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牛听罢稍显放松,回想起这位年轻人确实有过光顾记录,应当无恶意。
但他随后注意到那人径直走向店铺深处,随即紧随其后提醒道:“这里并非营业区域,而是我家人的居住空间。”
“你需要的东西,外面随便就能找到……”
这句话让李建设感到莫名的恐惧。
只见那人正站在一面挂在墙上的牛皮帽前,手已经伸向那顶破旧的帽子。
“住手!”
徐大牛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另一边,李建设看似随意地打量着帽子,口中说道:“这帽子设计挺有意思。”
又补充道:“你们这儿还做皮制品呢,让我试试!”
就在李建设伸手去摘帽子时,帽子后隐藏的一把漆黑的武器显露出来。
这时,李建设听到了背后的声音,迅速往旁边闪避,回头一看,一把大锤正朝着他方才站的位置狠狠砸下。
若非他及时躲开,这一锤肯定致命。
“敌特分子!”
李建设厉声喝道。
他握拳冲向徐大牛那边。
徐大牛挥锤砸穿木板墙后扔掉锤子,又掏出了一把寒光四射的武器。
如此情景,李建设还是头一回见,却毫无惧意,反而兴奋不已。
他弯腰从徐大牛手下穿过,贴近他的身旁。
一拳重重击中徐大牛的胸口。
“砰!”
这一击让徐大牛晃了几步。
李建设发现,徐大牛并无任何武术功底,全靠一股蛮力与他对抗。
这一拳虽让徐大牛胸闷,但并未丧失战斗能力。
毕竟现在李建设处于明劲阶段,手上虽有力气,但破坏力还不至于致命。
冬季,徐大牛身着棉衣,加之他本就强壮如牛。
这一击未能将其击倒,反而激起了他的凶性,怒吼一声,再度持械向李建设攻来。
不过两人实力差距明显。
这位李建设前身是个街头混混,平时没少动手。
刚才只是初次交锋,情绪激动了些。
冷静下来后,凭借自身技艺,迅速占了上风。
徐大牛见状,明白自己不是对手,转身欲逃,还顺手推倒旁边的架子,试图以此拖延追击。
可惜徒劳无功。
李建设随手抄起一柄三股叉掷向徐大牛。
“啊!”
三股叉准确钉入徐大牛的大腿,他随即摔倒在地,被李建设制服。
此时,铁匠铺内发生的一切已引起路人关注,众人探头张望。
徐大牛腿上负伤倒地,店内一片混乱。
一个年轻人制住徐大牛后,好奇询问情况。
李建设对旁人解释:
“此人是敌特分子。”
“谁去叫警察?”
敌特,这是那个时代的特殊词汇。
李建设话音刚落,立刻有人外出求助。
不久,便有巡逻的公安赶到。
这里是前门大街,平日有人在此维持治安,因此反应迅速。
两名携带枪械的公安到场,看到状况也紧张起来。
听完李建设叙述,并注意到屋内墙上挂着的 后,他们认为徐记铁匠铺确实可疑。
其中一人立即叫人支援,很快又有几人赶来。
领头之人是一位女性,正是前门派出所的所长。
李建设见到她时,心中颇感意外。
白玲?
仅凭面容判断,这位女子便是电视剧《光荣年代》里的白玲。
不过与剧中相比,现实中她显得更加成熟沉稳。
旁人唤她“白所长”
时,李建设几乎可以断定自己的猜测。
显然,这里存在另一个影视世界的交叉。
但李建设仍有些困惑,依理而论,以白玲的能力与背景,担任派出所所长确实低了点。
然而眼下无暇深究这些疑问。
很快,白玲大致掌握了事件始末。
她走近李建设身旁,略显好奇地打量着这位年轻英俊的青年,随后说道:
“同志。”
“感谢你的协助。”
“不过现在我们需要你详细叙述事情经过。”
街对面的小酒馆里,听到喧哗声后,不少顾客也走到门口朝这边张望。
事情并不复杂。
李建设讲述了他进店准备购物,发现徐大牛异样,并遭到袭击的过程。
加上那把枪作为证据,一切便清晰明了。
白玲蹙眉思索。
刚到京城时,那时城刚解放,城内潜伏的敌特分子众多,她几乎每日都要与他们斗智斗勇。
她对辨识敌特身份颇有心得,而这徐大牛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她也感到疑惑。
近年来城内发现的敌特寥寥无几,徐大牛竟能在此潜伏这么久,说明其任务非同小可。
想到此处,白玲决定亲自审讯一番。
她让人为徐大牛简单处理伤口,随后将其带走,并询问了徐记店铺其他人的下落,安排人员立即实施抓捕。
转过身来,白玲对李建设说道:
“同志。”
“今日多谢你。”
“暂时你可以回去,但如果后续还需帮助,请一定配合。”
“也希望你能继续支持我们。”
“另外。”
“你今日的表现,我们会上报市局,到时候可能会为你颁发奖状。”
“若此人为特殊身份的敌特分子。”
“或许还会另有奖励。”
先前,白玲已查看过李建设的工作证。
李建设点头回应:
“可以。”
“若有需求,可直接去轧钢厂找我。”
既然事情已了,李建设拍了拍衣服离开。
但他看到自己棉袄被划开一道口子,不禁皱眉。
今日之事,敌人明目张胆,自己却措手不及。
而且对方不过是寻常人,自己险些受伤,若非穿着厚实的棉袄,后果不堪设想。
看来自己还不够小心。
虽习得拳法,但行动时太过大意,尤其缺乏实战经验。
以往只是与人争斗,并未涉及生死存亡,今日情形截然不同。
“看来,得多加练习才是!”
京都饭店内,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炊事员急急忙忙来到某个地方,找到孙晓辉,焦急地说:
“孙师傅。”
“黄瓜送来了吗?”
“师父已经催了好几次问了。”
“今晚宴会的事你也清楚,非常重要。
要是你这边找不到的话,也得给个明确答复。”
“我去跟师父解释。”
“总不能一直这样拖延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