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队队员们利用地形,不断变换位置,精准打击日军的指挥官和火力点。
一枚手榴弹在日军中间炸开,炸得敌人血肉横飞。
在三方的合力攻击下,日军渐渐陷入了困境。
但近卫文麿仍不甘心失败,他妄图组织起最后的抵抗,负隅顽抗。他亲自督战,用军刀逼着后退的日军向前冲锋,日军在他的威逼下,又发起了一波凶猛的攻击。
周怀民虽然身上受了三枪,鲜血如注,将他的军装染得一片殷红,整个人摇摇欲坠,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然而,他的眼神中却燃烧着熊熊的不屈火焰,那火焰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敌人都焚烧殆尽。
尽管身体极度虚弱,每挪动一下都好似用尽全身力气,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能倒下,要战斗!他用尽全力喊着:“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打,狠狠地打!” 这声音,虽因虚弱而略显沙哑,却充满了无尽的力量。
他强撑着摇摇欲坠的身体,双手颤抖着端起枪,朝着鬼子射击。每一次扣动扳机,都仿佛用尽了他最后的一丝力气,后坐力震得他伤口剧痛,可他依旧咬牙坚持,眼神坚定地盯着敌人,不断地射击。
方胜利身边的警卫员不幸中枪倒地,鲜血在地上蔓延开来。
方胜利双眼瞬间通红,愤怒如同火山爆发一般喷涌而出。他嘶吼着,声音里满是悲痛与愤怒,一把抓起警卫员掉落的枪,大声喊道:“打!别放过一个鬼子!为牺牲的兄弟们报仇!” 喊罢,他不顾自身安危,如同一头发怒的公牛,向着鬼子密集的地方冲去,手中的枪不断喷吐着火舌,每一颗子弹都带着他对敌人的仇恨。
与此同时,刘三、徐虎、杨大力和柱子四人如鬼魅般悄悄靠近近卫文麿的指挥部。
刘三作为行动的核心组织者,他的眼神如同夜空中的鹰眼,敏锐地观察着周围的每一丝动静,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最佳的行动路线。
他们身形敏捷,如同黑夜中的幽灵,利用周围复杂的地形和日军防御的间隙,悄然前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惊动敌人,但步伐中又透着无比的坚定,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近卫文麿。
指挥部周围的日军守备森严,巡逻的士兵像潮水一般来来往往。
刘三再次仔细观察局势后,向其他三人使了个极为隐蔽的眼色,四人默契地分散开来,各自寻找机会解决掉外围的岗哨。
徐虎看准一个落单的日军,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悄然靠近。在接近那名日军的瞬间,他猛地伸出手,死死捂住对方的嘴,手中的匕首迅速一抹,一道寒光闪过,那日军还来不及发出一丝声响,便软绵绵地倒在了地上,生命如风中残烛般熄灭。
刘三看到徐虎得手,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
杨大力和柱子则配合默契,他们躲在一旁,静静等待着时机。终于,趁着巡逻队换岗的间隙,两人如同猎豹一般迅速冲上前去。
杨大力身形魁梧,他一把抓住一个日军的脖子,用力一扭,只听“咔嚓”一声,那日军便没了动静;柱子则身手灵活,手中的刀精准地刺进另一个日军的要害。两人迅速将尸体拖到一旁隐蔽起来,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发出一点多余的声响。
刘三一边留意着四周,一边低声对他们竖起大拇指。
刘三解决掉一个岗哨后,并没有立刻冲向指挥部帐篷。他深知,此时必须保持冷静,等待最佳时机。他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日军的反应,确认没有引起太大骚乱后,才猫着腰来到指挥部的帐篷边。
他小心翼翼地掀起一角,向内窥探,只见近卫文麿正对着地图,神色焦虑地指挥着战斗,周围几个日军军官在一旁紧张地汇报着情况。
刘三心中快速盘算着,他知道,这次行动必须一击即中,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他回头再次示意其他人准备好,然后猛地冲进帐篷,大喝一声:“小鬼子,受死吧!” 声音如同炸雷,在帐篷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