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父郑母第二天就回四川老家了。
郑父看小雪过得很好,平常的饭菜顶得上农村过年,儿子郑立夏也找到了一个营生,把后顾之忧都解决了。
郑母想得更简单,家里的老母猪这两天让邻居帮助喂养,放心不下,家里的副业收入全靠老母猪下崽。
看实在是挽留不了,赵小海骑着摩托车载着郑父郑母到火车站买了回去的车票。
买的是硬卧。
绿城是全国火车枢纽,到四川的车次也不少。
郑父郑母还是第一次坐这么高级的硬卧。
赵小海又买了一堆路上吃的。
两只道口烧鸡,
二斤熟牛肉,
一兜子白面馍。
直到郑母劝阻不让买了,赵小海才停止购买。
最后又给了郑母200块钱。
郑母对赵小海的印象是越来越好。
上了车还在叮嘱赵小海要好好存钱,花钱不要大手大脚。
赵小海含笑答应,送走了郑父郑母。
出了火车站,赵小海开始在附近转悠看场地。
绿城火车站的辐射能力在全国来说都是数得着的。
南来北往的人多了,市场也发展起来了。
附近很多个体户搞批发和零售业务。
从针头线脑到生活用品。
从吃的用的到五金百货。
基本上自发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的批发市场。
赵小海的目的就是在火车站商圈买上一个商铺。
不管是倒手商品还是自己工厂生产的商品,都可以找到一个长期的销售渠道。
转悠了半天算是有点头绪。
不过手续方面还要咨询一下任老头。
付过钱的律师,不用白不用。
打电话过去。
任老头连忙解释。
“金露露这几天就可以放出来了,这次属于重大立功表现,已经得到了肯定,就等着上级开会研究一下,人就出来了,不要急啊。”
“我想问一下,在绿城开厂和买商铺搞批发需要啥手续?”赵小海直入主题。
任老头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堆,赵小海听明白了。
今年8月刚颁布《公司登记暂行管理规定》,个人不能申请成立公司。
开厂必须要和集体合作才能开公司。
生产性公司的自有流动资金,不得少于十万元。
以批发业务为主的商业性公司的自有流动资金,不得少于二十万元。
以零售业务为主的商业性公司的自有流动资金,不得少于十万元。
咨询、服务性公司的自有流动资金,不得少于五万元。
而且要资本进行实缴。
办厂的手续差不多要半年才能办下来。
所以,工厂最好挂靠在村集体。
这样办事快一点,而且阻力最小。
至于在火车站商圈搞批发,最好还是办理个人工商营业执照。
赵小海听的是个人发展受限制的条件一大堆。
不过,也好办。
工厂慢慢来就行,征地、购买设备、人员培训都需要时间。
第一家工厂也不要规模太大,不然到最后和村集体在产权上扯不清。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以外资的名义开合资工厂,在经济特区已经有了先例。
个体户搞批发还要干上相当一段时间,虽然现在不让个人成立公司,但是要按照公司的框架进行运作。
在火车站附近搞个商铺,在中原农贸市场买个商铺,这是对外进行搞批发。
在幸福镇办个食品小作坊,生产零食,只要雇员不超过8个人就是个人说的算。
工厂慢慢拉扯。
等找个外商的身份才好办,不是崇媚洋外,而是在招商引资的政策下,有外资拉到外汇才是政绩,地方政府热衷于这个。
连机械设备都可以用外商的名义引进。
在幸福镇把小卖部进行升级,搞成后世中型超市的规模。
这些问题一一考虑完毕,赵小海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做。
把基础打好,赶紧去广州深圳香港进行升级。
于是找到了李强,让他打听一下火车站附近谁在卖房子,租肯定不如买。
现在买商铺不差钱。
回到了幸福镇,找到村支书,提出先买一块地建个房子做生意。
当然该花的钱都要花,村支书乐呵呵的满口答应。
在乡镇级别,土地不值钱,别看幸福镇是个城郊的乡镇,离市区不远,但也是乡镇。
下午村支书就带来了好消息,镇子周边有个空地,可以变更一下用途,不过价格要贵一些。
需要一万块钱一亩,大概有2亩地,旁边是个正在建设的学校。
赵小海和村支书一起看了地,觉得很不错,以后等政策放宽后就把附近的地多买一点,成立商贸公司开个大超市。
做幸福镇最大的超市。
幸福镇人口一直在增加,未来会有十几万人聚集在这里。
一个大超市能把购买力都吸干。
沃尔玛就是在美国一个镇上一个超市,把居民的购买力都进行转化。
就按照这个路子走。
政策会越来越宽,但是现在不要顶风作案,牟其中当了首富照样违反当时的规定被抓起来。
赵小海可不想步牟其中的后尘。
村支书介绍了自己亲戚的建筑队。
天一亮,建筑队的包工头刘麻子就找上门来。
刘麻子在当地建筑行当里也算小有名气,为人精明能干,只是那张脸上几颗显眼的麻子,让人印象深刻。
一进门,他就满脸堆笑地伸出手:“赵老板,恭喜啊!听说您要建房,我这就赶忙过来了,咱可是专业的,这活儿交给我,您放一百个心!”
赵小海笑着与他握手,将他迎进屋里坐下,倒了杯茶说道:“刘师傅,我这次的想法有点特别。我不仅要建个宅子,还想建个商铺。宅子呢,我想建成两层楼的,住着宽敞些;商铺那边,我想按照工厂的大框架,搭成一个大棚子的样式,您觉得咋样?”
刘麻子听后,眼睛一亮,连忙说道:“赵老板,您这想法好啊!两层楼的宅子,大气又实用;大棚子式的商铺,空间宽敞,以后做啥生意都方便。我干这行这么多年了,这种活儿我熟!您就说啥时候动工,想啥时候完工吧?”
赵小海思索片刻,说道:“我希望能尽快完工,毕竟我这边时间也挺紧的。刘师傅,您觉得多久能弄好?”
刘麻子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心中快速盘算着,然后自信满满地说道:“赵老板,您这要求虽说有点特别,但咱有经验。宅子加上商铺,要是一切顺利的话,三个月差不多就能给您搞定!”
赵小海微微皱眉:“三个月会不会太久了?能不能再快些?”
刘麻子挠了挠头,面露难色:“赵老板,您也知道,建房可不是小事儿,得保证质量啊。不过您这么着急,我回去跟兄弟们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加把劲,两个月半给您弄完,您看成不?”
赵小海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个时间还算能接受,便点头说道:“行,刘师傅,那就两个月半。不过质量可一定要保证,不能出任何问题。”
刘麻子一拍胸脯:“赵老板,您放心!咱这口碑在这儿呢,质量绝对过硬。您说说这宅子和商铺具体还有啥要求,我都记下来。”
赵小海站起身,指着院子的方向说道:“宅子的话,一楼我想要个宽敞的客厅,方便接待客人,再加上一间厨房和卫生间。二楼就多隔几间卧室,给家里人住。商铺那边,大框架搭好后,墙面要坚固,地面要平整,顶上得做好防水,毕竟以后要放东西做生意。”
刘麻子一边听,一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快速记录着:“好嘞,赵老板。客厅宽敞、一楼厨卫、二楼多卧室,商铺框架、墙面、地面、防水……都记下了。您对用料这块儿有啥想法不?”
赵小海坐回椅子上,认真地说:“用料一定要好,不能贪图便宜用那些次品。砖头要用质量好的青砖,钢筋也要符合标准,水泥就用咱本地口碑好的那个牌子。”
刘麻子点头如捣蒜:“没问题,赵老板。我肯定按照您说的来,用好料,保证房子又结实又耐用。您看这工钱……”
赵小海心中早有打算,说道:“刘师傅,工钱这块儿,我也不跟您含糊。按照市场价来,只要你能按时按质提前完工,每提前一个星期,我另外再给你1000块钱。”
刘麻子听了,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赵老板果然爽快!您就瞧好吧,我保证带着兄弟们日夜赶工,早点把房子交到您手上。”
两人又就一些细节问题商讨了一番,最终达成一致。赵小海与刘麻子签订了建房合同,预付了块钱作为启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