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李家、吴家的当家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这金宝真是个精明的家伙,这么快就看明白了。
他们可不能落后了。
“皇太女,我们赵家也愿意出资。”赵家当家人连忙表态。
“我们李家也一样。”
“还有我们吴家。”
四位当家人纷纷表态,生怕慢了一步,被皇太女给忘了。
宝妞很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我就知道,各位都是大善人。”
既然如此,那我就继续说说我的具体想法。”
她清清嗓子说,“我打算在建昌州,每个村子都建一所学堂,让孩子们都能在家门口读书。”
“什么?”四位当家人齐齐惊呼,他们刚才还以为,只是在县城建几所学堂而已。
没想到皇太女的野心这么大。
“皇太女,建昌州有一百五十个村子,都要建学堂吗?”吴家当家人看着她小心翼翼问。
宝妞很确定的点点头,“当然。不过,也不用每个村子都建。”
“有些村子互相离得近,可以共用一所学堂。我粗略算了一下,大概要建八十多所学堂。”
四位当家人倒吸一口凉气,八十多所学堂。
这得花多少钱啊?
“皇太女,这…这恐怕…”李家当家人有点后悔了,支支吾吾地说。
宝妞摆了摆手,“各位不必担心。我之前说了各位只需要负责学子们的笔墨纸砚就行了。”
他们四人想想也还行。就没再出声了。
宝妞又和他们商量了一些细节,比如学堂的选址、先生的聘请等等。
四位当家人都积极配合,生怕哪里做得不好,惹得皇太女不高兴。
等到四位当家人离开后,县令才敢开口说话,“皇太女,您真是大手笔啊。”
“八十多所学堂,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宝妞笑笑,“以后还会更多的,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只有百姓富裕了,国家才能真正强大。”
“而且,我希望,大洲国,能有更多的人才出现,为我们大洲国贡献力量。”
县令听了,对宝妞更加敬佩了。
他知道,这位皇太女,不仅有远见,还有一颗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心。
“县令,建学堂这个事耽搁不得,你回去看看日子,就在近日安排动工开始盖第一所学堂。”
“就从官路村开始建起吧,学堂的名字就叫希望学堂。”
八十多所希望学堂,就用数字排,希望学堂一,希望学堂二,希望学堂三。以此类推。”
“找先生这个事就拜托你了,你去找找当地的读书人,聘请他们过来教书。”
“如果这里的读书人不多,咱们就从别的地方聘请过来,俸禄要给到位。”
“当然,学子们不能只读书,运动也是很必要的,还要再额外聘请一名武学师傅过来教学生。”
“大家身上都有点防身功夫,强身健体也是好的。”
“记得每年学堂的支出你都要负责做记录上报。”
县令认真听宝妞的要求,一脸保证,“皇太女,您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尽力,把学堂的事情办好!”
“好,我相信你。”宝妞点了点头。聊了一会县令就提出告辞了。
如今学堂的事解决了,剩下的事就等县令去办。
宝妞之所以给县令这个机会,也是想看看他到底有没有把心放在老百姓身上。
如果做的还不错,后面可以考虑让父皇把他的官升一升。
县令的办事效率出乎意料地高。
仅仅过了七天,他就兴冲冲地跑来帐篷向宝妞汇报:“皇太女,官路村的学堂已经建好了。”
“桌椅板凳都已安置妥当,先生也已聘请到位。”
宝妞惊喜站起身,“这么快?县令真是辛苦了。你真是咱们建昌州的好父母官呐。”
县令被夸的耳朵开始红了,连忙摆手,“不敢当,不敢当。能为皇太女效劳,为老百姓们做事,是微臣的荣幸。”
他详细为宝妞介绍说:“学堂教书先生是前几年中过秀才的何先生。”
“他学识渊博,只是后来几次科举都未能如愿,年纪也大了,便放弃再考了。”
“这次听说咱们要聘请先生,他主动前来应聘。”
“微臣与他交流了一番,感觉他的学识和人品都不错,便决定聘请他担任官路村的教书先生。”
“听你这么说是不错,你给他的待遇怎么样?”宝妞问。
“何先生的月俸是二两银子,吃住都在学堂里。”
“草民还安排了一个奴才在学堂里打杂,负责两位先生的日常起居。”县令耐心回答。
宝妞听了满意地点点头。
“至于武学师傅,”县令继续说道,“微臣琢磨来琢磨去,决定聘请隔壁州的走镖师傅武三。”
“武三师傅早年走镖时受了伤。”
“如今上有老下有小,家境又贫寒。草民是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他的。”
“他武艺高强,为人憨厚正直,相信他能教好学子们。”
“武师傅的待遇呢?”宝妞听武师傅家境不好,很关心问。
“武师傅的月俸也是二两银子,吃住也在学堂里。”县令恭敬回答道。
“微臣已经选好了吉日,后天就是学堂正式开学的日子。”
“想请示皇太女,是否要写一份公告,通知大家前来报名?”县令继续问。
“这么好的事当然要写公告。”宝妞继续说,“让大家都知道,如今建昌州人人都有免费读书的机会了。”
县令立刻应下,表示马上回去就写公告。
后天一大早,宝妞吃过早饭,便和县令、四位当家人一同前往官路村的学堂。
希望学堂一坐落在官路村的村口,背靠青山,面向田野,环境清幽。
学堂的院墙是用砖头筑砌而成。
门口是两扇厚重的木门,门上挂着一块崭新的牌匾,上面写着希望学堂一。
仔细一看县令还专门刻章在上面,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门口还有一块很大的功德碑,上面开始记录着四个家族每年的资助情况。
还没进门,就看到一群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背着缝制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往学堂跑去。
县令率先进门,开始向宝妞他们介绍学堂的布局:“皇太女,这学堂一共有五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