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2月7日,正值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陈学文手提所有箱子,匆匆赶到宁城,距离报名时间尚有几天,他依照肖家祥所给地址,寻至一处院子前,刚要抬手敲门,院门“吱呀”一声从里打开,一位身着棉褂子的中年男子迈了出来。
“你是?”中年男子目光带着几分审视,开口问道。
陈学文未作言语,直接递上肖家祥写的信,男子接过,只瞧了瞧信封,便面露笑容,说道:“你就是那位小医生?”
“嗯!”陈学文嘴角上扬,笑着应道。
“快进来!”男子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接过陈学文的手提箱,两人并肩朝院内走去,途中,中年男子自我介绍:“我叫宋彪,比你虚长几岁,你叫我彪哥就行,这是我大哥宋仁的家,我们都是老太爷的弟子。前几天,肖师弟就发了电报过来。大哥身为宁城一个警察分局的局长,因警局事务缠身,外出了,特意吩咐我过来等你,我怕错过,隔一会儿就出来开门看看,没想到,还真巧,一开门就碰上你了!”
进入房间,宋彪热情至极,先是吩咐下人给陈学文备好房间,而后又亲自为他倒茶,通过交谈,陈学文得知,宋彪在宁城青帮也算个小头目。
刚放下茶杯,陈学文便察觉到宋彪一直盯着自己,不禁笑道:“彪哥!我身上莫不是有啥不妥?”
“没啥!肖师弟说你是文化人,师父他老人家对你格外关心,我就是好奇,离学校开学还有几天,你就安心在这儿住下,明天我安排人带你在宁城四处转转!”宋彪满脸笑意地说道。
当晚,陈学文与宋仁、宋彪一同用餐,饭后闲聊,他才知晓老太爷让自己住宋仁家的缘由,原来,宋仁竟是特务处队员,直属代处长领导,宋仁不仅为陈学文安排了专属房间,确保他携带的随身物品安全无虞,还提前打点好了各方关系,助力他日后职位晋升,宋仁还特意将张老太爷发来的电报拿给陈学文看,陈学文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样一个小人物,竟能让老太爷亲自出面打招呼,心中满是激动与感激。
在宁城游玩了几天后,陈学文只带着那把特制的、类似古代剥皮刀的指刀前往学校报到。
凭借推荐信以及军统的暗中安排,陈学文入学之路顺利无比,成功成为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二期的插班生,这第十二期学生早在1935年9月28日便已入校,同年11月11日并入要塞炮校,分设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4个科。
别的学生都有六个月考验期,可陈学文却直接升入本校,开启军事学术门的修习,入学测试时,陈学文不过是对照三民主义课程讲解,摘抄了一段当作自己的理解,便轻松过关,陈学文暗自思忖,这些事钉子肯定办不到,想必是老太爷在背后运作,可他哪里知道,自己能如此顺利成为插班生,主要得益于特务处代处长的精心安排。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强化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为全面抗战做准备,效仿墨索里尼的“黑衫党”,在黄埔军人贺衷寒、戴笠、郑介民、康泽等“十三太保”的策划下,成立了以军人为主体的复兴社(又称蓝衣社),1932年,复兴社内又设核心组织力行社,下设专门负责谍报活动的特务处,1936年的特务处虽发展迅猛,但在一些早期黄埔军校毕业生眼中,仍难登大雅之堂,好在代局长多次请示,终获允许对军队人员进行监控,不然,即便是代处长,也难以如此轻易地安排插班生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