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季结束的较往年更晚一些。
当有夏氏正热火朝天的准备着春祭大典时,突然迎来一位特殊客人。
嬴益。
半个月前,
当他提出要去有夏氏历练时,皋陶十分不解:
为何嬴益不安心待在陶唐氏辅佐自己,偏要去有夏氏那样弱小的邦国。
嬴益有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十分充分,皋陶从善如流,嬴益提出的意见他都听进去了,
五刑的设立正在逐渐完善,已经不需要嬴益的辅助。
在翁婿二人的努力下,
五刑由单纯的刑法逐渐演变为一篇包含审判制度变革,确立罪罚原则,借上天之名教化众人的综合性思想着作。
当初的五刑,如今在皋陶的刑法中只处于辅助地位。
第二个理由不太充分,嬴益是他皋陶的女婿,可以直登尧的议会。
但嬴益认为直接登上如此高位,于他后日的成长不利。
皋陶对这个理由将信将疑,嬴益的天资聪慧无比,加入议会才数月,便已经深得尧舜二人赏识。
议会中一众陶唐氏各大家族的子弟,其才能和嬴益比起来只能相形见绌。
嬴益不会不明白自己的才能,但他依然那样说了。
第三个理由十分不靠谱,但皋陶怀疑这才是嬴益真正要前往有夏氏的理由。
那便是有夏氏中能源源不绝的产出新奇事物。
还有与他二人有过几面之缘的竖亥,
那个称号一长串,能写满一块兽皮的高大男子。
就算他离开中原已经大半年,有关他的传说依然源源不绝的从北方传来。
大破戎狄联军,救石峁城于水火;
让卑移山下的荤粥部集体迁徙;
多年没有往来的弇兹氏,甚至前些日子派出使者来安邑觐见帝尧。
这些都是竖亥带来的变化。
可尽管嬴益有这三个理由,但皋陶依然不希望他离开安邑,只是嬴益十分坚持。
皋陶最欣赏嬴益的就是这份劲头,最终还是松了口。
年轻的嬴益带着更年轻的妻子,乘坐马车一路颠簸来到有夏氏,迎接他们的却是姒姓族长姒无伤。
“禹前往共工氏拜会去了,请贵客先行安顿。”
姒无伤依然惜字如金。
趁此工夫,嬴益开始在阳城内考察,
当他一番游览,见识到许多竖亥的创举后,内心不由感叹:“来对地方了。”
共工氏都邑,西河。
一座高大的院落,灰瓦白墙彰显着此处主人尊贵的身份和强悍的实力。
院落内,独臂的噎鸣一行正在和几人谈判。
“噎鸣,断了一只手,就回去好好修养。”
“虽然你干不了活,但叔叔们还是会给你一口饭吃的。”
中年男子一边说话一边在自己茂密的胡须内捉着虱子。
“叔叔,请把土地还给姜姓一族。”
“他们虽然是你的附庸,但土地是自己开垦的。”
“如今姜姓男子大多去修了堤坝,剩下些女人孩子,你这样欺负他们,难以服众。”
噎鸣不卑不亢,只在话语中暗藏攻击性。
中年男子对噎鸣的无礼十分不痛快,甚至不自觉的揪下几根胡须:
“共工要修堤坝,总得有人去。”
“傻孩子,他们不去,难道让我的族人去?”
“他们的男人走了,土地也荒了,
我派人帮他们挖土翻地,他们没有粮食给我,我只好收了他们的地,这很合理吧。”
中年男子的语气中,带着十足的蛮横和嘲讽,好像丝毫没有讨论的余地。
噎鸣胸膛不断起伏,左手死死捏着腰间的青铜刀,一点没有掩饰眼神中的愤怒。
直到手心的汗水打湿刀柄,噎鸣才收拢情绪,回头望着身后的男人。
禹。
禹不易察觉的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中年男子见到噎鸣那般眼神,又左顾右盼,对自己没有尊重,张开嘴就要骂。
话还没出口,提前迎接他的是青铜刀锋,
刀使的很慢,因为噎鸣并不是左利手,
但力道很足,因为噎鸣毕竟年轻。
中年男子看着自己散落一地的胡须,还没来得及为摆脱虱子的骚扰而喜悦,便下意识捂住喉咙,同时嘴中不断涌出鲜血。
看着倒下的半截胡子的族长,院落内其余人大喊起来,几个年轻的后辈和族中武士立刻拔刀,要将噎鸣一行大卸八块。
与此同时,简陋的院门轰然倒下,扬起的尘土让失去族长的那些人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烟尘散去,院内已经涌入两拨共计数十人,
失去土地和尊严的姜姓男人,眸中喷射着怒火,
满怀心事的共工本家武士,神情复杂的看着噎鸣,
他们皆手持崭新的青铜武器。
还未等噎鸣下令,姜姓男人们一拥而上,对院落里的其余人展开疯狂的屠杀。
共工本家武士则是团团护在噎鸣身边。
他们由句龙派出,噎鸣和禹成功说服了他,共同完成大计。
院落内的人很快被屠杀殆尽,残肢断臂散落一地,鲜血直直渗入有些干裂的泥土中。
愤怒的姜姓男子似乎还未发泄完,他们很快将愤怒的目光盯向屋内。
那里是中年男子家族的女人和孩子。
噎鸣大惊失色,忙要阻拦。
一只沉稳的臂膀拦在身前,是禹出手了,禹四平八稳的说道:
“噎鸣,你冲动了,事已至此,就随他们去吧。”
“此人耽于享乐,仓内堆满粮食,他的族人却面黄肌瘦,仅能苟活。”
“你现在要抓住机会,让他们知道跟着你,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马上,把后面的粮食分发出去,安抚人心,你一点也不要动。”
“这些地,这些人,以后就是你的,而且是心甘情愿。”
噎鸣看着禹,回想起竖亥的话:
‘不懂的就问禹,请禹帮忙。’
噎鸣喉结滚动,心虚的看着禹:
“竖亥,禹真是太有‘办法’了。”
伴随新石器时代农耕水平的发展,私有制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尽管首领和族长的产生,还是以推举为主。
但掌握更多土地、粮食和人口的家族在推举中不可避免的占据着绝对优势。
尽管这个时代没有卢梭、萨林斯、洛克等人阐述私有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但十六万年前已经基本定型的人类大脑,
足以让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农耕时代蓬勃发展的一千年中,整理出各式为家族攫取更多资源的‘好办法’。
“噎鸣,第一家搞定了,你已经有足够的人手和土地。”
“我回去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
说话的禹表面风轻云淡,
但他的内心如大河般奔流不息,
他第一次品尝到这样的滋味,异样中带着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