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长安街头,花灯如星河倾泻,火树银花映照着熙攘人群。但热闹之下,暗流涌动。
秦沐歌与萧璟的马车缓缓穿行在西市街巷,车窗外,几个孩童拍着手,唱着新编的童谣:“紫眼睛,亮晶晶,照得皇城不安宁...”稚嫩的歌声在寒风中飘荡,带着一丝诡异。
萧璟的手停在半空中,原本准备掀开帘子的动作一滞。他的目光直直地望向太医院的方向,眉头微微皱起,似乎看到了什么令人不安的景象。
秦沐歌心生好奇,顺着萧璟的视线看去。在月光的映照下,太医院所在的天际处,隐隐约约地弥漫着一层紫色的雾气。那雾气宛如一团不祥的乌云,给人一种压抑和阴森的感觉。
这团紫雾比他们离京时更加浓郁,仿佛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般,缓缓地在夜空中飘动着。它随着微风的吹拂而摇曳,就像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时而舒展,时而收缩。
在这团紫雾之中,偶尔还能瞥见丝丝缕缕的紫色光芒在闪烁,如同夜空中的流星划过,转瞬即逝。这些紫色光芒虽然微弱,但却异常醒目,让人无法忽视它们的存在。
“比离京时更浓了。”秦沐歌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忧虑。她伸手握住萧璟的手,感受到对方掌心传来的温度。
萧璟放下车帘,从怀中取出小世子信笺的副本。他将信纸对着阳光,那些由水纹组成的地图顿时清晰可见:太医院后园的古柏之下,有一条密道,直通地底三层。密道的线路蜿蜒曲折,在地底延伸,旁边还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
“明明怎么发现的?”秦沐歌凑近细看,眉头微蹙。
“说是追一只三足猫。”萧璟苦笑着摇头,“那猫通体雪白,唯有右前爪是紫色。他追着猫钻进了古柏的树洞,这才发现了密道入口。”想象着儿子追猫的模样,他的嘴角不禁扬起一丝笑意,但很快又被担忧取代。
就在这时,马车突然停住。车外传来一阵骚动,九门提督亲自拦驾,额头上满是汗水,神色慌张。他双手递上一封密函:“王爷,东海急报!”
萧璟接过密函,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绢信上是太子的朱批:蓬莱岛附近海域出现七座浮屠塔,按北斗方位排列。昨夜子时,塔顶同时射出紫光,在云端形成巨眼图案。紫光划破夜空,照亮了整片海域,那巨大的紫色眼睛仿佛在俯瞰着人间,令人不寒而栗。
秦沐歌与萧璟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想起了铜棺中老者的话,以及北斗七铜人的传说。
萧璟当机立断,立即下令:“加派三倍人手看守太庙,任何人不准接近巨坑。命神机营连夜打造针对铜人的火器,让钦天监密切观测天象,一有异动立刻禀报。”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马车继续前行,车内气氛凝重。窗外的花灯依旧璀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但秦沐歌和萧璟却无心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