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之所以会有如此转变,并非如他所说的是因为父皇下旨,将妹妹许配给这个面貌丑陋的太监。
而是因为刚才观察到妹妹与这个太监间的微妙互动,触动了他的内心。
妹妹的日子过得实在太苦。
自从双腿瘫痪这样的不幸降临后,妹妹的变化之大,真叫人心疼。
但他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然而刚刚,在妹妹与这太监短暂交谈中,他却发现妹妹对这位太监的态度很是特别。
眼中的甜蜜与幸福,是无法伪装的。
此类事若发生在自家二妹身上,实属大快人心。
正因如此,朱棣才猛然觉悟,由此发生巨大变化。
不错,无论二妹选中之人是否完整,只要能带给她欢愉,不再让她如从前般自我封闭、孤独终老便已足够。
相较之前最糟的结果,如今这般状况,未必非好事一桩。
朱棣所言句句出自真心,令人动容。
宁国公主听后眼眶泛红,不禁潸然泪下。
“四哥……”
她唤了一声,后面的话竟说不出来。
虽然整件事自始至终四哥都理解错了,与事实全然不同。
然而四哥对她的这份情意,却是真挚无比。
也正因为四哥错得离谱,却仍在此种情形下选择支持自己,一心只为妹妹考虑,更显得弥足珍贵。
韩成在一旁聆听朱棣这番话,老实说,除了觉得永乐帝想象力颇为丰富外,也被他对未来儿媳的兄妹深情所打动。
只是听他话语间反复认定自己是太监,难免让人不适。
朱棣与朱有容交谈几句后,将手中之剑重新插入剑鞘。
直起身来,目光转向韩成说道:“你随我出来,我有话对你讲!”
先前朱棣与宁国公主交谈时,那般深情的模样。
而此刻看向韩成,则完全是另一副姿态。
虽不像之前那样欲杀韩成,态度虽有缓和,却依旧难以露出笑容。
宁国公主是他最宠爱的妹妹,却被他人骗走,本就不是什么愉快之事。
加之骗走妹妹的又是这般不完整的太监,朱棣脸色若好那才奇怪呢。
“四哥,有话便在此说罢,韩公子胆小,莫要吓着他。”
韩成还未开口表态,宁国公主的声音便抢先响起,替韩成做了决定。
胆小?
就他??
他还胆小???
之前二妹没来时,这家伙胆子大得很!
面对亲王殿下,他竟敢不跪拜,还敢强硬顶撞。
这样的人,你竟说他胆小??
哼!果然还是个表里不一、擅长伪装的家伙!
他对亲妹妹和对外人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朱棣望着宁国公主轻轻摇头,视线始终锁定在韩成身上。
“怎么?连跟我出去说句话都不敢?”
韩成听后,迈步从宁国公主轮椅后方走出,以实际行动表明立场。
“韩兄……”
宁国公主略显焦虑地唤了一声。
韩成笑着安慰她:“无妨,不必担忧,燕王性情温和。”
宁国公主闻言,一时语塞。
他方才差点拔剑取你性命,你却说他性情温和?
同时内心充满感激,韩兄如此做是为了避免让她为难,才这般说、这般行。
韩兄为人真好!
能遇着韩兄,实乃她莫大福气!
朱棣未言语,收回目光转身向外而去。
韩成随之而出,毫无畏惧。
见识过朱元璋震怒之态后,如今再看朱棣,只觉稀松平常。
当然,另一层缘由在于,得到未来妻子明确态度后,韩成已认定朱棣奈何不了自己。
……
一轮如玉盘般圆满的明月高挂,倾泻下一片银白光芒。
在这夜色中,不知多少离乡游子正借月遥念故土。
来到户外的朱棣伫立月下默然无声,韩成亦保持沉默,二人一同凝视那轮明月。
气氛颇为沉闷。
门口处,宁国公主探头观望。
许久之后,朱棣暗暗叹息,妹妹被他人掌控,眼下他们无疑处于不利境地。
于是主动开口打破僵局。
“我不清楚你用何手段赢得有容青睐,也不论你有何目的,但现下我要告诉你,必须善待有容!
即便你从前所作所为皆为伪装,也须一直装下去!!
终身善待有容!!
只要你能做到这些,我可确保你荣华不尽!
否则我也不会追究其余事。”
“倘若你敢对不起有容,欺辱我的二妹,就算违背父皇的旨意,我也必定亲手杀了你!”
朱棣慢慢转过身来,目光沉稳地注视着韩成,神色从未如此严肃。
韩成听后,正色答道:“这一点大可放心,我对有容是一片真心,她对我亦然。
不然的话,父皇又怎会允许有容嫁给你?
父皇做事何其细致,这一点你比我更明白。”
说完,韩成又补充道:“还有,我真的不是太监,我是一个普通男人。”
韩成竭力证明自己的清白。
“你能明白这些就好!若你敢负了有容,我绝不会放过你!”
朱棣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但对于韩成否认自己是太监的话,他选择置之不理。
显然,他对韩成的话并不完全信任。
“我真的不是太监……”
“嗯,是的,我知道了。”
韩成一脸无奈地看着朱棣,“你这样的态度,很容易惹祸上身的。”
“哦?你是想打我?”朱棣带着几分期待地说。
虽然他勉强接受了韩成这个不完整的妹夫,但心里很不舒服。
只是考虑到妹妹的态度,他不便对韩成动粗。
但如果韩成先动手打他的话,那情况就不同了。
他可以先行反击,至于是否真的还手,就不一定了。
即便真的失手伤了对方,他相信自己的二妹也会理解的。
看着朱棣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奇怪,韩成摇了摇头,“想要打你的,并非是我,而是你父皇。”
“父皇?打我?”
朱棣觉得这话简直荒唐至极。
自从就藩以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父皇交代的事情也都办得妥妥当当。
从未有过差错。
妙云聪明贤惠,家中事务井井有条,从未出过乱子。
在这种情况下,父皇怎么会无缘无故打他?
他和老二、老三相比,明显要出色得多。
相比之下,老二尤其显得笨拙,而老三更是不堪。
若不是他们衬托,自己的优点恐怕没人看得出来。
所以,父皇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打他呢?
这个太监到底在胡言乱语些什么?
“你不信是不是?咱们走着瞧,你父皇肯定会教训你的。”
韩成直视着朱棣说道。
韩成并非有意恶作剧,而是他清楚地知道,那位老朱脾气古怪,在知晓朱标未能继承皇位、而出现了永乐大帝之后,必定会对这位永乐大帝的身份感到好奇。
不用多久,老朱就很可能来找他询问此事。
韩成并不打算对此有所隐瞒。
到那时,要是朱棣没被教训,那才真是怪事。
实际上,如果韩成自身武艺高强,他是完全不介意与朱棣交手,亲手给他点颜色看看。
让这家伙一直在那儿说他是太监!
可惜的是,若真动起手来,他只会被朱棣这样的老江湖给反击回来。
因此,韩成决定换个方式,借老朱的手教训朱棣。
一想到不久后朱棣就会被老朱收拾,韩成顿时充满期待,心情也好了许多。
“好,我等着!倒要看看我父皇怎么教训我!
要是我父皇真教训我了,我就跟你姓!”
朱棣信心十足,怎会相信韩成的话?
他以为自己是谁?
一个靠卑劣手段夺人亲情的太监,他的话就让父皇真的动手?
怎么可能!
朱棣平日里大多待在军营,军营中想要文雅是不可能的。
时间长了,说话间便不知不觉带上几分粗犷。
所以刚才一时失言,随口就说如果父皇教训他,他就跟韩成姓。
其实,这话一出口,朱棣就觉得不太合适。
可话已经说出口了,还能收回去吗?
此刻收回岂不是显得自己气势不足?
他堂堂燕王朱棣,怎能在一个卑劣的太监面前示弱?
绝不能这样!
于是,朱棣没有收回刚才的话。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又补充了一句:“这事有个期限,就定为一年,若一年内父皇教训了我,我就跟你姓!”
说完这句话,朱棣暗自摇头,觉得自己的谨慎有些多余。
这事明显荒谬至极,不过是这太监信口开河罢了。
想借皇上之名震慑自己,不过是逞一时口舌之快。
那是你的亲爹,又不是他的,论对皇上的了解,这太监比自己差得太远!
“用不了多久,顶多这几日,你老爹就要教训你了。”
韩成瞧着在一旁偷偷修补漏洞、显得狡猾的朱棣,忍俊不禁。
他这点小伎俩,根本无济于事。
朱棣冷哼一声。
用不了多久?
这几日皇上就会收拾他?
这话听着,怎么就不信呢?
这太监神神秘秘的,毫无作用,只会吹牛!
“奉劝你还是把跟我姓的提议改掉,否则将来突然多了个后辈,我会很不适应。
而且,照现在的关系看,你成了我的四舅哥,这辈分就乱了,不好叫了。”
韩成望着朱棣,语气诚恳地建议。
他是真心不愿乱了辈分。
然而,他这好意却被朱棣听得太阳穴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