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村长儿媳妇已经把饭做好了,端进屋里放到了炕桌上,三个贴饼子,一小盔米汤,一碟炒青菜,还有一小碟花生米,一小碟咸菜。
今天所有人都去干活了,所以做了贴饼子,要是农闲的时候,全家老幼都是喝的稀粥的,男人捞干的,女人喝稀的,这可不是虐待女人,只是男人要干的体力活的,不多吃点儿是不行的。
村长媳妇问道:“你吃了吗?”
儿媳妇说:“娘还没呢,我先去送饭,就在那一起吃了。”
村长媳妇拿了一个贴饼子递给了儿媳妇说:“赶紧吃,耽误不了多长时间。”因为她这个儿媳妇是穷苦出身,以前在家里,每天只吃一顿米汤,嫁到家里来的时候瘦的都可怜,明明家里也饿不着她,可是经常只喝碗刷锅水,只为给家里省粮食,懂事的让人心疼。
这习惯总也改不了。她一会儿去了,也不会吃的,她只定说在家吃过了,她在厨房一定只喝了刷锅水。
儿媳妇只能接过来,掰了一半,笑着说:“娘,一半就够了。”然后就大口小口的吃了起来,她要赶快吃完,还要去送饭。
村长媳妇盛了碗米汤给她说:“慢点吃,不差这会儿。”
她赶紧喝了几口米汤,没有三分钟,就吃完了,然后把她用过的碗拿到厨房,又拿了一个干净的碗给她婆婆。就去给家里的其他人送饭去了。
中国的女人自古以来就是牺牲多的那一种,从她们出生,上到权贵豪门下到平头百姓,就因为性别背受歧视,成长过程也是被灌输三从四德,出嫁以后,嫁到有钱人家不管身份地位如何,还能吃饱穿暖,要是嫁到穷苦人家,不仅吃糠咽菜,还得抛头露面补贴家用,还得不到好名声。
就拿同样下地干农活来说,男女同样都要下田,可是女人回来后还得做饭哄孩子,吃也紧着男人吃,美其名曰,男人干得多,就得多吃,你身为男人干得多不是应该的吗?那要不是女人要你干嘛?
她去给家里人送饭,村子里其他人家的烟囱也冒起了袅袅炊烟。
天色渐黑,孩子老人都已经下山回家,其他人还在山上奋战。也许一晚上也不会下山,干累了就躺在搂的叶子上,既能睡觉还能看住他的劳动成果。
哪怕冷了也不怕,往叶子里一钻,冷了往里钻钻,热了往外钻钻,蚊子还咬不到。
就这样乡亲们在山上干了好几天,把所有的松毛草叶都搂干净割干净了,才往地里铺。
而这几天村长天天往镇上跑,可是还没有一个人理他,他去找谁都说这事不归他管,他还忙着呢,让村长去找别人。
村长回来把镇里的情况和太爷爷讲了一遍,太爷爷问道:“您去了几趟,可知道他们都在忙什么?”
村长说:“具体忙什么我不知道,但是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能猜到,他们是在调配物资,有来有往,具体调去哪里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