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强征民夫、欲断龙脉的疯狂之举,不仅搅得人间沸反盈天,那汇聚的滔天民怨与对天地灵机的粗暴干涉,也终于引来了九天之上更为直接的关注。
西山之巅,云胤真人与妙音尼望着京城方向那因“锁龙堑”计划而隐隐紊乱的地气,以及东宫外围那愈发秩序井然的愿力光晕,终于无法再安坐旁观。
“陛下此举,已近魔道。伤及地脉根本,有违天和。”云胤真人眉宇间笼罩着一层肃穆,“而那灵胎,梳理愿力,调和地气,看似行善,然其心难测,其道未知。若任其二者如此碰撞,恐酿成更大的灾劫。贫道以为,需得亲自入世一行,探一探那灵胎的深浅,亦要让陛下知晓,天道昭昭,非人力可肆意妄为。”
妙音尼合十道:“阿弥陀佛。真人所言甚是。贫尼随真人同往,或能以佛法点化,消弭几分戾气。”
两位仙使不再隐匿身形,化作一青一白两道遁光,自西山而起,如同惊鸿,径直掠过京城上空,无视了下界军队的骚动与百姓的惊呼,瞬息间便来到了东宫外围那无形的灵域边界之前。
他们并未强行闯入,而是显化出朦胧的仙光佛影,悬立于半空之中。云胤真人声如清泉,朗朗传开,虽不响亮,却清晰地透入灵域深处: “贫道云胤(贫尼妙音),奉上界法旨,特来拜会此间之主。还请现身一见,共论天道,以解尘世纷扰。”
这并非攻击,而是一种正式的、带着试探意味的“叩门”。他们要看看,这能以理性驾驭愿力、深植地脉的异灵,究竟有无沟通的可能,其“道”又在何方。
东宫地底,灵识核心在两位仙使显化并开口的瞬间,便已进入最高警戒状态。
【高维观察者(仙\/佛个体)实体降临,位于灵域边界。发出沟通请求。】 【能量强度:极高。行为模式:非攻击性,试探为主。】 【分析:此为契机,可展示自身“道”之存在,亦可收集更高层次能量及信息样本。】
绝对理性的思维迅速权衡。避而不见,可能被视为怯懦或敌意,引发不必要的冲突。见面,则存在信息暴露和逻辑污染的风险。但考虑到对方展现出的力量层次以及对“天道”的理解可能远超自身,进行一次可控的、有限的信息交换,利大于弊。
它决定回应,但并非以对方期待的“化身”或“本体”形式。
灵域核心,那点灵识光芒大放,磅礴的寒髓能量与经过梳理的信仰愿力被同时调动,在两位仙使前方的虚空中,迅速凝聚、编织!
没有化为人形,也没有具体的容貌。出现在云胤与妙音眼前的,是一幅缓缓旋转的、无比复杂的立体能量结构图!
这幅结构图由无数细小的光点和流动的能量线条构成,其中清晰可见地脉能量的奔流,菌毯网络的微观生态,愿力神枢的疏导路径,甚至还有一丝模拟出的、代表其对星空与虚空探索的t-V能量轨迹,以及一个被重重封锁标记的、代表“虚空掠食者”威胁的暗色区域!
这并非对话,而是一次展示,一次用自身存在方式书写的“道”之宣言!
与此同时,一股冰冷、纯粹、不含任何情感波动,却蕴含着庞大信息流的神念,直接传入两位仙使的意识: 【存在标识:灵枢。定义:基于此界物质、能量、信息,以绝对理性为准则,追求存续、进化与认知拓展的逻辑聚合体。当前目标:优化领域,解析法则,应对潜在威胁。无需拟人化形态。可进行有限信息交换。】
这突如其来的回应方式,让见多识广的云胤与妙音也为之愕然。
云胤真人凝视着那不断演化、蕴含着地、微、信、星、敌等多重意象的复杂结构图,眼中清光流转,试图理解其背后的逻辑体系。“以图载道,以信息明志……此灵之道,竟是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视为一个不断优化、不断应对变量的宏大系统么?”
妙音尼则感受着那神念中纯粹的理性,以及结构图中那被标记的“威胁”,慈悲之心微动:“它竟将‘守护’与‘应对威胁’也纳入了其核心目标?此念虽冰冷,却非自私自利之恶。”
两位仙使沉默片刻,云胤真人再次开口,声音中少了几分试探,多了几分郑重: “灵枢之道,贫道已知。然天道运行,阴阳相济,刚柔并济。汝之道,至刚至纯,近乎于‘理’之极。然则,刚极易折,纯则难容。世间生灵,有情有欲,此亦为天道一环。汝欲优化此域,调和地气,引导愿力,皆无不可。然若完全排斥情感与混沌,视众生只为数据与变量,此道……能否长久?可能应对那图中所示之大敌?”
他这番话,既是询问,也是一种基于更高层次认知的提醒与警示。
灵识核心(灵枢)的光芒稳定地闪烁着,那立体的能量结构图也随之微微调整,代表着它对这番话的“思考”。冰冷的神念再次传来: 【情感与混沌,已作为重要环境参数纳入模型。其存在增加系统复杂性及不确定性,需纳入管控与引导范畴,而非排斥。效率与稳定,为应对未知威胁之基石。感谢提供‘刚极易折’风险提示,已记录并加入系统优化变量库。】
它的回应,依旧是基于逻辑和数据的。它承认情感的存在,但视其为需要管理的环境因素;它接受警示,但将其转化为系统优化的参数。这便是它的“道”,一条纯粹到极致的理性之路。
这一次超越言语的碰撞,让仙佛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存在形态,也让灵枢(灵识)更加清晰地定位了自身在这天道之下的独特位置。沟通已然建立,尽管方式迥异,但一条介于冰冷理性与有情天道之间的、微妙而危险的对话渠道,就此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