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侯府的马车上。
南宫若兰盘膝而坐。
她并不知道,因为自己的搅局,历史已经发生了转变。
九子夺嫡的两大主力,四皇子和八皇子,提前跳过了太子,拉开了九子夺嫡的序幕。
可就算她知道,她也会继续这样做,毕竟她的目的,就是要搅动太安城的风云。
“出城吧!”
南宫若兰冲着萧自在低语一声。
早上的时候,她和姜白衣就是分头行动。
她去往码头和李灵月汇合,姜白衣则是去城门口募兵。
这些日子以来,都是姜白衣在粥棚施粥,和那些流民已经十分的熟悉,由他出面,想来也更容易得到认可。
现在粮草,营地,武器,都已经具备,最缺的就是军队了。
可是当马车到达城门口,南宫若兰整个人都愣住了。
只见在原本的粥棚处,已经围满了人,乌泱泱的一片,哪怕站在马车上,也看不到头。
而且这些人,全部都有序的排队,哪怕现在天色已经开始黑下来,也没有任何的慌乱。
“师姐!”
粥棚内,正在督促账房登记士兵信息的姜白衣,看到南宫若兰的马车,急忙就迎了上来。
有了之前派粥的经历,这一次招募士兵十分的顺利,几乎他刚贴出募兵的告示,流民们就蜂拥而来。
能够成为流民,本身就没有钱粮,也没有土地,更没有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能够当兵,有地方吃饱饭,那真是梦寐已久的好事。
这件事传开之后,负责登记的账房就没有停过,一天就收录了五万人,现在天黑了,还有人在源源不断的而来。
“你做的不错!”
南宫若兰赞许的看着姜白衣,她想到募兵不会出问题,可是一天招募到五万人,这剩下还没有登记的少说也有五万,要是加班加点,估计一天也就能够凑齐十万大军。
三个月的时间本就很紧张,能够提前一天完成,她也就多了一天训练的时间。
“这些招募的士兵怎么办?”
姜白衣有些尴尬的开口,这些流民本就居无定所,平时施粥结束后,就可以不管他们,可现在这些人,都是他的士兵,总不好再不过问。
“将他们打散分组,一百人为一伍,由宣平侯府的府兵任伍长,每十伍建立一营,由十伍之中的伍长,推举一位营长,前往南山建造安营扎寨!”
“通知若兰商会,派人将十万大军一日的口粮,炭火,帐篷,运往南山!”
“招募城中的工匠,每天三百钱日结,三餐管饱,前往南山修建军营。”
“本将军已经通知皇城司,前往南山负责监视各营。”
南宫若兰语气严肃的下达一道道命令。
现在十万新兵留在太安城外有太多的隐患,必须立刻前往南山大营。
但这些流民之中,也难免有不服从管教的人,自己的府兵可没有权利管理这些人,因此必须有皇城司的人负责监督。
这一点在她前往皇城司的时候,就和鲁达等人谈妥,这段时间,皇城司会倾巢而出。
这也是当今陛下的想法,把皇城司放到她的军队之中,就能够随时掌握这十万大军。
对此南宫若兰毫不在意。
想要掌控十万大军,少数也要派一千人才能够做到,此时的皇城司,显然不可能一次性抽调那么多人。
人少了,等到了江南道,直接定点清除就好,几十几百人,对于十万大军而言,根本就没有人会在意。
“是!”
姜白衣对于南宫若兰的命令没有任何的迟疑,急忙领命离开。
“他倒是比你还热情!”
萧自在一脸不忿的看着姜白衣离开的背影。
“前辈要不要也当个将军?”
南宫若兰看着有条不紊离开的人群,一脸笑意的看着萧自在。
这位可是大宗师的存在,必然不可能会随着她前往江南道。
若是能够在这之前,由他教导一下军队,或许军队的战力能够提升一个档次。
“没兴趣!”
萧自在翻了一个白眼。
姜白衣太年轻,什么都不懂,才对这一切感兴趣。
今天他可是陪着南宫若兰跑了一天,这十万大军什么底细,他比谁都门清。
这哪里是军队,明明就是乌合之众。
指望这些人去打江南道,估计半路就会不攻自破。
他可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
“将军!”
就在此时,张庆之已经闻讯赶来。
在他的身后,是一千名若兰商会的银牌护卫,还有一些装满布匹的马车。
这一千银牌护卫,正是运送布匹的护卫,现在全部被张庆之征用了过来,负责监督训练这十万新兵。
“布匹终于到了!”
南宫若兰看到布匹,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之前她就已经计算好一切,可若是布匹没有到,这些士兵可就要在冬天睡在野外了。
“将军,这些布匹用来当帐篷,是否有些浪费?”
张庆之有些迟疑的看着南宫若兰。
这一次总共运来了两万匹布,他就拉来了一万匹,若是卖出去还好,现在全部用来当帐篷,未免太浪费了。
“既然入了我们的镇西军,就是我们的兄弟,区区一万匹布,还不算什么!”
南宫若兰的目光坚毅,虽然她早就想好要领军,可太安城的商业体系早就崩溃,根本就不可能买到足够的帐篷,为了这些士兵,她也只能够先用布匹。
“是!”
张庆之的眼中顿时一热,他也是佃农出身,对于这些流民的处境感同身受,若是没有南宫若兰,他们辛庄的佃农,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南宫若兰一视同仁,把他们这些人当兄弟,他心中更加敬佩南宫若兰。
“今晚大家辛苦一下,一定要把帐篷搭好!”
南宫若兰看向那些银牌护卫,轻声的嘱咐了他们一句。
“是!”
银牌护卫也都是佃农出身,原本就对南宫若兰感激涕零,听到南宫若兰如此平易近人的跟他们说话,也瞬间心中火热,生出了誓死效忠南宫若兰的念头。
这些人的神情,南宫若兰都看在眼里,民心可用,这才是她敢于组建十万大军的底气,这些人将会是整个镇西军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