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芳听了父亲的话,望着如同黑云压境一般令人生畏的明军大营,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
见儿子没有回答,李成桂转头看着他的神色紧张的样子,并未生气,而是笑了笑。
\"看来你认为我们会输吧?”
听到父亲这样的反应,李成芳一时有些不解,不过还是点头承认。
\"是的,父亲。
朝堂上那些日复一日呆在开京城里的衮衮诸公,他们又何时来到这里与大明相邻的边境?又何时见识过明军的强大无比?”
“以前我就一直认为联合北元一起进犯大明边境很不妥,这种做法无疑是在自寻死路。”
“想当年父亲带着安北都护府的将士与明燕王的队伍交手的经历,如今应该记忆犹新吧?”
听了儿子的话,李成桂脸色一变,显得格外阴沉,慢慢地点了点头,道:
“那一次如何能够忘记,我们失去了五成精锐,而且我还受了两处箭伤,至今还在隐隐作痛。”
“确实是啊,跟随您征战的我们安北都护府战士可以说是高丽最强的军团之一。”
“即便如此,当年那次偷袭行动仍然败在燕王的手下,损兵折将严重。
当时您身上两处负伤,我更是有三处箭伤六处刀伤。”
“可要知道,那时候面对的仅是大明的一个分支军队,并非他们最强的一支,对方主帅也并非大明顶尖将军。”
“就算这样,我们也被打得溃不成军,狼狈而回。”
“而现在的战场上,对方数十万大军中不仅包括当年击败我们的燕王和他手下,更有大明最出色的将领如魏国公、颖国公、宋国公等等,还汇聚了京师附近最为精锐的军队。”
“并非儿子要长他人志气,挫自己锐气,实在是儿子实在看不出我国有何半分取胜的希望,真的,一丝都没有。”
“即使眼下我们凭借这宽广的母江(鸭绿江),将明国数十万大军阻挡在对岸。”
“又能支撑多久呢?就算调动整个安州安北都护府的所有兵力,也才不足五万,其中还有两成是辅助部队和民兵。”
“对面的明军却拥有数十万精锐之师。
一旦他们排成长蛇阵势或分批渡江,我们又能守住多少地方?况且现在的母江已经结冰,并非夏秋时水流奔腾的状态。”
“朝堂之上那些衮衮诸公又是否清楚这些实际情况?”
“明朝已击垮昔日横扫天下无敌的大元,把他们从华夏中原赶回漠北变成北元。”
“而我们呢?也许王上和朝中重臣忘记了或者故意不去回忆。”
“仅仅十一年前,已故先王还是大元的驸马,高丽也是大元征东行省。”
“我们的国家是大元的附属国!”
说到这儿,李成芳情绪激动起来。
\"连大元都能轻易压迫我们高丽,历代先王皆为大元驸马,受尽侮辱,整个高丽都在蒙元铁蹄下颤抖。”
“可大元早已不复存在,被明国皇帝率领手下精锐将士打成了北元。”
“这样强大的明国,这样软弱的高丽,怎么可能抗衡?居然还谈何迎战,更别说覆灭明国、占据中原华夏!”
“真是狗屁!”
李成芳怒骂。
看着情绪激动的儿子,李成桂伸出大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说得很对,他们,全是些饭桶!”
“他们想寻死尽管去,我们父子决计不会陪他们送命。”
听到这,原本激动不已的李成芳愣住,回头看着父亲疑惑道:
“父亲,您是什么意思?”
“呵呵,那王氏从前也只是朱家手下的将领,他能变身为高丽王,我们李家为何不可?”
李成桂望向明军营帐方向轻笑着说道。
瞬间明白了父亲话语深意的李成芳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但随之而来却是叫野心的目光。
\"父亲说得很对,那位置既然可以取而代之,我又何必拘泥于规矩。”
“嗯,你明白就好,为父唯恐你想不通。”
“呵呵,儿子怎会想不通呢,那王氏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值得尊敬效忠的存在,再也没有任何让我们甘愿为其殉命的理由。”
“好,回去就马上着手准备,一旦情况有变,立刻……”
“是,父亲,儿子知道怎么做。”
两人再次看了眼对岸遍野的明军营盘,牵动缰绳调转马头返回营地。
与此同时。
千里外碧波滚滚的大海上。
无数艘大明楼船顺风扬帆破浪疾驶向北方高丽仁州方向。
不过,在抵达仁州之前,朱英提议绕到数百里远的一座小岛上去取得部分补给。
这小岛名字叫耽罗岛。
它曾是大元的牧场,每年供给优良战马给大元皇室,现在即将转变成大明养马场。
洪武十六年,春三月四日。
当太阳沉入茫茫海洋之际,天色渐暗。
在耽罗岛的防御工事上,几名高丽士兵离开了自己的岗位。
\"嘿,听说最近国内送来了一批新的歌伎,今晚要不要去看看?”
“女人有什么稀奇的,又不能怎样,还是等这个月的粮饷发了再说吧。”
“你不懂啊,哪用等粮饷?那些被发配来的女子,我们还用掏钱吗?”
“就算要钱也简单,去向当地的百姓索取就行,他们敢不给吗?”
“说得对,那今晚大家一起去吧。”
“我不去了,家里有老婆孩子,可不想像你们那样。”
“Fuck,谁跟你这样的家伙做朋友!”
“哎哟,这是嫉妒我有家室么?”
“Fuck you too!”
忽然一人被推倒在地。
\"停下!别动手,你干啥摸我的要害?想让我绝后么?我跟你拼了!”
瞬间几人打作一团。
而他们并未注意到,在百里外的大海之上,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正在靠近——明朝的舰队来了!
旗舰上,汤和、朱英、蓝玉、常茂、刘虎等人站在甲板前。
借助千里眼(望远镜),汤和清楚地看到了远处高丽士卒的情形。
嘴角轻蔑一笑,收起千里眼后对着旁边的朱英说:
“看来真如你所言,这耽罗岛已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我们大明舰队已到,他们竟毫无察觉。”
朱英微微点头:“小国偏安一隅,自以为是,这些都在预料之中。”
随即转头对着汤和请示道:“都督,请下命令,让我们大明的旗帜飘扬于高丽之地,让其臣服于我军之下。”
汤和仰天大笑:“好!”
随后挥手下令:“全军将士听令,全速前进,拿下耽罗岛!”
一声声传令响起,船队如同一条巨龙,朝着耽罗岛飞驰而去。
当距离逐渐拉近时,岛上终于有人发现了那片浩瀚无边的舰队,并急忙敲响了警钟。
\"敌袭——!”
伴随着急促的锣声,先前还嬉闹不已的守卒们顿时慌乱起来。
看着犹如洪水猛兽般逼近的舰队,他们的表情变得无比惊恐。
\"完了,这次真的完了!快跑呀,还不赶快从小码头逃走!”
“有道理,别愣着了,赶紧撤吧!”
“可是,那岛怎么办呢?没人防守的话...”
“防守?你脑袋锈住了吧,就凭我们的这点力量能抵挡得住吗?趁现在还能逃,快走啊!”
片刻犹豫后,这些士卒纷纷开始逃散。
\"别跟他这种傻子多言了,直接把他带走,再迟些就真的走不了了。”
“没错没错,赶快把这呆子拖走。”
就这样,本该戍守耽罗岛的高丽士兵便离开了岗位。
类似这样情况的人还真不在少数。
只是,一切已然太迟。
当他们察觉到大明海师舰队的存在时,就已经失去机会。
十里的距离逐步拉近,
五里、三里,直至一里。
舰队正式靠岸!
由于绝大部分高丽士卒都因恐慌而逃跑,因此大明海师得以毫无阻碍地顺利完成登陆。
踏板架设好后,战马从船舱中被牵引而出。
大批大明海师精锐骑士相继上马,在原地整装待命,等待指挥命令。
汤和与朱英、龙五、蓝玉、常茂以及刘虎等人各自策骑高头大马,来到主舰跳板上。
\"大都督,请下令吧。”
刘**在马上俯身拱手请命。
汤和听罢,打量四周,发现每位大明海师将士的眼中都充满果决与激昂。
这些个勇武之人非但不怕战事,反而期待厮杀。
目睹此情景,汤和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但他并未下达作战指令,而是转身望向身边的朱英,说道:
“左都督,这回由你来发号施令吧。”
此话令朱英略感诧异。
但当他迎上汤和信任的眼神时,迅速明白其意。
原来这是对方给自己在这数万大明将士前展现威信的大好时机。
心生感慨之余,朱英并未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