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塔”顶层的环形会议室,再次迎来了几位重量级的人物。国家计委主任史云鹏、军方后勤部黄将军、邮电总局王局长,以及相关部门的几位核心领导,悉数在座。他们的目光都带着好奇与审视,聚焦在会议室前方——那里,几张办公桌上摆放着几台造型奇特的机器,正是“启明集团”新研制的办公电脑和笔记本电脑。
会议由尤继武主持,他站在全息投影前,语气平和而富有感染力:“各位领导,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向大家展示一种可能彻底改变我们社会运行方式的新事物——计算机,以及将它们连接起来的“互联网”。
他首先指着电脑,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极其强大的“智能算盘”和“超级文件柜”的结合体。它能以远超人类的速度处理复杂计算,也能储存海量的文件、资料,并且可以随时调用、修改。”
为了演示,他让工作人员操作电脑,现场进行了一份复杂工业报表的计算和排版,其速度让在座所有习惯了算盘和手写报表的领导们瞠目结舌。接着,又展示了用笔记本电脑无线播放了一段事先录制好的、关于“宝安产业园”的高清视频。
“这只是单机的能力。”尤继武话锋一转,指向投影上出现的一个由无数节点和线条构成的庞大网络示意图,“如果,我们能通过某种方式,比如,铺设专用的线路,或者使用特定的无线电波(wI-FI),将成千上万台这样的计算机,乃至我们之前看到的手机,全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我们称之为“互联网”或“龙脉网络”,那将会发生什么?”
他开始描述基础应用:“比如,史主任在京城,可以瞬间看到“宝安高科技产业园”刚刚统计好的生产数据;黄将军坐在指挥部,能实时调阅千里之外边防哨所的物资清单;王局长可以让全国各地的邮电局,通过这个网络瞬间传递文件,不再依赖缓慢的邮寄。”
众位领导虽然听得认真,但脸上仍带着些许困惑。史云鹏主任问道:“继武同志,这听起来像是一种极其高效的电报或者电话网络?”
这时,尤启明接过了话头。他知道,必须用更宏大、更具体的图景,才能冲破这个时代思维的壁垒。
“史主任,黄将军,王局长,及各位领导,它远不止于此。”尤启明的声音带着一种来自未来的笃定,“电报和电话传递的是单一的信息,而互联网,他将创造一个全新的“数字空间”。”
他站起身,走到投影前,开始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蓝图:
“想象一下,在这个网络里,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巨大的“数字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全国所有公开的文献、技术资料、新闻档案都能存入其中,得到授权的人,在任何能接入网络的地方,都能自由和快速地查询。”
“我们可以建立“远程教学系统”,让京城最好的教授,他的课堂能同时被全国成千上万的学生听到、看到。”
“我们可以建立“电子政务大厅”,许多需要老百姓跑腿盖章的事情,未来可以在家里通过电脑就能申请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