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龙之所以如此自信满满,因为据他所知,萧如薰此次仅带来了三万大军,再加上本地的两万兵力,总计不过五万之众。
在杨应龙看来,萧如薰要么是过于轻敌,对自己的实力估计不足;要么就是只想打上两场便与他展开谈判。毕竟,以如此规模的兵力,要想彻底击败他并非易事。
当然,杨应龙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也并非毫无缘由。早在隆庆五年,其父杨烈离世后,他便顺利承袭了土司之位。起初,他与朝廷关系融洽,对朝廷的调度言听计从,还多次协助朝廷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并向朝廷进贡大米、木材等物资,因此先后被封为骠骑将军和都指挥使。
然而,贵州地区苗人众多,情况较为复杂,当地官员对朝廷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地区汉人占多数,他们对改土归流政策持支持态度。
这两方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而杨家恰好被夹在中间,成为了文官们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朝鲜之战中,杨应龙还想着主动出兵,帮助朝廷抗倭寇,想着立功了,能维持自己杨家的地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朝廷起初明明已经应允了杨应龙的请求,但后来却出尔反尔,断然拒绝了他。这一变故使得杨应龙对朝廷心生怨恨,而他本身性格就狂妄自大,如此一来更是怒不可遏。
更糟糕的是,杨应龙对他那备受宠爱的妾室田雌凤言听计从。田雌凤眼见杨应龙对朝廷的愤恨,便趁机在他耳边煽风点火、连番挑唆。终于,在一次醉酒之后,杨应龙丧失了理智,竟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正室夫人张春花。
这一举动无疑是捅了一个天大的马蜂窝!要知道,这张氏可不是普通女子,她可是五司七姓中张姓族人,其叔叔更是四川永州的知县张之兆,而她本人则是拥有品级的诰命夫人,并且在吏部都有登记在册。
如此一来,杨应龙的行为简直等同于杀害了朝廷命官,这可是等同于造反的大罪!不仅如此,他作为人质被扣押在成都的二儿子,也莫名其妙地突然离世,死因不明。
杨应龙其实并非一开始就蓄意谋反,他之所以最终走上这条道路,很大程度上也是被逼上梁山的!
………………
众人见杨应龙心意已决,便也不再多言,转而将话题引到了战略部署之上。
要知道,杨应龙这人看似平易近人、通情达理,但实际上却是个心胸狭隘之人。一旦他下定决心要做某件事,就绝对容不得他人有丝毫的异议。
“据密报所言,那萧如薰不过区区五万兵马,竟然还敢分兵行事。既然如此,我们正好可以将计就计,对其进行各个击破!”
黄七提议:“依属下之见,可由大公子率领两万精锐之师,前去迎战马千乘的白杆兵!而三公子则可统领三万雄兵,南下直抵飞练堡,抵御刘梃所部。此外,再派遣杨珠率领三万大军进驻风岗,以防东面来犯之敌!大王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