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女士化了淡妆,气质极佳,看起来约莫三十多岁,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状,给人一种温暖友好的感觉。
周青仪对这位顾客产生了好感,微笑着回应道:
“别叫我妹妹了,按年龄算,我肯定比你大。
你要找的就是红色的吧,非常适合你的肤色,会让脸色显得更明亮。”
如果不是觉得对方亲切,周青仪不会多说话。
然而,这位女士显然不信:“不可能吧,你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皮肤状态太好了。”
“白嫩又有弹性,完全不像我这个岁数。”
她叹了口气,“不过,你是第一个让我觉得被真诚夸赞的人,说实话我已经三十二岁了。”
周青仪笑了笑,并未接茬。
要是如实相告,可能会让对方感到失落。
毕竟这位女士认为自己保养得宜,若得知实际年龄更大,恐怕难以接受。
实际上,周青仪的年纪早已成为同事间的谈资,且大家对此习以为常。
旁边的另一位柜员插话道:
“三十二岁?那她还比你小四岁呢。
谁能想到我们周姐已经三十六岁了?不仅看起来年轻,皮肤状态也像是年轻姑娘一样。”
周围不明真相的人纷纷惊呼。
周青仪只是谦逊地笑了笑,对此习以为常。
在这里工作几天后,她已经适应了类似的反应。
刚才那位女士虽然表现出了惊讶,但眼神中并未显现出太多意外。
选好口红离开柜台后,她走到远处回头张望,仿佛在核实什么。
前门派出所内,李建设悠闲地走向白玲的办公室。
他曾经多次来访,所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
传闻他曾徒手制服敌人,甚至还有人说他救过白所长的性命。
因此,现在没人敢阻拦他。
到达办公室时,发现里面还有人。
李建设意外地察觉,正与白玲交谈且头发略显花白的资深巡捕,竟是电视剧《光荣年代》里的老巡捕多门。
那个处事圆滑、经验丰富的家伙。
李建设十分惊讶,原以为《光荣年代》的世界里只有白玲出现,殊不知还有其他人。
白玲似乎有事需处理,李建设正打算离开,却被白玲拦下。
“既然来了,何必急着走。”
白玲半开玩笑地说,“我还以为你一直躲着我呢,不是总说我晦气吗?这回怎么主动找上门来了。”
此前白玲遇见李建设时,本想感谢他救了自己的性命,但对方那副避之不及的样子让白玲兴致全无。
如今李建设主动来找她,白玲内心其实有些窃喜,尽管她也清楚自己比他年长几岁,而且他已经成家。
虽然她告诉自己找李建设纯粹为公事,但她自己也不信。
此刻见到李建设前来,白玲的心情不由好转,但依旧摆出傲娇的态度。
“说吧,找我什么事?”
白玲问,“要是来道歉的,我可不会轻易原谅。”
旁边,多门听得直摇头。
他用审视的眼神打量着李建设,眼神里透着好奇。
所里发生的重大事件,多门自然听说过李建设的名字,只是没料到这个年轻人如此英俊。
李建设对白玲的自恋语气感到无奈,“道歉?你在胡思乱想什么呢。
我是作为行动队的一员来看看,很久没来这边了,顺便问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任务。
这也是尽一份心力。”
李建设说得一本正经,但白玲一脸狐疑,怀疑地反问:“你就这么好心?那你告诉我,你觉得哪里该有任务?”
李建设也不客气,“我觉得鸽子市那边有些不太平,最好赶紧整顿一下,不能再出乱子了。”
听到这句话,多门愣住了,而白玲则陷入了沉思。
虽然两人只见过几次面,但经历过生死考验,白玲深知李建设不会无的放矢。
看着李建设,她开口:“你想去就去吧。
之前我也跟你提过,特别行动队有一定的权限。
只要你遵守规定,想做什么都可以,还可以调派人手。
注意啊,前提是不违反规定。”
李建设自然没客气,指向旁边像看热闹似的站着的多门,笑着说:“多巡捕,要不你也跟我一起去一趟?”
“就这么定了,晚上再带两个人同行。”
多门惊愕:“你认识我?”
李建设肯定地点点头,“多巡捕这么有名,我能不知道吗?”
多门哭笑不得:“我都一把年纪了,折腾不动了。
小兄弟看来是要大展身手的,不如我给你推荐几个靠谱的人,免得我去拖你们后腿?”
虽然对李建设并不熟悉,但想起他以前做过的事,多门知道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他自己快到五十岁,再干几年就要退休了,实在不想惹麻烦。
没想到李建设好像盯上他了。
“多巡捕何必这般谦逊?谁人不知你断案如神、经验老到?”
“你尽管放宽心,今晚不过去捉个嫌犯罢了。”
“无妨。”
旁边有人搭腔。
白玲心想李建设绝不会胡来,既然他特意来找人帮忙,那必然是有她可以参与的机会,于是也附和道:“多门,你也一起去吧。”
“你就随他跑一趟好了。”
众人轻声议论,“李建设同志可是个真正的好手。”
“眼下你帮衬一把,日后若你碰上难事,找他求助,岂不是更方便些!”
多门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点头。
“行,那我就走一趟。”
“我待会儿再叫两位同伴同我去,抓捕之事嘛,我还是挺擅长的。”
话虽如此,多门心中仍对白玲的表现感到惊讶。
即便先前合作时,这小子还救过她一次,但她深知白玲对这年轻人的态度未免太过信任,这让他满腹疑惑——难道白玲想摘些嫩苗?不过这事儿与他无关。
一切商定后,多门问李建设:“兄弟,晚上几点在哪里碰面啊?”
李建设答道:“七点,便宜坊见。”
“你带上兄弟们,晚饭我请客,吃完再行动。”
多门听罢,很是高兴。
原以为李建设年纪轻轻又有本事,多少会有些自负,现在看来,白玲对他另眼相看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