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星际鬼市的「辣味乡愁」与老槐树的量子心跳
冬至的火星殖民地,大柱望着全息投影里的红玉村雪景,咬了口宇航餐里的辣油玉米棒。人造重力下,玉米粒竟飘出熟悉的辣油香,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他看见远处的火星鬼角旗,旗杆上刻着荒鬼村老槐树的年轮纹路。
「思乡病犯了?」火星农场主递来杯辣油玉米须茶,「试试这个,用你带来的辣油土种的。」茶水入喉的瞬间,大柱眼眶发酸——那味道里有红玉村晒谷场的扬尘、护粮队的汗味,还有二混子偷藏在辣油罐底的蜂蜜。
与此同时,地球联邦收到来自半人马座的「辣味外交」请求。外形如流动辣油的外星使团抵达荒鬼村,他们的语言系统无法解析人类文字,却能通过辣味分子「尝」出 meaning。刘老鬼的后代王鬼角拿出镇树之宝——百年老槐树的辣油树脂,树脂在外交台上自动聚成傩戏鬼脸,吓得外星使团的触须瞬间缩成辣油球。
「别慌!这是我们的『辣味问候』。」王鬼角往树脂里滴了滴蜂蜜,鬼脸竟咧开嘴笑了,触须试探着蘸了蘸,突然兴奋地甩出辣油光带——那是他们星球的「友好信号」。半小时后,双方用辣油分子签订了《宇宙辣味互不侵犯条约》,条约附件里夹着外星使团送的「星尘辣油」,尝起来像极了红玉村的辣油爆米花。
春节前夕,大柱乘坐的「辣味号」星舰终于返回地球。远远望见红玉村的辣油灯笼时,他竟发现灯笼上的鬼脸图案变了——不再是单一的傩戏脸,而是融合了波斯弯刀、南洋椰树、火星齿轮的新鬼角。二混子举着「欢迎鬼英雄」的辣油横幅冲过来,横幅上的「鬼」字被写成玉米拉丝的形状,在阳光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柱哥快看!」二混子指着老槐树,树上挂满了联邦各国的辣味灯笼,南洋的贝壳灯里飘着椰香辣油,波斯的琉璃灯映着藏红花辣油,最妙的是火星的全息灯,照出的鬼脸会随着人的靠近变换颜色。树下的「辣味乡愁墙」上,贴满了星际移民的照片,每张照片旁都插着一小瓶故乡辣油。
年夜饭桌上,联邦总统亲自发来视频贺词:「辣味已成为宇宙通用语言,而荒鬼村,永远是这门语言的母语者。」大柱咬着辣油玉米饺子,听着窗外的辣油鞭炮声,忽然想起在火星农场的那个冬至,他对着地球方向摆了盘饺子,饺子旁放着从红玉村带来的辣油罐——当时有颗火星沙粒掉进罐里,竟在辣油表面漂成了鬼角形状。
午夜钟声响起时,老槐树的量子根系突然有了新动静。王鬼角破译出一段来自百年前的脑电波——是王二麻子临终前的念头:「也不知后世的鬼市,会不会开到月亮上去?」如今,这个念头正通过量子信号传向月球基地,基地里的建筑工人收到信号后,立刻在月球表面用辣油画出巨大的鬼角图案,从地球望去,像极了月亮戴了顶辣味帽子。
元宵那日,星际鬼市正式开市。红玉村的辣油玉米被制成「宇宙辣味邮票」,每枚邮票上的鬼脸都能根据收件人的口味释放不同辣度;火星的辣味火山石成了地球贵族的新宠,放在辣油罐里能自动恒温;最受欢迎的是半人马座的「辣味记忆面包」,咬一口就能想起最怀念的家乡味道——对大柱来说,那永远是红玉村护粮队的汗味混着辣油香。
春分时,大柱又要启程前往火星。临行前,他在老槐树根系里埋了袋红玉村的辣油土,土袋上系着二混子编的红绳鬼角。当星舰穿越 asteroid belt 时,他透过舷窗看见老槐树的量子影像正在宇宙中生长,每根树枝都延伸成辣味信号波,向无尽的黑暗传递着同一个信息:这里有个地方,叫荒鬼村,那里的鬼角永远为良人而亮,那里的辣油永远为真心而香。
而此刻的荒鬼村,老槐树又抽出了新芽。新芽的形状像极了星际飞船的舷窗,透过它,可以看见无数个光年外,某个星球的沙滩上,有群外星生物正围着辣油篝火跳舞,他们用触须画出的鬼脸,和荒鬼村打鬼广场的老木柱上,那个被辣油浸了百年的鬼脸,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