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依旧是雨淅淅的,从家里出来后就没有一丁点的好路。
时之颜踩在厚厚的泥泞里,在下坡的时候手腕上忽然传来了一丝重量。
“小心些。”顾燚道。
“我走的很稳的。”时之颜回答。
而后,她见亲妈早就已经蹭蹭蹭地走到前面老远了。
她背着亲妈忍不住小声对顾燚询问:
“你说你怎么就这么执着招妹的新名字?你瞧吵得我妈不高兴你了。”
“物极必反!”顾燚再次说出自己在意的点。
而后,他想着刚刚跟时朱梅说这个词儿对方没听懂,猜测时之颜可能也听不懂,就直接用通俗的语言解释:
“招妹是我见过最聪慧的孩子。但太过于聪慧精灵的孩子我担心他将来自己压不住这份聪慧走向错的路。
所以就想给他取两个好品德的词给他压一压,希望他以后的人生能更顺一些。”
时之颜了然点头。
而后她忽然停下了脚步:“压一压?这算不算封建迷信?你还信这个?”
顾燚被问的一下子没法回答了。
他的名字是爷爷取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就爷爷觉得他五行缺火,就取名为燚。
长大后在他叛逆的那几年还嫌弃这个名字,非要想改名成‘胜利’、‘建国’、“和平”这种正气、威风且带有美好期愿的。
反正当时他被揍了一顿没改成功,如今自己当了父亲,也开始讲究名字那些有的没的了。
想到小时候和如今的思想变化,顾燚都觉得自己当老父亲当的太无奈了。
……
村长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太太,时之颜三人去拜访她并说明要开条子的事情,她二话不说就拿出鹅毛做的笔,然后沾了沾墨水写了证明。
办了事后,她甚至觉得无论是白糖还是罐头都太过于昂贵,不应该收这礼物的。
最后双方一番客气之后,村长也是不好意思地收下了,粗糙又干瘪的手珍惜地拿着那包白花花的白糖,好似那是什么稀世珍宝一般。
为了感激时家送的这么贵重的礼物,她还特意喊了自家大女儿带着顾燚去镇上办手续。
“村长,不用这么麻烦了,去镇上的路我也是熟悉的。”顾燚连忙拒绝。
“你熟悉路不熟悉办事的人啊,我家老大以后是要接我的班成为那所村新村长的,镇上的政府单位的人都认识她,办事更方便。”
顾燚听这理由倒是也没再拒绝了。
的确。
这去哪儿办事有熟人带会更轻松。
“那就麻烦婶子了。”
“小事。”村长女儿洒脱地道,“那咱现在就出发吧,时老四家的。”
“好的。”
顾燚已经习惯村落里对已婚男性这样的称呼了,自然就答应了一声。
而后他对时之颜道:“之颜,那我先去办手续,你在家好好陪陪妈。”
“好,路上小心点。”时之颜嘱咐道。
等顾燚跟村长女儿出门后,时朱梅都不顾顾燚还没走远,就拽着时之颜开始蛐蛐:
“礼谦,礼谦,怎么叫都不顺口,一点都没有咱们村长专门翻书给取的名字!而且他还耍无赖,简直太过分了!”
时之颜一副摆烂的样子道:“妈,都说了我是入赘的,人家给我解决麻烦还给钱养活我跟招妹,自然不能用村里的条件要求的。”
“你妈我就是知道这个事情,咱们家还受了他的恩,就算我是长辈腰杆子还是直不起来,所以不就退了一步。
这要是你俩姐姐家的男人,我早就收拾他们了!”
时朱梅是真舍不得‘章华’这个名字,拉着村长又叨叨地蛐蛐了顾燚刚刚是怎么耍赖的。
村长这老太太倒是特别睿智的,回答道:
“能给孩子买吃的,还要多少有多少,孩子叫什么都是很有福气的。”
时朱梅深深叹了口气:“村长您说的对。”
而后她转头严肃地对时之颜道:“下一个必须得叫章华了。”
“知道了,妈。”
时之颜答应了一声,礼貌跟村长告别后,直接带着亲妈往山上走。
……
“咱这是上山去干啥?”
时朱梅见女儿非要在这种雨后湿滑的情况非要把她往山里带,很是疑惑询问。
时之颜没有细说,只是非得拽着她继续走:“你跟我去了就知道。”
两人往茂密的山上走了好一段时间,终于走到了地方:
一个很偏的山洞。
因为周围野草茂密,山洞入口都被草给遮盖住了。
而这个山洞在时之颜的原本的Npc记忆里,身为流氓的她也是好赌的,在欠了赌债后被债主追到了村里,她有一段时间就是躲藏在山洞里,从而对着山洞很熟悉的。
“妈,这里有个山洞,特别隐蔽,就在那边野草盖住的中间。那个位置。”时之颜指着山洞入口跟亲妈辨认。
“是吗?你咋知道?”
“这就是当初我躲赌债藏的位置。”
时朱梅更不懂她的意思了。
“我在里面给你藏了东西。妈你先在这里看着,我进去看看,回头再喊你过来。”
时之颜说着就从地上找棍子,以防草丛里有蛇,需要对野草里敲敲打打观察草丛里的情况,然后再往山洞入口进去。
等进去后,因为野草覆盖的太多,又是阴天,山洞里的光线很弱,依稀确定了里面没有什么蛇鼠之类的,她就地把空间里早已准备的东西搬运出来。
各种粗粮一袋一袋的有个好几十袋,这是最最最关键的主食。
山洞并不是很深,这些粗粮是直接把山洞填了一大半。
剩下的位置,则是搬运出一袋袋的糖、盐、精米、面粉还有菜籽油等等。
当然这些在这个时代属于贵重的东西,给的也是她估摸着正常吃半年的量,甚至都担心给多了。
不是她舍不得给这辈子的家人全囤精米面粉和白糖粮油好东西。
关键是家里人多嘴杂,尤其是家里小孩多!
那所村穷的没有一家吃得饱,足够的粗粮让家里人吃饱都够扎眼了,更别说精粮这些了。
再者家人肯定也舍不得吃精米。
舍不得吃放着就发霉。
要么就是拿出去交换粗粮。
长期交换久了,绝对还会还容易引起怀疑。
这样,还不如给足能吃饱的粗粮,给精米打牙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