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连夜安排了随喜和其他仆人,也一大早和谢松庭一起回北陵。
刚走出十余里地,就听得身后战马嘶鸣,随风以为是蛮夷趁机偷袭,赶紧调转马头,挡在谢松庭身后……
只见一队人马追过来,远远的看着好像不是蛮夷,随风微微眯起眼睛,“殿下,好像是路将军。”
为首的人向这边招手,不一会,听对面声音传过来,“世子殿下,王爷命末将护送您回北陵。”
谢松庭自嘲的笑笑,萧熠这人还真是一心为公,毫无私心。
他是不行的,若是易地而处,他恨不得对方死掉,这样就没人和他争温初颜了。
离开雁门关的那一刻,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那么想见她,可是,就是不敢冒险去见。
怕被御林军察觉,将她置于危险之地,甚至想给她留下只言片语都不可能。
只要有人给他送信,就可能暴露,哪怕是李玉成去都有风险。
古人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而他只是想朝朝暮暮。
可是,他和温初颜的每次分离,好像都是被迫的。
命运像一只无形的大手,不知道下一次就将他们抛往何处!
他厌恶这种不确定性,他甚至希望,他和温初颜还留在当初那个山洞里。
只有他们两个,相偎相依,甚至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他从上京皇宫回到北陵,那么努力走到今天,不是为世子之位,也不是为守护北陵和大虞。
他只是为有一天能配得上定国公嫡女,温初颜。
那么,他们现在经历的这些又算什么呢?!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厌恶山重水复,他也厌恶柳暗花明。
他只想踏踏实实的拥有温初颜,再也没有任何不确定性!
他不可避免的想到大师兄那句话,如果,有一天他掌控这江山,谁还敢欺负他的岳父大人。
那谁又敢让他和温初颜分开!
当他站在最高处时,自然没有人能左右他!
……
楚地
楚王府邸,萧怀瑾揉搓着手里的密信,眼中现出癫狂的笑意。
“本王终于就要登上那个位置了,站在最高处,权力的巅峰,谁还能奈我何?!”他伸开双手指向虚空,一脸痴迷!
旁边的太监大喜过望,“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是定国公的事成了吗?”
“哈哈哈哈,不只是定国公,还有他的儿子女儿,统统被押解回上京。”
“父皇最喜欢斩草除根,连我这个儿子都不会留,何况是国公府,定会杀个鸡犬不留,和承恩侯府一样。“
那太监躬下身子,笑眯眯的说:“殿下,还有个好消息。契丹和突厥已联手进攻河西关,没了温家父子,河西关是万万守不住的!”
“守不住好啊,北境一片大乱,父皇哪还有精力管我们楚地。到时候,我就可以自立为王了。”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啊。”
“哈哈哈哈哈。”
那太监顿了顿,又小声道:“殿下,若是河西关守不住,皇上会不会放了定国公父子啊?”
萧怀瑾冷笑两声,“那几个吃干饭的御史安排了吗?”
“回殿下,都安排好了,让那两个御史尽可能鼓动朝臣,向皇上联名上书,让定国公重新执掌河西关。”
“好!”萧怀瑾懒洋洋的看向那太监,“你猜,父皇会放吗?!”
那太监尴尬的笑笑,“这,老奴猜不到!”
“哈哈哈哈,拭目以待!”
笑了好一会,萧怀瑾才停下来,他低头,阴恻恻的看向那太监。
“拿着龙袍图样去官员府邸问问,朕穿合不合适,说不合适的,格杀勿论。”
“是,皇上。”
……
上京 皇宫
仁宗帝看着案上的折子气的跳脚,“你看看,看看,都是关于定国公的,他还没押解到上京呢,给他求情的折子就递到朕的案头了。”
“这江山是姓萧,还是姓温啊?!朕说了不算了吗?!”
曹公公小声安慰,“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可能是河西关的战事让大家担心吧。”
“哼,担心,这帮子御史也凑热闹,河西关大战,又不让他们上阵杀敌,在折子上叫的比谁都响。”
“曹公公,你去各家宣旨,谁在拿河西关的战事说事,就给朕亲自上战场。”
“是,皇上。”曹公公连忙应下,想着要是让那几个御史上战场,恐怕还没到河西关就在路上暴毙了。
“还有,去看看陈启什么时候到上京?!”
“回皇上,明日差不多就到了。”
仁宗帝点点头,“让雁门关那几个废物回来吧,温初颜那丫头聪明,武功又高,他们不是对手。”
“是,皇上。”曹公公松了口气,正要去传旨,又被仁宗帝叫住。
他敲敲案上,“这是命北陵出兵的圣旨,等陈启一回来,你就让他八百里加急送过去,不必回宫面圣。”
“是,皇上。”
“还有!”仁宗帝神色严肃,“切记,让他到北陵后,不要立即传旨,先观望两天。如果,北陵主动出兵,圣旨即刻焚掉!”
“若是北陵不出兵,再宣读圣旨!”
“是,皇上。”曹公公躬下身子,“皇上还有别的吩咐吗?”
仁宗帝思量片刻,挥挥手,“去办吧。”
“是,皇上。”
这下曹公公是真的走了,刚走出宫门就擦汗,心里忍不住嘀咕,“哎,当皇上真不容易,时时刻刻想着算计臣子。”
“这北陵要是主动出兵,皇上不仅能解河西关之围,还能再次拿住北陵私自出兵的把柄,一箭双雕啊!”
“上次北陵出兵雁门关只是申饬两句,这次可就不一定了。”
大理寺
杜国璋将酒盏推给温初聚,“四公子尝尝,这酒不烈。”
温初聚接过酒盏,笑道:“杜大人,是怕我冻死在大理寺吗?!”
“别瞎说,大过年的,不吉利。”
“你放心,令尊应该没事,河西关战事不利,朝臣都在上书要求释放国公爷。皇上应该会考虑当前局势。”
温初聚摩挲着手里的杯子,淡淡的道:“杜大人,有没有想过另一种结果。”
“另一种结果?”
温初聚点头,“火上浇油,骑虎难下。”
杜国璋一愣,忽的,就想到那日和魏大人面圣的事,当时,他们越求情越糟糕。
那现在岂不是更糟了?!那么多朝臣上书,还有几个御史叫的最响,还要搞什么连名上书!
这哪是上书,这简直是国公爷的催命符!
“温公子。”
杜国璋脸色微变,不得不佩服眼前病恹恹的年轻人,不但心思缜密,还临危不惧,面上毫无波澜。
“杜大人,皇上一直要五殿下回上京,不知道五殿下回来没?”
“没有。”
温初聚点头,“那杜大人不妨查查,闹腾最欢的那几个御史,私下有无和五殿下联系?”
“四公子是怀疑?”
温初聚点头,“杜大人应该还记得世子殿下遇刺的案子,是谁下的黑手,咱们心知肚明。”
“如今,五殿下彻底失宠,查查他在上京的人手,绝对没错,不知道哪天就用上了。”
杜国璋点头,“温公子言之有理,多谢。”
杜国璋走后,影子就来报,“公子,国公爷明日到上京。”
温初聚点头,“给北陵去信,告诉世子殿下,不要出兵河西关,除非有圣旨,还有,不要与虎谋皮,不管对方许诺什么,都不要答应!”
“是,公子。”
透过那扇四方的小窗,温初聚眸色沉沉的望向外面的天空。
他忍不住感慨,终于可以见到父兄了,上一世,他连父兄和小妹最后一面都没见。
……
第二日,曹公公一早在城门口迎接,想堵住陈启,让他赶紧去北陵传旨,让他连轴转,最好累死他!
让曹公公意外是,城门口竟然有大批百姓集结,要求释放国公爷和两位公子。
曹公公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这不是火上浇油吗?!简直是好心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