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忠叹息着看向李伟乐。
说实话,他很想去帮忙,可他无能为力。身为一名普通督察,他连反黑组的影响力都没有。
别说在许大卫面前说上话,就连廖志宗,可能都不会给他面子。
“阿乐,虽是同事,但我能力有限。”陈国忠认真地看着李伟乐说道:“不过,我也想尽力……”
陈国忠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李伟乐的肩膀,语气中透着无奈与唏嘘:“保重。”话音未落,他便转身离去。李伟乐被调至军械科,这件事让他颇感沉重,但他也清楚,若自己有一丝能力,绝不会让此事发生。遗憾的是,他确实无能为力。
陆国华经过李伟乐身旁,同样拍拍他的肩膀,叹息一声后摇头步入警署。他们认识李伟乐已近半年,对他一直颇为欣赏。这年轻人聪明机敏,未来即便无法预测,至少成为督察应当不成问题。相比之下,陆国华与郭子琛这样的警长职位已是他们的天花板,若能因功劳获得上级青睐,或许有机会再进一步。
香江警署分为六大总区,每个总区下设数个区,每区又分若干分区,总计二十三个分区警署。以湾仔为例,其辖区内有两个警署——湾仔警署与跑马地警署。每个警署内,缉毒组、扫黄组、反黑组、重案组以及行政组共有数百名警员,其中以军装警为主,约三百人左右,其余则是各小组的便衣。加上后勤与保障人员,整个湾仔区警力超过千人。
如此庞大的队伍中,督察人数自然稀少,大部分是普通警员和警长。而每年仅有的两三个警署警长名额,总是竞争激烈。
香江警队的晋升机制对督察以下人员有所不同。员佐级由高至低分为警署警长、警长、高级警员及普通警员四阶。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哪一级警员,只要立功且学历达标并通过考试,便能晋升为督察。若未能成为督察,职业生涯便始终停留在员佐级。
而警员若长期无法晋升警长,待十八年后便会自动升为高级警员。因此,“高级警员”这一称谓在警队中并不光彩,意味着十八年间毫无升迁机会。不可否认,这其中可能有少数例外,因缺乏机遇或受到压制所致,但绝大多数属于庸碌无为之人,甚至可以说是“老油条”。
至于从警长晋升为警署警长,则需上级推荐,每个警区每年仅有两三个名额,竞争激烈。警署警长通常具备较强能力,但在学历等硬性条件上难以通过考试,因此被视为一种替代路径。他们多担任警署内某小组副组长或巡逻小队队长。
对李伟乐来说,调入军械科几乎等于与督察无缘,甚至连警长也难以企及,注定要以高级警员身份终老。
……
“阿文,你还好吗?”
苏子文回到公司时,乐慧贞关切地望着他,轻声询问:“今天的事要不要公开?”
“不用。”苏子文挥了挥手,语气淡然,“这事不大,而且我不想太张扬,对我的计划没好处。”
乐慧贞点点头,又递给他一张船票:“罗女士临走前留下的,你看看怎么处理。”
苏子文接过船票,略显无奈地笑了笑。他知道罗家的意图,也知道乐慧贞的心思。联姻对于苏子文确实有利,但是否接受还需斟酌。
“你觉得我该去吗?”他握着船票,目光转向乐慧贞,认真地问。
“从理性角度考虑,我建议接受。”
乐慧贞沉思片刻,郑重地看着苏子文说道:“阿文,若能与罗家结亲,对你帮助极大。这不仅有助于快速摆脱过往的身份疑云,还能让你融入更广的人脉网络。要知道,罗家与何家早已联姻,而罗、何、利、高四家始终互通声息,彼此间多有联姻……”
罗家是知名的律师世家,在立法层面拥有一定影响力,虽非举足轻重,但也足够稳固地位。
何家则是香江的老牌家族,即便如后世的何赌王这样的分支,也不过是其附属之一。
至于利家,属于半黑性质的家族,发家靠的是**资源;后来转型至**领域,至今仍掌控着香江八成左右的粉面市场。但如今,利家已隐于幕后,仅通过代言人行事。表面上,他们的业务集中在房地产及实业上,所有活动均合法合规。
高家则专注于实业发展,涉足轮船、抵押、典当等行业,甚至在**领域亦有布局。然而,高家的核心产业实为医疗,香江与奥门的多家知名私立医院皆属其麾下。
听罢乐慧贞的分析,苏子文未置可否。他明白,一旦联姻成功,他便正式进入这四大家族的圈层。尽管眼下四家声势渐微,被李家、郭家等新兴势力赶超,但他们依旧暗中操控香江诸多事务。就连李超人,也会定期造访何家,足见其影响力。
然而,即便苏子文不与他们联姻,他也注定会在未来有所作为。
若连这点自信都无,那他便枉活一世。
签到系统乃苏子文最强大的倚仗,无可匹敌。
“容后再议。”
苏子文对眼前的船票兴致缺缺。
“好吧。”
见状,乐慧贞也不再多言。
总不能强求自己的男人与罗家联姻,而她却从中撮合。
“对了,阿慧可曾来过?”
苏子文忽然开口问道。
他口中的阿慧,非余文慧莫属。
关于公司整合之事,苏子文一窍不通。
能助他的,唯有余文慧。作为律师,她在公司整合、改制方面定比苏子文娴熟。
再者,苏子文本身并未有太大变动,仅将旗下几家公司更名,皆冠以“九州”二字,又新设九州集团将其纳入麾下,一切便妥。
看似简单,实则过程繁琐。
“已通知,算算时日,也该到了。”乐慧贞瞄了一眼手表,接着对苏子文说道。
话音未落,办公室门被敲响。
“老板。”
小英推门而入,向苏子文汇报:“老板,余律师到了。”
“让她进来。”
应声而至,苏子文话音刚落,余文慧便抵达。
“是,老板。”
随即,小英领着余文慧进入办公室。
“老板。”
余文慧见到苏子文,恭敬问候。
说起余文慧对苏子文的感激,当年她不过是律所的小律师,如今谁不知晓有一位美名为余文慧的律师。
“来了。”
苏子文瞥了余文慧一眼,道:“坐吧。”
说着,他示意余文慧在沙发的另一侧坐下。
“好的,老板。”
“今天请你来,主要是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苏子文注视着余文慧,神情认真地说道,“我打算把名下的三家公司整合成九州集团。你觉得如何?”
“苏先生,在来的路上,何先生已向我简单介绍了情况。”
余文慧直视苏子文,语气笃定地说:“但我建议您组建一个控股集团,而非直接合并。通过这家控股集团,用这三家公司的名义进行交叉持股……”
过去的余文慧,最多只能应对一些家庭纠纷或简单的法律事务。然而,自从担任熊猫集团法律顾问后,她便开始不断学习与提升自我。
如今的余文慧虽不能称得上精通商业法务,但至少对相关领域有所了解。特别是在控股集团方面,她的提议不仅能增强三家公司的运作效率,还能避免传统合并模式可能带来的弊端。
若仅将三家公司合并为集团下属部门,高层管理在下放至分部时可能会出现权力失衡的问题,进而影响整体工作效率。而按照余文慧提出的方案,则能确保各公司保持平等地位,即使控股集团本身也无特权可言。
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能让员工意识到这些公司同属一体,同时也不会削弱苏子文对整个体系的实际控制权。未来若有新项目需要投资,也不会受到限制。
听完余文慧的话,苏子文眼前一亮。
或许她的想法略显稚嫩,但他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果然不愧是余律师。”
苏子文由衷赞叹道。
\"余律师,一如既往,九州控股的事宜还得您去港府协调。\"苏子文笑着对余文慧说道。
从熊猫公司到巨星娱乐,再到星辰报业,哪一样不是余文慧奔波于港府争取执照的成果。
\"苏先生,明白。\"
余文慧点头答应。
过去,余文慧还叫小卡拉米时,这类事务都要亲自操持。如今情况大不相同,对她而言,不过几个电话的事。
\"此外,还需成立一家九州地产公司。\"
开发铜锣湾、鲗鱼涌及九龙三处地块,地产公司必不可少。
\"苏先生,好。\"
余文慧点头回应。
对她来说,这只是多打一个电话罢了。
\"去办吧。\"
苏子文挥手示意余文慧行动。
\"是,苏先生。\"
余文慧微鞠一躬后离开。
\"老板。\"
余文慧刚走,小英便进来报告。
\"何事?\"
苏子文看向小英,询问道。
\"老板,门外有位自称李伟乐的人要见您。\"小英依旧面无表情。
苏子文从未见过小英露出其他神色,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如此。
\"李伟乐?\"
苏子文听后愣住。
\"没错。\"
小英点头确认:\"就是刚才来的五名警察之一。\"
经小英提醒,苏子文才想起此人是谁。
\"让他进来。\"
苏子文点头示意小英传话。
他倒是很想知道,李伟乐找自己到底所为何事。
“是,老板。”
不久,小英领着李伟乐来到苏子文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