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类:
黄瓜,十斤,优等;
西红柿,十斤,优等;水果类:
西瓜,十五斤,优等;哈密瓜,十斤,优等;水产类:
太湖白鱼,每尾两斤以上,五尾,大小相似,优等;四鳃鲈,每尾三两以上,二十尾,优等;
黄河鲤鱼,每尾三至三斤半,五尾,大小相近,优等;大闸蟹,二十只,每只五两以上,大小一致,优等;
厉害了。
这些需求。
没一个是容易的。
蔬菜水果全是反季节的。
至于水产类,不仅指定品种还标明产地,且要求均为优等。
在处手册里有详细说明。
例如黄河鲤鱼。
优等品。
仅重量达标不够,体长、腰围、体型、体色等都有具体要求。
就拿同为三斤重的黄河鲤来说,即使颜色合适,
但如果腹部过大,呈现大腹短身型的也不合格。
同样像大闸蟹,仅重量达标不行。
特等品要求更具体。
身上有不同花纹、受过伤或肢体畸形的都不合格,身体上有因脏水环境导致无法清除的污渍也不合格。
李建设拿着拿到的资料,离开处。
这里。
真让他开了眼。
不过初步看过第一次任务清单后,李建设心中已有数。
这几天在四九城各处采购,收获颇丰。
找到不少东西。
对于这次任务。
李建设信心满满。
之前郑娟也说过,这是对他的一次测试。
可能是评分制的,不一定八种都要找到才能过关。
但既然来了。
李建设自然想把事情做好。
能到这里。
是周老主动帮忙引荐的。
自己把事情办漂亮了,周老脸上也有光彩不是!
四合院。
中院易忠海家。
此刻三人正一起吃晚饭,聋老太也在。
在这院子。
聋老太和易忠海关系最亲密。
在外人面前,聋老太总是称易忠海为自己的儿子。
而聋老太也私下告诉过易忠海,将来。
等她百年之后,。
她后院的两间房,归易忠海所有。
这么做。
自然是为了让易忠海安心赡养她。
而且如今聋老太在这个院子,甚至在整个红星街道,都是有名气的老太太,有一定威望。
易忠海也需要借助聋老太的身份。
虽然老太太挑剔些,但一个小老太太,再怎么吃也有限。
今晚。
一大妈炖了一整只鸡。
炖了很久才烂熟,吃饭时一大妈把聋老太扶过来。
喝了碗鸡汤,聋老太感叹:
“鸡汤味道不错。”
“不过要说的话,还是不如傻柱炖的好喝。”
聋老太性格有些怪癖。
并且。
年岁大了。
有什么话也不藏着掖着。
一大妈和易忠海早已习惯聋老太如此。
听她这么讲,一大妈也不介意。
说道:
“柱子是炊事员。”
“他的厨艺专业,我肯定比不上他。”
“但这鸡汤也是有营养的,多吃点,啃个鸡腿,不然估计贾家的人会盯上。”
下午炖鸡。
厨房里飘出的香味弥漫到了院子中。
站在门口徘徊的棒梗立刻就被吸引了过来。
贾张氏也嗅到了香气,试探性地想讨些回去,毕竟谁家有了美食她都是这个习惯。
一位大妈告诉贾张氏,这锅鸡汤是专门留给聋老太的。
贾张氏一听便闭口不提了,毕竟聋老太可不是好惹的主儿,在她面前撒泼都没处说理去,还曾被她的拐杖教训过。
聋老太正津津有味地啃着鸡腿,而旁边的易忠海却显得心神不宁。
聋老太是他捡回来的,两人可以说是互相依赖、互相利用的关系。
想到这些,再看看自己如今的处境,易忠海感到一阵困扰。
他原本是看好贾东旭的,可培养了好几年,却出了意外,现在他也不知道该找谁了。
最近他突然想到,干脆自己养个孩子长大,将来养老用。
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秦淮茹肚子里的孩子。
可惜到现在,秦淮茹的态度还不明朗。
关于养老的问题,易忠海愁眉不展。
聋老太看出了他的烦恼,放下手中的鸡腿,对他说:
“我早就说过,把希望寄托在贾家身上是不会有结果的。”
“贾家的情况太复杂了。”
“当然啦。”
“贾家人口众多,家业兴旺,这是事实。”
“但是贾家那位媳妇可不是好对付的,泼辣得很,不好相处,相比之下傻柱那小子就可爱多了!”
一旁的大妈忍不住点头附和,她也觉得易忠海当初指望贾东旭养老的想法不太靠谱。
易忠海也有些沮丧,皱眉说道:
“我也发现了。”
“现在正在努力改善和柱子的关系呢。”
“只是之前没看出来,秦淮茹还挺有心机,把主意打到了柱子身上。”
“上次安排柱子相亲。”
“眼看就要成功了。”
“结果,秦淮茹又出来搅局。”
易忠海感到十分遗憾,如果上次的相亲能成的话,傻柱一定会对他感恩戴德。
那时候再给予一些好处,让他来养老,岂不是顺理成章?
不过,聋老太并不认同这种想法。
“我观察过你给傻柱介绍的那位姑娘。”
“但她性格倔强,一言不合就撂挑子走人,是个有点冲动的人,但比傻柱聪明多了。”
“真要是和傻柱成了一家。”
“你又不是傻柱的亲爹。”
“刚开始或许会感激你,但等你老了,指望刘芳给你养老是不可能的。”
“傻柱虽然有心。”
“但到时候有了孩子和媳妇,哪还会全心全意对你这个老家伙。”
一番话让易忠海哑口无言。
看到易忠海终于愿意听自己的建议,聋老太继续说道:
“其实你不用再给傻柱介绍别的对象了。”
“我觉得。”
“让他和秦淮茹在一起也不错。”
易忠海和那位大妈都惊呆了,没想到聋老太竟然有这样的想法,实在令人费解。
大妈疑惑地说道:
“这怎么可能。”
“先不说傻柱本人怎么想,他根本看不上秦淮茹。”
“还有棒梗他奶奶呢。”
“她现在。”
“可是全靠秦淮茹。”
“要是秦淮茹改嫁,还是院子里的人。”
“她不得闹翻天。”
“其实。”
“我们自己领养个孩子,养大了也能给我们养老。”
“我们又不是没有能力养大一个孩子。”
聋老太笑着回应道:
“我知道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