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葬魂渊归来后,净灵学院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春雨。细雨如丝,打在灵泉的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也滋润着学院后山的地脉节点——那里,新栽的清心草已冒出嫩绿的芽,在雨雾中轻轻摇曳。
林辰站在观星台上,看着雨幕中的中州大地。混沌珠悬浮在他掌心,散发着柔和的金黑光晕,与地脉深处传来的嗡鸣产生共鸣。自葬魂渊加固封印后,中州七处主地脉节点的灵气流动愈发顺畅,连空气都变得清新起来,带着草木生长的淡香。
“在想什么?”清月撑着一把油纸伞走上台,伞面上绣着净灵族的莲花纹样,雨水顺着伞沿滴落,在青石板上晕开小小的水痕。她将一碟刚蒸好的灵米糕放在石桌上,“阿芷说你今早没吃早饭,特意让我给你送来。”
林辰接过米糕,咬了一口,清甜的香气在舌尖散开:“在想师父说的‘堵不如疏’。”他看向掌心的混沌珠,“以前总觉得守护地脉就是拼命加固封印,却没想过要引导灵气自然流转,就像治水,堵得越狠,溃堤时灾害越大。”
清月在他身边坐下,油纸伞往他这边倾斜了些,遮住飘落的雨丝:“玄机子前辈或许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你看葬魂渊的七星窟,他没有强行压制灭世虫母,而是用蚀灵虫做引,再借地脉逆行之力疏导,只是影杀阁的人没能理解他的深意。”
她从袖中取出一卷新绘制的《中州灵脉流转图》,图上用金线标注着灵气的走向,在七处主节点之间形成一张巨大的网:“这是我结合净灵族古籍画的,你看这里——青云山的灵气可以分流一部分到万蛊岭,既能缓解青云山地脉的压力,又能滋养万蛊岭的土壤,让蛊师们不必再依赖蚀灵虫。”
林辰看着图上的金线,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这法子好!就像人体内的气血循环,哪里淤堵了,就引导气血过去疏通。”他拿起笔,在图上添了几笔,“我们可以在节点之间修建‘灵渠’,用混沌之力和净灵之力加固渠壁,让灵气能顺着渠道自然流动。”
两人越说越兴奋,索性在观星台上铺开图纸,一边讨论一边修改,雨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远处弟子们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安宁。
三日后,雨过天晴。林辰召集了中州各宗的修士,在净灵学院的演武场上公布了灵脉疏导计划。当《中州灵脉流转图》展现在众人面前时,演武场上一片哗然。
“灵渠?让青云山的灵气流到万蛊岭?这怎么可能!”一个白发老道连连摇头,他是青云阁的长老,一辈子都在研究如何独占青云山的灵脉,“灵气哪能说动就动,万一引流失败,导致青云山地脉枯竭怎么办?”
“就是!”旁边的散修赵五也附和道,“我们散修好不容易在边陲小镇找到处灵眼,要是被你们引走了,我们喝西北风去?”
林辰早料到会有反对的声音,他走到图前,指着七处主节点解释道:“诸位放心,灵渠并非强行引流,而是顺着力道疏导。就像江河汇入大海,是自然规律,而非人力强迫。我们会在灵渠沿途设置‘调节阵’,既能防止灵气过度流失,又能按需分配,保证各宗、各城镇都能共享灵脉资源。”
清月补充道:“净灵族的古籍记载,上古时期的地脉本就是互通的,正是因为后来各宗独占灵脉,才导致灵气分布不均,甚至引发地脉枯萎。只要我们重建灵渠,让灵气回归自然流转,中州的灵脉会比以前更旺盛。”
风万里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林兄和清月圣女的法子我信得过!青云阁愿意拿出三成的灵脉资源支持灵渠建设,就算真出了问题,我风万里一力承担!”
赤阳子也跟着表态:“丹炉峰也愿意参与!灵脉旺盛了,炼出的丹药品质才能更好,对大家都有好处。”
有了两大宗门的支持,其他修士的态度渐渐松动。边陲小镇的散修代表犹豫片刻,问道:“若是灵渠建成,我们真能分到灵气?”
“不仅能分到,”林辰笑道,“我们还会派弟子去各城镇指导修建‘聚灵阵’,让大家都能方便地吸收灵气,再也不用为了争夺灵眼而争斗。”
散修们顿时欢呼起来。赵五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林兄,之前是我糊涂,怀疑你独占灵脉,你别往心里去。”
林辰拍了拍他的肩膀:“都是为了中州的安宁,过去的事不必再提。”
灵渠建设很快开工了。各宗修士分工合作,青云阁负责开采修建灵渠的玉石,丹炉峰提供加固渠壁的丹药,净灵学院则负责绘制灵渠的路线和调节阵的阵图。林辰与清月亲自带队,沿着七处主节点勘察地形,确定灵渠的走向。
在万蛊岭时,他们遇到了些麻烦。当地的蛊师对灵渠心存戒备,担心灵气流入会影响他们豢养的蛊虫。林辰没有强迫,而是带着蛊师们参观了调节阵的模型,演示如何控制灵气的流量和浓度。
“你们看,”他启动模型,金色的灵气在透明的管道中缓缓流动,经过调节阵时,流量自动减少了一半,“灵气会按你们的需求流入,既不会过多影响蛊虫,又能滋养土地,让你们种植的毒草长得更好。”
蛊师首领看着模型中长势喜人的虚拟毒草,终于点头同意:“若是真能这样,我们愿意配合。”
清月趁机提出:“我们还可以教你们用灵气培育‘益蛊’,既能帮庄稼除虫,又能入药,比蚀灵虫更有用。”
蛊师们听得眼睛发亮,纷纷围上来请教,之前的戒备烟消云散。
半年后,第一座灵渠建成了。当青云山的灵气顺着玉石渠道流入万蛊岭时,万蛊岭的蛊师们亲眼看到,他们种植的毒草开出了从未见过的鲜花,豢养的蛊虫也变得更加温顺。赵五带着边陲小镇的散修们赶来参观,看着聚灵阵中凝聚的浓郁灵气,激动得热泪盈眶。
“真的成了……”他喃喃道,“我们以后再也不用为灵气发愁了。”
林辰与清月站在灵渠边,看着流淌的灵气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心中充满了欣慰。清月的净灵玉佩与林辰的混沌珠同时亮起,与灵渠中的灵气产生共鸣,形成一道金粉相间的光带,顺着渠道延伸向远方。
“你看,”清月笑道,“灵气也在感谢我们呢。”
灵渠的建成让中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各宗修士的修为突飞猛进,却再也没有为争夺灵脉而发生争斗;边陲小镇的散修们建起了自己的修炼坊,孩子们也能像大宗门的弟子一样学习功法;万蛊岭的蛊师们甚至开始与外界通商,用培育的益蛊换取灵米和丹药。
净灵学院也变得更加热闹。不仅有中州的学子前来求学,连海外仙岛的修士都慕名而来,学习地脉养护之法。阿明已能独当一面,负责教授新来的弟子;阿芷则成了学院的“小医仙”,用灵渠的灵气培育出的药草,治好的疑难杂症不计其数。
这日,林辰与清月正在灵泉边指导弟子们绘制调节阵。夕阳西下,将灵泉染成金红色,灵渠中的灵气顺着渠道流入灵泉,与泉水交汇,激起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师父,清月师姐,”阿明拿着一卷新绘制的《灵渠维护手册》跑过来,脸上满是自豪,“这是弟子们根据半年的经验总结的,以后就算我们不在,其他修士也能自己维护灵渠了。”
林辰接过手册,翻看几页,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忍不住点头称赞:“做得好。”
阿芷也跑过来,手里捧着一束盛开的混沌花:“师父,师姐,你们看!用灵渠的灵气浇灌,混沌花开得比以前更大更艳了!”
清月接过花,插在灵泉边的陶罐里:“真美。”
夕阳的余晖洒在三人身上,也洒在远处嬉笑打闹的弟子们身上。林辰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师父玄机子的话:“守护不是困住,是传承。”他终于明白,最好的守护不是自己永远站在前线,而是培养出更多能接过守护重任的人,让这份传承像灵渠中的灵气一样,永远流动,生生不息。
夜幕降临,灵渠边亮起了灯笼。各宗修士和百姓们聚在一起,庆祝灵渠全线贯通。他们点燃莲灯,将其放入灵渠中,看着灯火顺着渠道缓缓漂流,像一条流动的星河。
林辰与清月站在人群中,没有说话,只是相视而笑。莲灯的光芒映在他们眼中,也映在灵渠流动的灵气中,温暖而明亮。
他们知道,灵脉的新生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等待着中州。但只要这份守护的传承不息,只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互助还在,中州就永远不会失去光明。
而他们的故事,也会像这灵渠中的灵气一样,融入中州的每一寸土地,融入每一个守护家园的人心中,成为永恒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