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书训练完后,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去了后面的药园。
药园里,王麻子正在给他孙子喂酱油拌饭。
王楠吃一口,就坚持让他爷爷也吃一口:“爷爷不吃,楠楠也不吃。”
王麻子被感动得稀里糊涂:“楠楠真是孝顺,知道心疼爷爷。”
当初养这个孙子啊,真是捡到宝了。
锅炉里的火燃烧着,温暖整个大棚,也温暖他们爷孙,外面漫天的风雪,好像都跟他们没关系了。
“王叔,吃着呢?”赵玉书进来,把一块五花肉递给王麻子:“这是我上山时顺手打的,没家猪好吃,您别嫌弃。”
“现在的年月,能吃到猪肉,老头儿我还嫌弃?那是要折寿的。”王麻子没推辞,他不吃肉,他的孙子还要吃呢。
“盼……书书啊~你是来拿狼皮的吧?”王麻子记不住赵玉书的新名字,只记得是什么“书”,干脆喊了叠名。
王麻子拿下晾在玻璃墙壁上的狼皮,可惜道:“这几张皮不完整,不然会更漂亮一些。”
赵玉书留下一张皮子给王麻子:“王叔,我新名儿叫赵玉书。这个你留着,给自己做一套护膝,我先走了啊~”
“好,外面快黑了,路上小心些。”王麻子笑呵呵的收下了狼皮,然后在自己小孙孙身上比划了一下。
“刚好,给你做个小马甲。你穿着这个,出门玩儿就暖和了。”王麻子笑呵呵的拿起针线,给孙子缝衣服。
王楠今年八岁了,他也两年没领到低保了。
现在年景不好,他和孙子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孙子已经好久没穿新衣服了。
小孩儿身体又长得快,他的那些旧衣服,改来改去也不太合身。
王楠心疼的摸了摸王麻子的膝盖撒娇:“爷爷,楠楠不要新衣服,爷爷做护膝,爷爷做护膝嘛~”
“这样,爷爷晚上腿就不疼了。”
王麻子笑着“唉~”了几声:“楠楠懂事,不闹爷爷做衣服,去那边儿把爷爷教你的字儿再写一遍。”
楠楠乖乖去写字,王麻子看着他写出来的字儿,规整好看,顿时眉开眼笑。
这孩子聪明,什么东西都一学就会。
等把字儿认全了,给边医生送过去,不知道她还要不要徒弟?
实在不行,还可以给李先生送过去。
楠楠没遇上好时候啊~这孩子要是长在盛世,那得成为什么样的栋梁之材啊?
王麻子一边做衣服,一边给楠楠规划未来,想着自己有什么家底儿可以拿出来给楠楠铺路?
当年他的爸爸妈妈都跟过白医生,倒是知道一些这个村子里,连村长都不太清楚的事……
赵玉书拿着狼皮,连夜回了。
她腰间挂着桃木剑,手里拿着手电筒,在大雪中踽踽独行。
从边医生家到赵玉书自己的家,一共有十几分钟的路程。因为下雪,这一段路走得有些艰难。
赵玉书呼出一口白气,心里念起《太上感应经》。原本一脚踩下去,到腰那一截的雪,赵玉书只留下一行不算太深的脚印。
路上的鬼魅因为她腰间的桃木剑,也没多少来骚扰的。
等到了村子里众人聚居的地方,赵玉书家漆黑一片了。
“妈妈~”赵玉书在门口喊了一声,赵玉书她妈的房间就亮起微弱的光。
赵玉书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家里大门“吱呀~”一声打开。
“玉书,你怎么回来了?”赵玉书妈妈提着煤油灯来开门。
看到门外站着的女儿,赶紧拉进屋里来,扫落她一身的白雪。
“妈,我给你送些皮子来。”赵玉书把从王麻子那里消耗的狼皮拿给妈妈,笑着解释了一句。
赵玉书妈妈看着这些狼皮。“呀”了一声:“多好的皮料啊?你从哪儿来的?”
现在野兽吃人,也没人管那些动物保护法了。
民兵团里的小伙儿们拿着弓箭,也能射些兔子、狐狸什么的,得些皮料过冬。
但她们这种人家,那些皮料是别想了。民兵团的那些小伙儿家里,把皮料看得严,轻易不流出来。
“我自己打的。”赵玉书看她妈妈拿着狼皮比划,她自己也高兴,她凑到妈妈耳边小声道:“边姐姐说现在世道乱,要教我更大的本事。”
“这些,就是我学了本事,自己打的。”
“你自己打的?!”赵玉书妈妈赶紧查看赵玉书全身:“有没有受伤啊?!”
“你这孩子,怎么能去打狼呢?你要气死我吗?!”赵玉书妈妈拧着赵玉书耳朵骂道:“你翅膀硬了,要上天?!”
赵玉书早知道她妈是这个反应,赶紧抢救自己的耳朵:“呀呀呀呀……松开,松开……”
“边姐姐跟我一起的!”
“我跟赵庄明他们一样,拿着那个弓箭,在远处“嗖嗖”的射,没危险的。”
赵玉书妈妈这才放心下来:“那也够吓人的。”
“哎呀,妈,你又不是没看到现在的情况?再吓人也得练啊~”赵玉书撒娇。
“我那里还冻着一扇猪肉,明天给你送过来。”赵玉书嘱咐了几句,又拜托她妈:“妈,你能不能问问大发叔,也给我弄一把弓箭呗?”
“我现在都借隔壁李哥家的弓用,用多了也不好意思。”这句话,自然是骗她妈的,免得她妈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
隔壁那几个男的,也练着呢,哪有空把弓箭给她用?
天天用斧头,她用着不趁手。
赵玉书她妈点头:“好好好,妈给你想办法。”
家里还有两百斤稻谷,应该能换来一把弓。
赵玉书她妈把女儿送出门,心里盘算着家底儿。如今她当家做主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了女儿的学习。
这时候,赵耀祖从楼上偷偷的溜下来,看到那几张狼皮,双眼放光。
“妈,我要这张皮,做一件衣服。还要这张,给小美也做一件。”
“你要个屁!”赵玉书她妈气疯了,操起门背后的扫把就开始打儿子:“不是让你在大棚里烧锅炉吗?你怎么跑回来了?!”
赵耀祖抖着一身肥肉到处乱躲:“小美她爸说他帮我看着,我才回来的。”
“大棚里又闷,湿气又重,我才不在里面过夜呢!”
“什么?你敢放外人进咱们的大棚?!”赵玉书她妈声音都尖了:“那里面种着咱们家来年的粮食,你不知道吗?!”
赵玉书她妈顿时也顾不上打儿子,赶忙要往自己大棚里跑。
赵玉书她妈打儿子的动静太大,大家的房子围在一起,很快别家就听到动静了。
看到赵玉书她妈急匆匆的往外走,问:“耀祖妈,你干什么去?这么大的雪,你不要命了?”
赵玉书她妈声音尖道:“赵耀祖那个败家子儿,把外面的流民放进我家大棚里了!”
大家一听这消息,也都开始穿衣服。村里几个汉子点了火把出来:“耀祖妈,我们跟你一起去看看。”
那些流民不是好对付的,你要是人少,他们就打人抢东西。你要是人多,他们就哭丧装可怜。
对于村里人来说,这些流民跟蝗虫也没什么两样。
一行人冲到赵玉书家的玻璃大棚里,看到好几个人烧着煤炭,煮了麦子,正狼吞虎咽的吃着。
“啊!”赵玉书她妈惊叫一声:“我的麦子!我的麦子啊!”
这些人把赵玉书家种下去的麦子刨出来吃掉了,赵玉书她妈跪倒在被刨了的土地前,放声大哭:“你们吃了我的麦种,让我一家子明年吃什么?!”
这几个人大约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一时之间慌乱不已。
随即,几个人跪下纷纷磕头:“对不起……对不起……我们实在是饿得没办法了!”
“真的太饿了,再不吃东西,我们就要饿死了……”
“你们要饿死了,就断了我们一家子的活路?”赵玉书妈妈冲过去,“啪啪”扇这些人耳巴子。
然后揪着那几人的头发又抓又打,简直像是疯婆子一样。
这些人也不反抗,默默的承受着。
但吃下去的东西,再没办法吐出来了。
他们又能怎么办?只能把人打一顿,再扔出去。
等村民们出完气,要把人扔出去的时候,他们又苦苦哀求:“求求你们,别扔我们出去。”
“这种天气把我们扔出去,是要我们的命啊!”一个女人爬过来,抱住赵玉书她妈的脚:“姐姐,你也是有儿有女的人,求求你可怜可怜我们吧~”
“你儿子喜欢我们小美,我们小美可以给你们家当媳妇儿,我们不要彩礼,求你给我们家一口吃的就行。”那女人扯着赵玉书她妈的裤子,苦苦哀求。
赵玉书她妈一脚把人踢开:“少来!我自己的儿子我知道,你要不想变成下一个林教授,就带着你的一家子爬远些!”
赵耀祖那个肉球,比孙大福家的那个软蛋都不是东西。
赵玉书她妈不准备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儿而当牛做马,她活着一天,养赵耀祖一天。
她死了,赵耀祖就自求多福吧。
那女人被踢出去一米远,不死心的又爬回来:“我们不会像林教授那样的……只要能活命,我们什么都干!”
就差明说,他们愿意全家卖身给赵玉书她妈了。
“滚滚滚!滚呐!”赵玉书她妈连拖带拽的把人拖出自己的大棚。
村里那几个男人也帮着她,把人拖到村里起的围墙外去。
外村和本村之间,是起了一道围墙隔开的,平时还有民兵团的巡逻,就怕外村的人偷偷跑进来了。
那几个人不用说,肯定是赵耀祖那个肥球放进来的。
帮赵玉书她妈赶人的本村男人告诫她:“耀祖妈,你家耀祖得好好管管了。竟然敢私自放外村的人进来,这以后才得了?”
赵玉书她妈檫着眼泪点头:“我知道了,实在不行,我叫玉书回来打断他的腿。大不了以后我伺候他。”
其他人见赵玉书她妈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再埋怨。
“我家还有一些红薯,你拿去当种子吧。”
“我家也还有些绿豆,拿去吧……”
赵玉书她妈连连道谢,那些人叹气:“都是乡里乡亲的,客套话就甭说了,谁没有要别人伸把手的时候?”
何况,耀祖妈死了男人,又一个人拉两个孩子,耀祖那孩子还不争气。
赵家的男人,心里还挺感谢耀祖妈在赵二狗死了后没跑的,平时要男人干力气活儿的时候,他们有空也会帮一把。
至于那被赶出去的一家子,在围墙外撕心裂肺的哭嚎着,村民也不敢细听,匆匆的走了。
唉~不是他们心狠。只是把这些人放进来,和把老鼠放进米缸里有什么区别?
过不了两天,他们也得被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