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吃饭,然后再去古玩市场看看,好久没去了,说不定能找到些好东西。”
“好啊。”
简单吃完晚饭后,何雨柱带着于海棠来到京城的古玩市场。
贩卖文物是违法的,但古董并不算文物。
古玩和文物是有区别的。
无论民间收藏如何,单从皇宫内的收藏来看,这种区别就很明显。
皇帝和皇妃喜欢的古董字画属于古玩,而皇史宬保存的历史档案和遗迹才是现在的文物。
皇宫如此,民间亦然。
即使是出家人,也难免会有收藏把玩的欲望。
在佛教禅宗的寺庙里,住持自己收集的珠宝、器物自然算得上古玩;而经卷典籍暂且不说,五祖传给惠可的衣钵、传说中佛祖留下的舍利子佛牙之类的东西,还有民间祠堂中供奉的祖先遗物,特别是那些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无论是训示、启迪还是纪念,都不可轻率对待。
这些承载特殊意义的遗物,无疑被皇家、宗教、家族视为珍贵的“文物”
。
可以看出,所谓的古玩,首先重视的是其观赏性,突出一个“玩”
字,并且具备一定的历史沉淀和收藏价值。
古玩与文物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玩”
,后者强调“史”
,但两者共同点是一个“古”
字。
然而,这两者的界限并不清晰,有时相互交融,就像两个互相交错的圆环。
一部分古玩或文物可能兼具赏玩和历史证明的功能。
最难区分的就是这两个圆环的交集部分,也就是那些具有双重属性的东西,例如顾恺之的画、王羲之的字、古月轩瓷器、宣德炉、商彝周鼎、秦玺汉碑等。
这类物品即使收藏价值极高,何雨柱也不会触碰。
如今,何雨柱的鉴宝能力已达到顶级水平,他的双眼仿佛专业的古董检测仪器。
只需一眼,他便能分辨真伪。
来到古玩市场时,他并未打算在大店里购买所谓的镇店之宝,反而更倾向于寻找意外收获。
他逐一查看摊位,却频频摇头,发现多数都是近现代的仿制品,甚至有些是从工地上挖出来的。
“似乎你对这些都不满意?”
于海棠注意到何雨柱每看一个摊位就摇头,好奇地问。
“大部分都是假的。”
何雨柱低声回应。
尽管清楚这些都是赝品,但他并未揭穿摊主。
毕竟地摊交易的本质就是依靠捡漏,买到真品才是幸运,而鉴赏能力强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因此,揭穿只会破坏乐趣。
这些摊主的生计全靠忽悠,卖出去就是赚。
何雨柱路过时被拦住,摊主声称手中画是宋代唐伯虎真迹,只要一百万。
何雨柱听后笑着摇头,指出唐伯虎是明代画家。
摊主尴尬地收起画,转而推销明代青花瓷罐,标价五十万。
接着又拿出一个盘子,号称是刚在港岛拍出几百万的同款,现在只卖两百万。
何雨柱无动于衷,觉得这种低级骗局连普通人都骗不到。
摊主不甘心,但见何雨柱态度坚决,也只能继续等待下一个顾客。
“这里没有我要的东西,还是算了吧。”
何雨柱摇摇头。
摊主的货物,何雨柱已经仔细检查了一遍,全是赝品。
没有一件真品。
既然没有真品,何雨柱自然不会在这儿买古玩。
他没有多言,直接走向下一家摊位。
“先生看中了什么,请随意挑选,价格公道。”
摊主热情招呼。
何雨柱没有回应,只是默默观察着摊上的物品。
当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件青铜器上时,摊主立刻说道:“这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极具收藏价值。
如果您喜欢,我可以割爱,八十万卖给您。”
“商周的?真要是商周的,你得准备好几梭子加特林。”
何雨柱笑着回应。
商周的青铜器属于文物,不是普通的古玩。
上面的文字等元素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如果是真的商周青铜器,那摊主确实得准备好几梭子加特林。
看过这件青铜器后,何雨柱明白这并非商周时期的真品,而是上周仿制的。
虽然外观还不错,但做旧痕迹太过明显。
“什么加特林?”
摊主显然不明白何雨柱的意思,他从未听说过这个词。
“没事,别在意。”
何雨柱摆摆手。
接着他又看向其他物品。
发现何雨柱连连摇头,摊主意识到情况不太妙。
于是他从箱子中取出一本册子。
“看看这个,清明上河图!告诉你个 ** 密,我这幅才是真的,博物馆里的都是假的。”
摊主压低声音说道。
普通人听到这话可能早就信以为真了,但何雨柱一眼识破。
“你这都已经折叠成册子了,还说是真的清明上河图?”
何雨柱笑了。
要是这本册子是真的,那摊主就是在破坏文物,而破坏文物可是违法的!
“小声点!要不是看你识货,我才不会拿出来呢。”
摊主低声说道。
\"不这样折叠的话,根本带不出来啊。\"摊主压低声音说道。
于海棠皱眉看着摊主,觉得他动作和表情都很真实。
但何雨柱说这是假的,那就相信何雨柱好了。
\"得了,别骗我了,我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新手。\"
话音刚落,何雨柱站起来就走。
这家店没有真品,全是假货,没必要再纠缠浪费时间。
转向下一家,何雨柱忽然停住脚步。
逛了这么久,终于找到真货了。
是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
但何雨柱脸上毫无波动。
不能让摊主察觉出异样,否则可能被漫天要价。
\"老板,你这拐杖怎么卖?\"何雨柱先询问另一件物品。
这拐杖也是真品,清朝制品。
由金丝楠木制成,有一定收藏价值,虽不高。
不过可以留着以后自己用。
\"一口价五十万,这可是明太祖朱元璋用过的拐杖!\"摊主镇定自若地说。
\"得了吧,明太祖用过拐杖?你见过哪个皇帝用拐杖?\"
\"五十块卖不卖?\"何雨柱直接问。
\"卖!一手交钱一手拿货。\"摊主赶紧点头。
五十块对摊主来说已经很多了,他原本只估价二十块。
没想到何雨柱直接开价五十块!
还以为他是行家,原来也不过如此。
\"海棠,付钱。\"
\"这是五十。\"于海棠递给摊主。
何雨柱拿起拐杖看了看。
收了钱后,摊主笑着从身后取出另一根拐杖。
同样是金丝楠木做的,样式却与何雨柱手里的不同。
换做普通买家看到这场景,恐怕早就崩溃了!
批发价啊!
于海棠脸色已经很难看。
何雨柱也假装生气。
\"买定离手,概不退货!\"摊主笑着说。
\"行,五十,这根我也要了!不信你还能拿出第三根!\"何雨柱假装生气地说。
一旁的于海棠瞬间愣住。
这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要继续买?
这不是明显看错了嘛!
\"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摊主笑容满面。
在他眼里,何雨柱就是个 ** 。
这些拐杖全是从乡下收购的,成本才几块钱,竟然能卖到五十!
这让摊主感到意外又惊喜。
当于海棠再次掏出五十元递给摊主时,摊主递出第三根拐杖。
看到第三根拐杖,于海棠心情复杂。
尽管损失的是何雨柱,但她也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何雨柱依旧装作愤怒:\"五十!这根我也要了,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拿出第四根!\"
这第三根并非金丝楠木,而是明代的紫檀木。
\"好!爽快!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定离手,概不退货!\"
交易完成后,摊主终于不再拿出拐杖。
不是不想拿,而是没了。
如果有,肯定也会卖给他这个 ** 。
\"那罐子怎么卖?\"何雨柱转向明宣德的青花瓷。
\"一口价,五百!你在这里买了三根拐杖,这个青花瓷我就让你便宜点!\"摊主笑道。
\"五百?我刚从那边走过来,发现一个一模一样的只卖三百,你居然要五百,这也太黑了吧?\"
\"一口价,两百!卖不卖?\"
\"卖!快掏钱,快拿走!\"摊主急切地催促。
听到何雨柱提到那边有一模一样的,摊主脸色都变了。
不过何雨柱愿意出两百买走也算是好事。
古玩市场里,一旦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古董,基本都卖不动。
本来老物件就难得,能留一件就不错了,哪还能批发?
只要有点脑子,就能看出这是假的。
\"海棠,付钱。\"
于海棠不明白何雨柱为何要买三根拐杖,现在又要买青花瓷。
但她知道,刚才那边根本没有一模一样的青花瓷。
何雨柱正在戏弄这个摊主。
既然何雨柱这样做,那就说明这个青花瓷是真的。
不然何雨柱也不会费劲去戏弄摊主。
尽管察觉到了某些情况,于海棠并没有表现出来。
她仍然保持着之前那种仿佛被人愚弄的表情。
摊主高兴地收下了两百块钱。
而何雨柱则一脸平静地抱起了那个青花瓷罐子,虽然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先把这几样东西放到车上,咱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听罢,于海棠拿起三根拐杖跟着何雨柱朝车子走去。
“这青花瓷应该没假吧?”
于海棠小声问。
“没错,这青花瓷是真的,而且你手里的三根拐杖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前两根是金丝楠木做的,最后一根是紫檀木做的。”
“那个摊主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是我们在占他的便宜呢。”
何雨柱笑着说道。
听到这句话,于海棠愣了一下。
原来这三根拐杖都是真古董!
刚开始于海棠看到摊主接连拿出几根拐杖时,还以为它们是假的,毫无价值。
当何雨柱询问关于青花瓷的事时,于海棠猜测何雨柱可能是故意买下这些看似无用的拐杖,目的是为了让摊主放松警惕,从而低价购得那个青花瓷罐子。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三根拐杖居然都很值钱!
“这么说来,咱们这次交易很划算啊?”
于海棠疑惑地问。
“确实赚了不少。”
何雨柱笑着回应。
把三根拐杖和青花瓷罐放到车上后,何雨柱便带着于海棠继续在古玩市场搜寻有价值的物品,之前浏览过的摊位直接忽略。
来到一个未曾光顾过的摊位前,何雨柱蹲下身子。
\"先生觉得哪个好?我这儿都是真品古董。\"摊主语气平静地介绍道。
玩古玩的人都知道,摊主的话不可轻信,信了就会吃亏。
何雨柱当然不信这摊主的胡言乱语,就连于海棠这样的新手也不信。
\"这个玉扳指倒是精致,不过做旧痕迹太明显了。\"何雨柱遗憾地摇了摇头。
\"这话可不能乱讲,这是历经岁月洗礼、传承下来的珍品,你要是不懂就别乱说。\"摊主一听这话就沉下了脸。
此时摊位前并非只有何雨柱和于海棠,还有其他人在场。
何雨柱这么说,等于是判定这玉扳指为赝品。
虽然只是仿古玉器,但仍有一定价值,只是不及真正的古玉器。
古玉器指从雕琢成型起超过百年的玉器,被称为古玉或古玉器,其价值高于普通玉器。
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
何雨柱此举无疑拉低了玉扳指的估值,摊主自然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