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设的讲述听起来略显怪异,但仔细推敲又找不出破绽,李卫民不禁笑了,附和起话来。
他对傻柱本就有意见,正想找机会教训他。
见到李建设饭盒里的内容物,李卫民皱眉沉思。
傻柱屡教不改,这次更是当场被抓了个正着,让他非常恼火。
尤其是这些鱼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傻柱的多嘴无疑是拆台行为。
既然厂里有人送礼是好事,办好事情就是自己的功劳,李卫民自然支持李建设。
想到这里,他对傻柱的目光更加厌恶,厉声喝道:
“何玉柱,你还有什么可辩解的?”
“厂里安排你做厨师长不是让你在同事面前耍威风、公报私仇的!”
“你作为厨师长,看看自己干了什么好事!”
“难道你要说这些馒头做得小是因为不小心?菜量少也是正常?”
“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的位置恐怕也要保不住了。”
“今天我就警告你,若再犯,绝不轻饶!”
说完,李卫民便离开了,这件事本就无关紧要,不必太过追究。
傻柱心中满是委屈,原本想报复他人,却被李建设牵着鼻子走,诸事不顺,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
后面还有很多同事等着打饭,他只能忍痛站起来,一瘸一拐地绕到后厨躲避。
刚才挨了李建设一顿暴打,虽然没有明显外伤,但全身酸痛不已。
此刻狼狈至极,实在没脸再去打饭窗口排队。
而在打饭窗口,李建设依旧若无其事。
看到马华前来代替傻柱打饭,他悠然地晃了晃饭盒说道:
“换个馒头,再添些菜。”
尽管装作不认识马华,但马华内心十分纠结。
刘岚明白他的顾虑。
马华刚进厂不久,目前还是跟着傻柱学习。
傻柱心胸狭隘,刚才与李建设冲突,如今让马华给他办事,回去肯定会被刁难。
刘岚主动上前帮忙,接过饭盒说:
“我来帮你换吧。”
“李建设,刚才那两招可真厉害,咱们厂里没人打得过傻柱,你是第一个。”
“对了,你有对象了吗?”
“没有的话,我给你介绍一个如何?”
……
刘岚这人好奇心旺盛,但也算是热心肠。
李建设接过了她递上的饭盒,咬了一口馒头,挥手道谢后补充了一句:“不过我又找了个对象。”
这一举动让周围的年轻女性心中泛起涟漪,觉得这男人的动作格外帅气。
四合院里的居民听到这句话都很惊讶,因为在这个年代,单身男女听说有人帮忙介绍对象通常都会高兴接受,可谁都不知道李建设已经有对象了。
厂里的情况不同,李建设显得很平静。
然而,当天的四合院却因闫埠贵带来的消息变得热闹非凡。
可以说,正是闫埠贵带回的信息,在院子里引发了不小的 动。
接近傍晚时分,闫埠贵回来了。
他此刻的心情复杂,既兴奋又有些失落。
兴奋的是他的桶里有一条超过两斤重的鱼,而失落则在于桶里只有一条这样的鱼。
实际上,就在当天早上,看到李建设像批发商一样捞鱼的情景,现场所有人都感到不安。
在他离开后,大家的情绪开始高涨。
公园的湖边再无人安静垂钓,而是纷纷甩竿。
但没有李建设那种“作弊”
工具的帮助,结果显而易见,直到闫埠贵离开,也没有人声称钓到了鱼。
幸运的是,李建设给了他一条。
回到院子里,当有人看到闫埠贵带回了一条两斤多的大鱼时,自然都好奇地围上来询问。
闫埠贵是个要面子的人,不愿承认这是自己钓的,于是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李建设确实厉害。”
“前几天打野猪的事。”
“没看见。”
“具体怎么做到的,不清楚。”
“但今天钓鱼,我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
“不到两个小时,他就钓了几十大条鱼,总重上百斤,全部送去了轧钢厂!”
听了这话,院子里的人都不太相信。
……
这事情听起来太神奇了。
闫埠贵解释道:
“我为什么要骗你们。”
“当时河边那么多人,都在看着呢,都说李建设是传说中的‘钓王’。”
“而且,他送厂里的上百斤鱼,傻柱应该知道。”
“如果你们不相信的话。”
“晚上等傻柱回来,问问他就知道了。”
“难道我还编得出这种荒唐话骗你们吗?”
听闫埠贵这么一说,大家虽然半信半疑,但也逐渐接受了这个说法。
上百斤的鱼啊!
要是全都拿回家慢慢吃,那每天都有鱼吃了。
知道这是李建设送的鱼后,大家更加羡慕了。
旁边,贾张氏眼红得不行,上前说道:
“闫老师。”
“昨天你就钓到了一条鱼。”
“这条鱼又没花钱,咱们都是邻居,你不如分给大家。”
“你家也不缺这点吃的。”
“淮茹就要生产了。”
“把这条鱼给我吧,我炖点鱼汤给她补补。”
说完就要伸手去抢。
闫埠贵早就注意到贾张氏这个人,刚才一直提防着,见她动手,赶紧抱紧鱼说道:
“你怎么说话呢。”
“上次傻柱的肉不是都给你了吗?你家也不缺肉啊。”
“再说,这条鱼虽然是建设那孩子给我的,但也是用了我的鱼竿才钓上来的,我也算出了份力。”
“想吃鱼的话。”
“让你家东旭自己去钓吧!”
尽管这么说,
他对其他人能否钓到鱼并不抱太大希望。
毕竟今天除了李建设,下午那么多人尝试,一个成功的都没有。
看到闫埠贵的态度,大家更觉得不可思议了。
贾张氏嘟囔了几句便没再说什么。
她明白,从精明如闫埠贵那里占便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工作结束时,
李华山找来两根草绳,拎起桶里的两条鱼,把空桶归还给仓库。
鱼挂在车把上,另一边则挂着一个袋子。
他骑上车,直奔红星小学,去接妻子下班。
袋子里装了些东西:几斤白面、几斤玉米面、十几个鸡蛋,还有几个新鲜的玉米棒。
此外,
还有一个饭盒。
盒子里是他亲手做的咸菜,用猪油炒制,香味浓郁,开胃又下饭。
李建设深知,
冉秋叶家境贫寒。
既然决定与她共度此生,就不能让她和岳母挨饿受冻。
即便婚事尚未定下,但这日常所需,他已经早早备齐,绝不能让妻子忍饥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