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仁猪心!!】
【对面:卧槽你不讲武德开挂!20投!!】
【这就是特种兵的由来吗?】
【果然艺术来源现实,有时候现实更加魔幻。】
【三幻神!!!】
【报告,敌人的一个营已经被我们包围了。】
【打的阿三汪汪叫。】
【一个把侵略战打成了首都保卫战的神奇国度!】
【在亚洲东方有一条巨龙正在逐渐苏醒,阿三:没错正是在下!】
【巨龙?阿三更像是叮下边刚拉出来的便便!】
【敌人多时打游击敌人少时直接干掉(敌人少是指三十人以下的)】
......
万朝位面看着不断涌来的弹幕。
个个都是一脸震惊。
尤其是听到那句,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三个人包围敌人???”
“这话怎么想到的?”
......
大唐位面。
王玄策张了张嘴,整个人陷入呆滞状态。
只在嘴里喃喃自语:“这确实是比我强!”
“不过这些阿三兵,真是够没用的。”
“老夫觉得非也,这些士兵一来,是被突袭,二来指挥官被杀,一个逃会带动一群人逃,所谓兵败如山倒就是这个道理。”李积(ji)说着自己的看法。
“可后面又被我华夏拿下了第二个阵地又如何解释?”王玄策追问。
“只不过四个字,草木皆兵。”
“那些前排的士兵都在逃命了,后排的士兵看到自然也会逃命,毕竟谁也不想死。”
“他们和华夏红星战士不一样。”
李积眼眸中带着敬畏,敬畏那些为国为家不惜生命代价的红星战士。
唐高宗却是看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只是想不通这些阿三既然选择开战,可又不抵抗,一个个的惜命得很。
只怕是这些士兵也知道自己国家出兵也不占理吧。
不过,唐高宗这一想法很快被天幕上突然出现的画面彻底改变。
这些阿三士兵就是一些欺软怕硬 的软蛋。
......
只见天幕上出现了一幕守城战斗的场面。
两群士兵正拿着各种各样武器厮杀。
场面一度混乱。
而在画面中最勇猛冲在最前面的白发兵,正是先前那个要求回鹘首领滚回去的老兵。
此刻他早已是头破血流,右手手臂也是皮开肉绽。
可这依旧挡不住他在混乱中大杀四方。
在老兵这边明显不占人数上的优势。
一名年轻一点的老兵快速点燃城墙上的烽火,大声喊道:“敌袭,敌袭!”
希望在后方休息的居民和士兵能听到。
战斗还在继续,回鹘越来越多的士兵赶来。
这明显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争!
老兵们逐渐抵挡不住,可他们没有后退哪怕一步。
可敌人终究是太多,不少老兵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
天幕下。
万朝观众看着这一幕,无比揪心。
有眼尖的观众认出了这是大唐的安西军。
这些老兵在大唐末期国力衰退的时候,由于大唐对西域已经是无力管控,多年来已经没有大唐军队换防一说。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这么一群白发老兵,他们依旧坚守龟兹城为大唐戍边守护大唐安西都护府。
“这些老兵!”
“这旗帜是我大唐?”
李二凤看到天幕中的唐字还有那些士兵身上穿的唐制铠甲,当即明白了这些士兵是大唐的。
可至于为什么破破烂烂而且还是白发。
他明显就不知道咋回事了。
“我大唐还有这样一群人在戍边?如此年老依旧为大唐而战,朕……”
李二凤有些哽咽。
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
天幕上,还在继续播放。
倒下的大唐老兵越来越多。
就连冲在最前面大杀四方的白发老兵此刻也已经力竭。
周围已经有几名敌人登上了城头,可被老兵的大开大合吓得不敢接近。
只是拿着武器围着他。
等他倒下,再动手。
那老兵嘴里吐出一口鲜血,恶狠狠道:“劳资和你们拼了!”
说完,他用尽力气将手上的长枪朝一名敌人扔去。
敌人轻易躲过,面带讥讽,见老兵手上没了武器,准备结果了他。
就在这时,一只利箭呼啸而来精准的刺入他的喉咙。
与此同时。
龟兹城中的百姓和士兵皆是拿着各种武器赶来。
越来越多的人冲上了城墙,协助安西军守城。
这一刻他们也为了自己的家人抵抗敌人。
一时间,整个城墙上人头攒动。
而回鹘这边,则是被打的退了回去。
直接被撵下了城墙。
“别让他们跑了!”
“快救人!”
刚赶来的士兵和居民看到自己的战友们被打得头破血流。
当即红了眼,势必要让这些狼崽子血债血还!
“不不不,都是误会,误会!”
回鹘的首领一边用蹩脚的华夏语说话,一边让人往后退。
万朝位面。
大秦。
始皇帝,看到这一幕。
气不打一处来,这些游牧人果然都没有点血性。
人多的时候就肆无忌惮,看到对方比自己人多就跑,这要是在他军队,必须斩!
什么垃圾!
始皇帝学着后世人的词语不断在心中怒骂。
当然,这些话可没说出来,毕竟还是皇帝。
该有的威严还是要有的,他可不是什么地痞流氓。
......
......
大汉。
刘邦看到回鹘和阿三,当即就怒了。
直接在大殿上破口大骂起来。
各种污言秽语层出不穷。
来人,立刻召集将领,商议南下之事!”刘邦怒气未消,眼中闪烁着决然,“这次定要让他们知道大汉的威严!”
看着上头的刘邦。
张良站了出来。
“陛下……北方……”
一听到北方,刘邦倒是瞬间冷静了下来。
眉头紧锁,北方的情况一直是他心中的隐忧。
若此时南下,匈奴是否会趁机作乱?陛下,北方匈奴虎视眈眈,南下需谨慎。
他必须权衡利弊,确保大汉的安稳。
张良见状,继续道:“北方稳固,方可无忧南下。”
刘邦点头,那还需要先处理北方匈奴。
和秦汉一样刘彻、李二凤、朱元璋、朱棣甚至是郑和,纷纷表示想要处理掉这些跳梁小丑。
可随着新视频的出现。
让他们对阿三的态度有所改观。
纷纷表示,这些玩意儿留不得。
用现代人的话来说简直就是变态中的变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