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主子,二夫人那边……您看......”
永和额上沁出薄汗,慌乱的搓着双手。人虽站在临风居堂屋门内,脖子却时不时朝后仰伸得老长。
眼睛忍不住暼向外面廊下,二太太房里的大丫鬟秋桐,此刻正站在原地明里暗里催了几次了。
永和只好将身体再次撤回,出声提醒自家大人。
自打上次中秋家宴徐南岱操办妥当,得了老太太的赏识。
大夫人、二夫人原本是觉得自家闺女还小,现下也意识到是该培养些操持家事的能力了。
今日这赏秋宴,就是有意让沈文君代为操持,大夫人从旁指点的。邀请的范围,也仅限于亲戚往来和平日走动频繁的几户官宦人家。
大夫人周氏,更是邀请了娘家侄女周鹭允。
有意撮合她和沈杙,在二夫人王氏那里也是过了明路的。
却不想催了几次,沈杙仍旧慢慢悠悠不肯动身。
本该是今日男主角的沈杙,此时正靠坐在堂屋一把交椅上,手里握着一本书慢慢悠悠地翻看,时不时端起旁边团花方桌上的茶盏,悠哉悠哉的啜饮一口。
永和几次三番的通报,他始终像没听到一般,连头都不抬一下。
“不必着急,去了也是白去。”
永和无奈的再次挪动了上身,又用余光瞥了一眼廊下幽怨的身影。
秋高气爽,几家女眷现已登高坐在国公府二层假山连廊一侧的雅室内赏菊品茗。
因位置偏高,老太太腿脚不便,就拒了这场宴席。
小辈们到了国公府内,自是先去老太太那里请了安,淡说了一会儿话,才在这里切入正题。
“今年这寒露茶品起来,比往年的更要爽口些。”说话这人正是周鹭允的母亲赵氏,也是周氏娘家弟媳。
“这茶着实不错,正是前儿萧悠送来孝敬的新茶。这孩子哪哪都好,就是出身低了些。”
听大夫人这样一讲,赵氏忍不住将视线转移到旁边一桌的徐南岱身上。
瞧见她面庞素净白皙,头上只闲插一枚珠钗,文静娴雅地坐在那里一边吃茶,一边听旁的姐妹谈笑。
显然在今天这种场合里,放弃了女子间的一较高下。
一点也想象不出来,能像她女儿说的那样,在鸿儒书院如何如何张扬跋扈。
周鹭允同沈曦月同在鸿儒书院明训堂读书,接待北戎使团时,她也在场。加上书院里时不时有人散布徐南岱的谣言,自是不大好听。
此时,徐南岱那一桌倒还热闹。“大姐姐,听姑母说,你最迟明年就要定亲了。”
周家嫡女正是宫里那位淑妃娘娘,可惜一直未有身孕,使得她尤为看中娘家这些亲眷,自是颇为照顾,更是有意撮合沈文君和二皇子。
今日沈文君端坐在席上,身着罗裳。已经初露当家主母的威仪,国泰民安说的怕就是她的这张脸。
徐南岱也看出来,周家这位表妹周鹭允今日来另有目的。
自然也八卦的上下打量,同为女人一眼便能看出来,今天的确有她周鹭允“猎杀”的目标,只是这目标是谁呢?
接着又透过轩窗,望向对面雅室的男席。
男人这种生物,果然成熟的晚些。这些愣头青,像是没有感知到女宾这边的望眼欲穿,只管自己聚在一起说笑打闹。
徐南岱又回头瞥向周鹭允,她状似不经意,实则视线里皆透露着寻觅,看来对面这些男人里,唯独漏了她的目标。
徐南岱像是突然猜到了什么,低头一笑。
这一笑落在对面沈楀的眼眸中,只觉得她像镶在了画中的美人图。
正当徐南岱沉浸在观察这些另有目的的交谈时,远处一位仆从气喘吁吁地跑上来,一路穿过二层的游廊来到她们这屋,没等气喘匀,便站在那里急声喧道:“两位夫人,老爷叫您们带着女眷,速速到正院接旨。”
大夫人听了心里一惊,忙与二夫人王氏对视一眼。
“老爷可说是为了何事?”
“不曾,就说让您们都去。”
于是两位夫人只好放下手中茶盏,携众人匆匆往正院里赶。
赶到时,发现国公府一众男丁皆已在此等候,面容肃穆。
再往里走,发现与他们面对面站着的是一位三十来岁正当年的太监。
徐南岱穿越以来头回见到太监,低头的同时忍不住拿眼睛瞟他。
暗道与影视剧中截然不同,此人虽说身高不显,却意料之外的有些气度与威严。
夫人们则与自家男人们,用眼神打了个招呼。便携了众女眷,规规矩矩的站在了后面,低下头等待宣旨。
擦身而过时,徐南岱注意到沈杙出现在男人堆里,与周遭揣测的神情不同,他像是预先知道了什么。
紧接着一个想法从徐南岱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她想起了沈长淮的话,再次去看沈杙的表情,徐南岱嘴角扬起了不易察觉的微笑。
“哪位是林萧悠。”
那太监的声音却传了过来。
“启禀公公,我就是林萧悠。”
徐南岱抬头与那太监对视一眼,见他不说话,只上下打量自己。
徐南岱便款步走到队伍最前面,屈膝下跪,众人见状也纷纷效仿。
彼时,那太监才重新低头神情庄重,缓缓展开自己手中的金黄的卷轴,声如洪钟的声音传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民女林萧悠,慧质兰心,才情出众。利于北戎邦交之事,展现非凡之才。彼女精通天文,又擅农耕之术,裕国安民,功不可没。京天府已将其嘉行,上表于朝,朕闻之甚喜。
兹有北戎与我大国,共襄盛举,三日后夜宴于皇城,以彰邦交之谊。鉴于林萧悠之才德兼备,实乃国家之瑰宝,理当共襄此盛,以显巾帼不让须眉之风范。特诏林萧悠赴宴,望其共襄盛举,以光我朝之威仪。
钦此。
“民女接旨。”
徐南岱双手朝上,举过头顶,那太监缓缓将圣旨放到徐南岱手中。
徐南岱起身,知晓这个时候要打赏太监。可尴尬的是,刚刚还身处赏菊宴徐南岱,连同她的婢女四喜和姜黎身上均没有任何钱财。
这个时候,林管事端着一个托盘上前,徐南岱看到托盘上面放着一个沉甸甸的荷包,瞬间明白这是沈长淮事先准备的。
于是徐南岱趁着众人起身之际,将银子赏递了对面的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