倒贴?”
“本王的意思是,并不是人人都奖励,而是采用抽奖形式,比如拿出一百份奖品,让参与捐献的人都来抽奖,谁抽到就是谁的,既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又增加了娱乐性,让他们知道朝廷没忘记他们的付出,这就够了。”
“而且,这种形式,可以做成定例。”闵珩又道。
“好,准了。”
“奖品何物为好?”皇帝问道。
太贱没人稀罕,太贵又不合算,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朝堂上的大臣几乎都捐过款,想到自己也有抽奖机会,不禁来了点兴致。
只是,奖品会是什么?
他们这种身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若奖品只是一般的东西就太扫兴了。
“本王与晁卿商量过,奖品由她提供。”
一听说奖品由晁冷提供,大臣兴奋了,晁清之出品,必非凡品。
就连皇帝双眼都亮了几分,好奇地看着晁冷。
“珩王体恤爱民,臣自然鼎力支持,经过慎重考虑,臣决定拿出三种物品作为奖品。同时把奖品设置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三名,二等奖十名,三等一百名,其中三等奖为每人一瓶荣养口服液,二等奖为琉璃杯一只+口服液,一等奖为打火机一个+琉璃杯一只+口服液。”
哗!
朝堂上当即沸腾起来了。
这奖品也太吸引人了。
苍屏侯竟然这么大方!
不说别的,就这荣养口服液,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啊。
听说这口服液服用后能延年益寿,治疗各种小毛病,服用后精神焕发,凡是喝过的都说好,可惜苍屏侯不肯出售,平常送给谁,只看交情和心情。
如今竟然拿出一百多瓶,哇!真的,这次抽奖一定要参加。
还有一等奖和二等奖,琉璃杯和打火鸡?
琉璃可是比金银珠宝更贵重的东西。
还有,打火鸡是什么东西?
鸡还能打火?
既然能列为一等奖,肯定比琉璃杯更好。
皇帝也很好奇,“何为打火机?”
晁冷从袖中掏出一个一次性打火机,给这些土着演示一遍。
顺便也拿出一个玻璃杯展示一番。
这些东西虽然不值钱,可胜在这里没有。
不出意外,这两样东西,瞬间俘虏了满朝文武,就连皇帝都想要一个打火机。
郑经更是心动,不说他父亲需要荣养口服液,就是琉璃杯和打火机他也想要。
可惜奖励只有一百一十三份,他郑家可千万要抽到啊。
“这些东西作价几何?”皇帝问。
在皇帝和大臣看来,这些东西都价值连城,就算是口服液,都有人愿意出千金相求。
“回馈百姓是为朝廷,臣也愿意为朝廷出一份力,每件十两银子就好。”晁冷道。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一百一十三份,也就从两百万赈灾款里拨出一千多两银子,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本来还有臣子以为晁冷会狮子大开口,想趁机攻讦她,如今也无话可说,才要这点钱,都亏到姥姥家了吧。
看来这人真是一心为国家啊!哎,衬得他们越发不堪。
臣子愿意付出,皇帝也得表示表示。
“每件十两太少了,依朕看,每件加一倍吧。”
有钱拿,晁冷当然不会推辞。
“多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