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行!
绝对不可以这样做!
我坚决反对!
我也绝对不会同意的!
......
就在凤九汐的话语尚未说完之际,下方的谋士们便迫不及待地打断了她,仿佛生怕她会说出什么令他们难以接受的话来。
这些谋士们虽然行为有些鲁莽,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礼数,但他们这样的举动却并非首次。
在讨论问题时,一旦情绪激动起来,他们往往就会忘却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毫不顾忌地发表意见。
而此时此刻,情况更是如此,他们每个人都显得异常激动,无一例外地坚决反对凤九汐和独孤殇进京。
姜璇亦的目光紧紧地落在凤九汐身上,脸上流露出明显的不赞同之意。
他忧心忡忡地说道:“主子啊,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今皇上对您和王爷心怀叵测,”
“这个时候回京,岂不是将自己置于极度危险的境地吗?”
“......”
他顿了一顿,接着又道,“更何况,主子您如今身怀六甲,稍有不慎便可能危及腹中胎儿的安全,万万不能冒险啊!”
“.....”
对对对!
\"就是这样,我们不同意!”
“大家都不同意,没有一个人同意!”
“.....”
姜璇亦的话音刚落,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起来,表示他们完全同意姜璇亦的看法。
他们都认为,绝对不能让凤九汐和独孤殇回到京城去冒险,那实在太危险了。
然而,凤九汐却笑眯眯地看着大家,
似乎对他们的担忧毫不在意。
她轻声说道:“大家放心吧,我对这件事情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不会有危险的!”
“放一百个心!”
“......”
接着,她详细解释道:“你们别忘了,我的父兄他们都已经被赦免了。而且,这一次皇上为了让我和王爷回京,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诚意十足啊。”
凤九汐继续说道:“不仅如此,凤家的所有人也都官复原职了。所以,我们这次回京并不是孤身作战,而是有整个凤家作为后盾呢。”
她的语气自信而坚定,让人不禁对她多了几分信任。
“再说了,”
“如果连这点勇气和胆量都没有,我又怎么能当你们的主子呢?”
“值得你们托付,值得你们信任呢?”
“......”
凤九汐的目光扫视着众人,透露出一种威严和果敢。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独孤殇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汐儿说得对!”
“本王支持她!”
“安危方面,不用考虑,本王负责!”
“根据这个,你们在讨论出一个章程来就好!”
“......”
独孤殇虽然他的才识和谋略都不在凤九汐之下,但他却主动选择了退让,将舞台让给了凤九汐。
他静静地看着小狐狸在众人面前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心中充满了欣赏和喜爱。
凤九汐的每一句话,都仿佛是他心中所想。
他对凤九汐那肆意潇洒、果断决绝的一面情有独钟,这种独特的个性使他对她越发着迷。
凤九汐在做事时,若有不足之处或不妥之处,独孤殇总会在事后私下里默默地为她补足。不
仅如此,他还会适时地给予凤九汐一些提醒。
每当凤九汐遇到难以抉择的情况时,她习惯性地会去找独孤殇共同商议。
因此,他们夫妻二人宛如一体,难以分割。
究竟谁是对方的伯乐,谁才是真正的千里马,实难定论。
若要严格来说,他们二人本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然而,姜璇亦听到凤九汐这番话后,心中不禁咯噔一声。
他意识到情况不妙,因为这个想法在凤九汐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恐怕极难根除。
起初,当凤九汐下定决心要去做一些极其大胆的事情时,众人都将希望寄托在了独孤殇身上,期待他能够挺身而出,劝阻凤九汐,以免她因为冲动而酿成大错。
毕竟,独孤殇与凤九汐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众人都认为他有能力也有责任去说服九王妃改变主意。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逐渐意识到,独孤殇根本不会站在他们这一边去规劝凤九汐。
相反,他甚至可能会成为那个推波助澜、助纣为虐的人。
这一发现让众人惊愕不已,他们原本对独孤殇的期望瞬间化为泡影。
如今,众人已经明白,想要让九王爷来掌控局面、劝说凤九汐,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九王爷不仅无法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反而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他不但不会劝阻凤九汐,反而可能会在一旁煽风点火,给凤九汐的行为火上浇油,使得情况愈发不可收拾。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大家也不再对独孤殇抱有任何幻想,因为他们深知,无论怎样努力,结果都不会有丝毫改变。
继续在独孤殇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无异于缘木求鱼,徒劳无功。
更有甚者,九王爷或许还会振振有词地告诉大家,这可是独孤家的江山,他作为皇室宗族的一员,京城自然也是他的老巢。
在自己的地盘上,自家娘子被人欺负了,那只能说明他这个当丈夫的无能。
如此一来,众人对九王爷能劝说凤九汐,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曾经,凤家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全家被流放边疆。这一决定并非出于无奈,而是凤九汐和她的国公爷祖父共同的意愿。
国公爷还健在,国公府还无限风光的时候,国公爷考凤九汐学识的时候,早就演练过这一局势了。
所以,国公爷闭眼的时候,国公夫人,也就是凤九汐的祖母,才会告诉凤家所有人,如今凤家,凤九汐这个大姑娘掌家。
出嫁女掌家,还是投一份。
可凤九汐做到了。
尽管国公爷祖父对凤家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他并没有强行干涉此事,举家流放的事情。
因为他深知,只有让凤家经历这样的磨难,才能真正让他们成长起来。
如今,凤家的儿郎们在经历了抄家流放的种种苦难后,一个个都脱胎换骨,变得成熟稳重。
与京城那些世家子弟相比,他们展现出了更为坚韧不拔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
这些经历过巨大变故却依然能够重新站起来的儿郎们,已然具备了撑起凤家这片天空的能力。
遥想当时,凤九汐以她那看似柔弱的双肩,独自扛起了凤家的整个重担。
而如今,凤家的这些儿郎们已经茁壮成长,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去保护凤九汐,为她遮风挡雨。
时间悄然流逝,算算日子,凤家那些被流放的人应该已经得到赦免,并从辽西郡启程返回京城。
按照正常的行程,他们此刻或许已经抵达了京城的国公府。
就在这个时候,皇上为了能够让九王爷和凤九汐顺利返回京城,展现出了十足的诚意。
不仅如此,凤家的儿郎们也都恢复了原来的官职,这无疑是对他们的一种认可和激励。
凤九渊仍然担任三司之一的大理寺卿,而之前的少卿正是他在被革职流放之前的下属。
当他得知凤九渊回来并官复原职时,心中十分欢喜,因为他又重新成为了大理寺少卿,这种感觉真是让人愉悦。
毕竟,大理寺卿这个职位可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实在是太难做了。
凤九泽本来也应该官复原职,但由于翰林院御史大夫在金銮殿上撞死,导致翰林院群龙无首,于是凤九泽便回到了翰林院。
凤家众人历经千辛万苦,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回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国公府。
一踏入府邸,众人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打扫起来。
然而,实际上这里并不需要过多的清扫。
早在凤九汐和独孤殇决定陪同凤家人一同前往流放地时,他们就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一切。
他们托人一直在悉心照料着国公府,尽管遣散了许多家仆,但仍有一些对凤家忠心耿耿的仆人留了下来。
这些仆人们,即使凤九汐已经归还了他们的卖身契,让他们恢复自由身,他们却依然对国公府不离不弃。
他们时常三三两两地结伴回到国公府,自发地打扫整理。
当得知凤家的主子们即将归来的消息后,这些忠诚的仆人们更是激动万分。
他们轮流前往城门口守候,只为能第一时间看到凤家的马车,然后立刻赶回府中向其他仆人通报这个好消息。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将国公府里里外外彻底清扫了一遍,使得整个府邸几乎与凤家人离开时一模一样。
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尽管国公府的建筑依然屹立不倒,但其内部的人事却早已今非昔比。
许多事情都已悄然改变,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抄家时,那些价值连城的御赐之物都被充入了国库,
如今的国公府虽然一尘不染,但却少了几分端庄华丽的装饰,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不过,由于大多数奴仆依然留在这里,使得国公府多了一丝人间烟火气,少了一些高门大户的庄严肃穆,反而更像一个温馨的家了。
终于,凤家的马车缓缓驶来,城门口负责迎接和打探消息的仆人远远地望见,立刻如离弦之箭般飞奔回国公府去报信。
刹那间,整个国公府的仆人都像被惊扰的蜂群一样躁动起来,大家手忙脚乱、慌慌张张地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以迎接他们的主子归来。
凤家人今日入京的消息,就像一阵风一样,迅速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无论是市井小民还是达官显贵,都对这个消息津津乐道。
许多世家豪门更是对此事高度关注,纷纷派出眼线,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凤家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