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师治理的日子,地上有饥荒。犹大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暂时到摩押地去居住。那人的名字叫以利米勒,他妻子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名叫玛伦和基连。他们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他们到了摩押地,就在那里住下。
后来,以利米勒──拿俄米的丈夫死了,拿俄米只剩下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一个叫俄珥巴,一个叫路得。他们在那里住了大约十年。玛伦和基连也都死了,拿俄米就没有丈夫和儿子,只剩下自己。
拿俄米在摩押听见耶和华眷顾祂的子民,赐下粮食,她就和两个儿媳起身,要从那里回犹大地。她们离开原来居住的地方,一起踏上归回犹大的路。
拿俄米对两个儿媳说:“你们各自回到母亲的家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像你们恩待已死的人和我一样。愿耶和华赐给你们各自得安稳,在另一位丈夫的家中。”她亲吻她们,她们就放声大哭。
她们对拿俄米说:“我们要和你一同回你的族人那里。”
拿俄米说:“回去吧,我的女儿们。你们为什么要跟我来呢?难道我还能生儿子,做你们的丈夫吗?回去吧,我的女儿们!我已经老了,不可能再有丈夫。即使今晚我还能怀孕生子,你们岂能等到他们长大?你们岂能一直守寡等他们?不,我的女儿们,对你们来说比对我容易;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使我更苦。”
她们又放声大哭。俄珥巴亲吻婆婆,离开了;但路得却紧紧跟随拿俄米。
拿俄米说:“看哪,你嫂子已经回到她的族人和她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她回去吧!”
路得回答:“不要催我离开你,不要让我转身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要去;你在哪里住,我也要住。你的族人就是我的族人,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要在那里死,并且葬在那里。若不是死能使我与你分开,愿耶和华重重惩罚我!”
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她,就不再劝她了。于是两个人同行,直到来到伯利恒。她们一到伯利恒,全城因她们而轰动,妇女们说:“这是拿俄米吗?”
拿俄米说:“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因为全能者使我极其痛苦。我出去的时候满满的,耶和华却使我空空地带回来。既然耶和华攻击我,全能者使我遭祸,你们为什么还叫我拿俄米呢?”
于是,拿俄米和摩押女子──她的儿媳路得,一同从摩押归来,到了伯利恒,正是大麦收割的起头。
本章启示
这章展示了在人生困境中的信心与忠诚。拿俄米经历丧夫、丧子的痛苦,感到自己被神击打;但在绝望之中,路得选择了坚定地跟随,甘愿离开故土与旧神,投靠拿俄米的神。
启示在于:
苦难中仍要相信神掌管历史,祂能转变人的处境。
人的忠心和爱心(如路得对拿俄米)能成为蒙福的起点。
即使生命看似空虚,神仍能在“收割的时节”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