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打仗,最磨人,也最考验人意志力的,不是冲锋陷阵那一瞬间的生死,而是……守阵地。”
李卫国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那双浑浊的老眼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炮火连天、尸横遍野的南疆战场。他并没有接着讲述之前在高平或边境线上的离奇遭遇,而是将思绪拉回到了另一段,或许不那么“传奇”,但却同样刻骨铭心、更能体现战争本质的经历。
“那是在……大概是战争打响后的第二周吧,”他缓缓说道,声音低沉而沙哑,“我们部队当时的任务,是攻占并坚守老街 (Lao cai) 外围的一个无名高地。那高地在地图上只有一个编号——142。不高,也就两百多米,但位置极其重要,像一颗钉子,死死地楔在通往老街市区的公路上,不拔掉它,我们的大部队就没法往前推进。”
老街,越南西北部的重要边境城镇,也是当时我军西线进攻的主要目标之一。142号高地,虽然是虚构的编号,但类似的无名高地争夺战,在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数不胜数,每一座高地的背后,都浸透着双方士兵的鲜血。
“为了拿下这个142高地,我们团打了整整一天一夜!”李卫国继续回忆着,“主攻的是我们营,一营。越南猴子也知道这地方重要,防守得极其顽强。他们在高地上挖了三道堑壕,修了十几个明碉暗堡,轻重机枪、高射机枪、迫击炮……各种家伙什都配齐了!火力猛得很!”
“我们营发起了三次冲锋!弟兄们像下山的猛虎一样,嗷嗷叫着往上冲!炮弹就在身边爆炸,子弹像雨点一样泼过来!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就踩着前面弟兄的尸体继续冲!那场面……啧啧……”他摇了摇头,似乎不忍再回忆那血腥的画面。
“打到最后,我们营伤亡过半!连营长都亲自端着冲锋枪带队冲锋,结果……也牺牲在了半山腰上……”李卫国的眼眶有些湿润,“最终,是靠着一股子血气和……数不清的牺牲,我们才在黄昏时分,硬生生地把那面红旗插上了142高地的主峰!”
“但是,拿下阵地,只是战斗的开始。更残酷的考验,还在后面。”
李卫国清楚地记得,当他们这些浑身浴血、疲惫不堪的幸存者(他当时所在的连队,还能站着的不到一半人)刚刚占领主峰阵地,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还没来得及掩埋牺牲战友的遗体时,敌人的炮火就如同狂风暴雨般覆盖了下来!
“越南猴子是不甘心失败!他们肯定是要反扑的!”当时的连长(一个同样身经百战、脸上带着一道长长刀疤的老兵,可以叫张猛,以区别之前的人物)红着眼睛,嘶吼着指挥,“快!所有人!就地寻找掩体!加固工事!准备打防御!”
142高地的主峰面积不大,而且经过一天的激战,早已被炮火炸得面目全非。所谓的工事,不过是一些被炸塌了一半的堑壕、几个摇摇欲坠的暗堡、以及无数大小不一的弹坑。
我们就依托着这些残破的工事和弹坑,开始了艰难的阵地防御战。
敌人的炮火异常猛烈。各种口径的炮弹,从山下、从侧翼、甚至从更远的地方呼啸而来,如同冰雹般砸在阵地上。爆炸声震耳欲聋,整个山头都在剧烈地颤抖!泥土、石块、弹片、甚至……战友的残肢断臂,如同下雨般四处飞溅!
我们只能死死地趴在弹坑或者堑壕里,双手抱头,将身体蜷缩成一团,听着头顶上那如同死神镰刀般呼啸而过的弹片声,默默地祈祷着不要被直接命中。
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次次地冲击着每个人的神经。身边不断有弟兄被炮弹炸中,或者被飞溅的弹片击中,发出的惨叫声和呻吟声,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显得那么微弱,却又那么刺痛人心。
李卫国当时躲在一个相对较深的弹坑里,身边还有两个新兵蛋子,吓得浑身发抖,脸色惨白,连枪都快握不住了。
“别怕!抱紧脑袋!炮弹没长眼睛!炸到哪儿算哪儿!”李卫国自己心里也怕得要死,但作为班里的老兵(虽然兵龄也不长,但在新兵面前就是老兵了),他必须强作镇定,给他们打气,“记住!炮弹过来的时候,尽量趴低!弹片都是往上飞的!”
这是他从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炮火准备持续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终于渐渐停了下来。
但我们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真正的考验,来了!
“敌人上来了!!准备战斗!!!”负责观察的哨兵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吼声!
果然!
山下的黑暗中,无数影影绰绰的身影,如同潮水般,开始朝着我们所在的峰顶阵地涌了上来!他们嗷嗷叫着,端着枪,借着夜色和地形的掩护,发动了疯狂的反扑!
“打!!给老子狠狠地打!!”连长张猛第一个跳出掩体,端起冲锋枪就朝着下方猛烈扫射!
我们这些幸存的战士,也立刻从弹坑和堑壕里爬出来,依托着简陋的工事,将手中所有的武器——步枪、冲锋枪、轻机枪(如果还有的话)、手榴弹——朝着涌上来的敌人倾泻而去!
夜色中,枪口喷吐的火焰如同无数条毒蛇的信子,将整个山头映照得忽明忽暗!
子弹如同雨点般交织在一起!
爆炸声此起彼伏!
喊杀声!惨叫声!响彻夜空!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面的、硬碰硬的血肉较量!没有奇袭!没有迂回!只有最直接、最残酷的火力对抗和意志力比拼!
敌人如同疯了一般,一波接一波地往上冲!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就踩着尸体继续上!他们似乎笃定我们刚刚经历过一场恶战,立足未稳,弹药不足,想趁着夜色一鼓作气把阵地夺回去!
而我们,虽然人少,虽然疲惫,虽然伤痕累累,但我们身后,就是我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阵地!就是通往胜利的道路!我们一步也不能退!
“顶住!给老子顶住!!”雷老虎(这里可以设定雷老虎是这个连队的,或者将之前的雷老虎设定移植过来,保持人物连贯性,但要交代清楚他为何会在这里,比如是作为预备队补充上来的)怒吼着,他操纵着一挺缴获的越军机枪,打得枪管发红,将成片的敌人扫倒在地!
我趴在一处被炸塌的工事后面,用56半步枪进行着精准的点射。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意味着一个敌人倒下。我的动作变得越来越机械,越来越麻木,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开火!阻止他们!开火!阻止他们!
战斗异常惨烈!
我们的人数在不断减少!弹药也在飞速消耗!
好几次,敌人都冲到了我们阵地前沿!甚至和我们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
我亲眼看到,身边一个年轻的新兵,被一个冲上来的越军士兵用刺刀捅穿了胸膛!但他临死前,却死死地抱住了那个敌人,拉响了身上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轰!”的一声巨响!血肉横飞!
我的眼睛瞬间就红了!
“妈的!跟他们拼了!!”我怒吼一声,扔掉了打空子弹的步枪,拔出了腰间的匕首,朝着另一个试图爬上工事的敌人猛扑过去!
……
那一夜,142号高地,彻底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
我们不知道打退了敌人多少次冲锋,不知道牺牲了多少弟兄,也不知道自己流了多少血,受了多少伤……
只知道,当天边再次泛起鱼肚白,当黎明的曙光最终驱散黑暗时——
我们,还站在这片被鲜血浸透的阵地上!
而山坡下,则躺满了密密麻麻的、敌人的尸体!
我们……守住了!
我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的生命,硬生生地守住了这座“死亡高地”!
当增援的部队最终赶到,看到我们这群如同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浑身浴血、疲惫不堪的残兵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那一刻,没有欢呼,没有庆祝。
只有劫后余生的虚脱,和对牺牲战友无尽的哀思。
那是我军旅生涯中,经历过的最漫长、也最惨烈的一夜。
那一夜,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寸土不让”,什么叫做“血战到底”。
也明白了,战争的胜利,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是由无数普通士兵,用他们的生命、鲜血和钢铁般的意志,一寸一寸,堆砌起来的。
李卫国讲到这里,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些鸦雀无声的中学生们。
礼堂里异常安静,只有他略显粗重的呼吸声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出。
他看到,那些年轻的脸庞上,不再是最初的好奇和不耐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凝重、震惊,甚至是一丝……敬畏?
或许,他们从他那平实甚至有些笨拙的讲述中,真正触摸到了战争那冰冷而残酷的棱角。或许,他们开始理解,那些历史书上冰冷的文字和数字背后,是多少鲜活生命的付出和牺牲。
李卫国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已经凉透了的浓茶,试图平复一下翻涌的情绪。
“我知道,”他重新开口,声音恢复了一些平静,但依然带着一种难以磨灭的沧桑,“跟你们这些和平年代的孩子们讲这些可能有些……沉重了。但是,我还是想让你们知道,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它是用无数像我这样的普通士兵,用我们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一点一点换来的。”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台下,语气变得语重心长:“记住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宣扬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和平。为了不让那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说完,他朝着台下,缓缓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虽然他的身体因为年老和伤痛已经不再挺拔,但那个军礼,却依然充满了力量和一种老兵独有的尊严。
台下,再次响起了掌声。这一次,掌声不再是礼貌性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带着敬意,带着感动,也带着……一丝沉甸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