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王珅公公目光瞥见李甫白的身影缓缓步入,轻咳两声以作示意,随即收敛神色,庄重言道:“奉王上口谕:七殿下今日需恢复早朝之务,并请殿下携同准王妃司马玉萍共赴朝堂,参与鲜卑帝国使团相关事宜之答辩。”
“此中缘由究竟为何?昨日父皇尚特许我免于早朝,怎料今日却陡生变故?还要求携准王妃同行,父皇此举,究竟意欲何为?”即便是才智超群的李甫白,此刻亦觉迷雾重重,难以捉摸圣心之微妙。
见李甫白面露困惑之色,王珅公公连忙催促道:“老奴还需速速返回宫中复命,请七殿下接旨吧。”
“谢主隆恩。”李甫白闻言,这才将游离的思绪收回,毕恭毕敬地接过旨意,表达感激之情。
然而,心中好奇如蚁噬骨,李甫白终是忍不住向王珅公公探询父皇的真实意图,以便权衡此行吉凶:“王公公,昨日父皇分明吩咐我今日不必上朝,何以今朝又突然改变主意?”
王珅公公人精世故,言辞谨慎,以免因言获咎:“老奴愚钝,所知实在有限,七殿下莫要为难老奴了。”
他言罢,又似无意般透露,“不过,老奴今早倒是撞见四王子与六王子自王上的御书房步出。”
李甫白闻此,心中若有所悟:“原来如此,看来四哥与六哥这是要对我有所动作了,我必须未雨绸缪,方能应对自如。”
“七殿下可还有其他吩咐?若无他事,老奴这便告辞回宫复命去了。”王珅公公再次询问。
“没有了,多谢王公公。”李甫白诚挚致谢。
言毕,他吩咐薛老总管取出一大锭银光闪闪的银子,赏予王珅公公。
王珅公公见状,喜形于色,连声道谢,而后便心满意足地离去。
此刻,距离早朝尚有一段时间,然而御书房内,帝王李正坤却已急得眉头紧蹙,双手不自觉地揉搓着太阳穴,神色凝重。
鲜卑帝国的使团,已于昨日抵达京都,其气势汹汹,令人心生警惕。
据传,鲜卑帝国此番野心勃勃,倚仗其日益强大的国力,竟派遣使团至龙国,以冠冕堂皇之词,胁迫龙国需“支援”其四百万担粮草,否则便大军压境,战火一触即发。
“战?抑或是和?”李正坤心中暗自权衡,这几乎是一道无解之题,令他头痛欲裂,满面愁容,令人心生同情。
然而,若此刻李甫白目睹其父如此模样,定会忍俊不禁,心中暗笑:“你曾那般轻视我这私生子,可如今,这在你眼中无解之困局,于我而言,却是迎刃而解。”
李正坤满心忧虑:“唉,真是头痛至极。当下的鲜卑帝国,兵强马壮,我龙国与之相抗,实乃以卵击石,亦无力再战。”
的确,龙国国力近年来日渐式微,早已被鲜卑帝国超越。
加之不久前“太子之乱”,国力更是空虚至极,犹如风中残烛,摇曳欲灭。
如此敌强我弱之态势,龙国何以与鲜卑抗衡?
然而,若轻易屈服,无偿“援助”鲜卑四百万担粮草,非但会进一步削弱龙国国力,使之雪上加霜,更令李正坤心中愤懑难平,犹如刀割般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