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清岁向东城兵马司报了案,把那群孩子交给衙差,便继续遛狗。
这事是谁做的,她心知肚明,翌日便让五花设法将武安侯夫人私下养了西域毒蛛之事传到吴大夫人耳中。
吴大夫人立刻进宫找吴贵妃。
“娘娘,臣妇收到一个消息,说是武安侯夫人养了毒蜘蛛,黑中带红那种,从西域商人手里买来的,养了好几年了。”
六公主去世后,吴贵妃终日郁郁,形容憔悴,便是内务府要搜景仁宫,她也没什么反应。
听完吴大夫人的话,她那木偶般空洞的眼睛陡然迸射出两道淬毒般的恨意。
“你说什么?武安侯夫人养了毒蜘蛛?”
吴大夫人点头。
“臣妇今儿听一个管事媳妇说的,那管事媳妇去绸缎铺替我拿缎子时,听武安侯府一个胖丫鬟说的。”
“原来玥儿是她杀死的。”
贵妃满脸恨意。
“难怪平公公他们说打扫寮房时不曾看到蜘蛛。那蜘蛛定是她猜到玥儿嫌寮房简陋,会回府取物件,事先让人塞到绣囊里的。”
“真是好算计!”
武耀鸣死有余辜,巫氏凭什么对玥儿下手!
“大嫂,你替我办件事……”
吴大夫人应了她的请求,出宫后便找人将武安侯夫人身边伺候的曾妈妈的孙子绑了,威胁曾妈妈依言照做。
是夜,武安侯夫人熟睡之时,曾妈妈蹑手蹑脚走进房里,把养着毒蛛的盒子打开盖子,放到床头,而后悄然退出房间。
武安侯夫人梦见了自己儿子。
“娘,我和六公主已经在地下团聚了,娘什么时候把冯氏那毒妇送下来给我们当奴仆?”
鸣儿脸色青白,大睁着眼睛问她。
她急忙道:“娘已经动手了,只是冯氏那丫鬟太机灵了,让她躲过一劫,你再等会,娘会把她送下去的。”
昨日醒来,看过枕边莫名多出来的纸条后,她才知晓儿子曾帮六公主绑架冯氏。
冯氏不但制服了他们武家的府丁,还将计就计,害了北拓二王子。
那北拓二王子原本答应三皇子拿冯氏换六公主的。
若冯氏乖乖从了北拓二王子,六公主压根不用和亲。
六公主不用和亲,就不会嫁鸣儿。
她不嫁鸣儿,鸣儿就不会被她杀死。
追根究底,鸣儿的死和冯氏也脱不了关系。
因而她找了人在冯氏遛狗必经之路的树上放了毒蛛,又找了一帮孩子射击树枝。
毒蛛骤然跌落,定会咬冯氏。
冯氏必将命赴黄泉。
谁知……
鸣儿的身形渐渐淡去。
“鸣儿!”
她伸手去抓,却抓了个空。
陡然惊醒过来。
对着帐顶看了一会后,她攥紧拳头:“鸣儿你放心,最多三天,娘定让你收冯氏为奴。”
针尖般的锐痛猛然扎入手心。
她悚然一惊。
忙摊开手心,举到眼前。
一只巴掌大的被攥碎的毒蛛赫然黏在她手心里。
“啊!——”
她失声惊呼,手忙脚乱地把手中毒蛛扔出去。
腰身和腿脚却同时袭来锐痛。
滚下床榻一看,满床皆是毒蛛。
瞥见床头用来装毒蛛的空盒后,她勃然大怒。
“来人……”
她突然发不出声音。
这才想起,临睡前曾妈妈端了一碗汤给她喝。
那汤难喝得很,曾妈妈说是祛火去邪的,她这两日牙痛得厉害,急需败火,便拧着眉头喝下去了。
原来竟是哑药?
她房中素来不留丫鬟伺候,只有曾妈妈在外间守着,曾妈妈背叛她了的话……
她忍着痛楚奔向房门,果不其然,房门已经从外面反锁。
再去推窗,窗户也从外面顶上了。
就在她欲砸碎瓷器惊动下人时,腹部一阵痉挛,她摔倒在地,肌肉控制不住般抽搐。
随后便彻底陷入黑暗。
武安侯翌日一早被小妾摇醒。
他尚未睡够,眼睛睁不开,烦躁地推开小妾:“别扰我,让我再睡会。”
向来温顺的小妾这次却没听他的。
“侯爷,夫人过身啦。”
“她过就过,管她作甚……”
他突然顿住。
“你说什么?”
“夫人去世了。”
武安侯大惊,立刻从床上爬起。
匆匆穿衣戴帽,赶到正院寝室,见巫氏果然已经身亡,他呼吸一滞。
“怎么回事!”
他质问曾妈妈。
“夫人昨儿还好好的,怎么就没了?”
曾妈妈含着泪道:“夫人是被毒蛛咬死的。”
毒蛛?
武安侯心里一咯噔。
六公主也是被毒蛛毒咬死的,京城什么时候毒蛛满地爬了?
下一瞬,眼角余光便看到墙角高几上的兰草趴着一只黝黑发亮的大蜘蛛。
他猛然退后。
“快!打死那只蜘蛛!”
曾妈妈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小声道:“侯爷,那是夫人养的……”
“什……么?”武安侯艰难转过脖子,“夫人养的?”
曾妈妈点头。
“夫人养了好几年了,平日不让我们跟您说,昨晚她把毒蛛拿到寝室里,也不知怎的,让那些毒蛛逃了出来……”
武安侯蓦地想起嫡子被六公主打死时,巫氏眼里迸射的仇恨。
“难道……”
他心中大骇。
毒死六公主的蜘蛛,该不会是巫氏投放的吧?
谋害皇室公主,可是要抄家灭族的啊!
他当即勒令曾妈妈:“夫人养蛛一事,决不可外泄半句,夫人乃失子悲痛过度,心梗殒命的,明白了吗?”
曾妈妈点头。
武安侯命人灭了寝室里的蜘蛛,给巫氏殓了尸,办了葬礼。
等丧事办完,便将曾妈妈等伺候巫氏的丫鬟婆子全部毒哑发卖到远方,把巫氏养蛛一事彻底掩盖下来。
冯清岁让五花给吴大夫人传消息时,便知武安侯夫人命不久矣。
但贵妃下手的速度还是比她想的快。
后宫妃嫔,果然没有简单之人。
不过这些都不是她关心的。
临近端午,她收到了许多粽子——宗家、庆国公府、乔真真、戚玉真……都给她送了粽子。
多得吃不完。
她将这些粽子转赠给了慈幼院的孩子。
而后制了一批驱恶辟邪的香包作为回礼,送给各府。
戚氏和纪长卿自然也有份。
纪长卿没系皇帝赐下的香囊,而是系了冯清岁做的。
端午去太和苑参加皇室举办的龙舟赛时,被上官牧眼尖看见,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