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公司的事儿又把我从温暖的家里拽回了商海的风浪中。
忙完手头那些要紧的事儿,我心里清楚,公司要想在这竞争激烈的商海里站稳脚跟,就得谋求更大的发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要是能跟行业龙头企业搞成商业联盟,那咱可就厉害了。”我心里琢磨着。
于是,我用系统的信息检索功能,仔仔细细地了解龙头企业的业务范围、市场策略、企业文化这些方面。系统转得飞快,一堆数据和资料摆在我眼前。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把他们弄明白,谈判的时候才能占上风。”我一边翻资料,一边小声嘀咕。
接着,我用系统的人脉拓展技能,托了一层又一层的关系,总算和龙头企业负责这次合作的高层搭上了线。
聊了一番后,对方答应跟我正式谈合作。
谈判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我穿着一身利落的职业装,步子迈得稳稳地走进了谈判会议室。
会议室又宽敞又亮堂,中间摆着个大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桌面铺着光滑的黑色桌布,四周是一排舒服的真皮座椅。
龙头企业的代表们早就在那儿坐着了,一个个板着脸,眼神里满是自信和傲气。
我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走到自己座位前坐下。
“梁总,久仰大名啊。”对方的首席代表先开了口,语气里有点试探的意思。
“您过奖了,贵公司在行业里那可是响当当的,我一直特别佩服。”我客客气气地回了一句。
客套完,谈判正式开始。
“我们觉得,这次合作,我们出品牌和渠道,贵公司出技术和产品,利润我们拿七成。”对方代表直接把方案提了出来。
我眉头皱了皱,心里骂道:“这也太贪心了。”
“贵方提的这个比例,不太合理啊。我们公司在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上花了好多精力和资金,理应多拿点回报。我觉得利润四六分比较合适。”我挺坚定地说。
对方代表脸色变了变,口气强硬起来:“梁总,我们是行业龙头,品牌和渠道的价值不用多说,这七成的比例已经很给贵公司面子了。”
我一点没怕,盯着他说:“贵公司优势是明显,但我们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也是独一无二的,能给合作项目带来很大的价值。再说了,合作就得互利共赢,又不是一家独大。”
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来,会议室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空气里好像都冒着火药味儿。
“这么僵着也不是事儿,我得换个法子。”我心里想着。
我深吸一口气,语气缓和了些:“各位,咱先冷静冷静,一起分析分析市场形势。现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需求也在变,咱们只有强强联合,才能应对这些挑战。”
说着,我用系统的市场分析能力,在大屏幕上放出一堆市场数据和趋势图。
“从这些数据能看出来,以后市场对高品质、高科技产品的需求会大增。咱们两家优势互补,要是好好合作,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肯定能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赚更多的钱。”我滔滔不绝地说着。
对方代表听了我的分析,表情稍微松了松,但还是坚持他们的利润分配方案。
“梁总,你分析得有道理,但利润分配的事儿我们不能随便让步。”对方代表说。
我有点无奈,但没放弃。
“我懂贵方的想法,我们也有难处。这样吧,我们可以在别的地方让让步,像加快产品研发周期,多投入点售后服务资源,表表我们的诚意。但利润分配,希望贵方再考虑考虑。”我诚恳地说。
可对方根本不为所动。
谈判陷入了僵局,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难道就没办法了吗?”我心里着急得很,但脸上还是装得挺镇定。
突然,我脑子灵光一闪,想出个办法。
“各位,我有个提议。咱们可以弄个动态的利润分配机制,根据合作项目不同阶段的表现调整比例。项目前期,贵公司品牌和渠道优势大,贵方拿六成;项目推进后,我们公司技术和产品优势出来了,利润就五五开。这样既能照顾双方利益,又能让大家一起把项目做好。”我满怀希望地看着对方代表。
对方代表们听了,开始小声讨论起来。
过了一会儿,对方首席代表说:“梁总,你的提议有点道理,但我们还得再研究研究。”
我心里一喜,知道有戏了。
“当然可以,希望贵方好好考虑。咱们目标是一样的,都想让合作项目成功。”我笑着说。
第一次谈判就这么结束了,结果不太好。我知道,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回到公司,我马上开了个内部会议,跟团队成员一起商量对策。
“大家都说说想法,接下来咱咋办?”我看着大家问。
“梁总,我觉得咱们可以再好好挖挖公司的技术优势,让对方看看咱们技术有多创新、多超前,让他们知道咱们的价值。”一个技术骨干说。
“没错,我们还能找些类似合作项目的成功案例,用事实说话,证明咱们提的利润分配方案是合理的。”市场部经理补充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大家说得都在理,就按这些思路准备。另外,我再用系统的资源,好好了解下对方公司的决策层,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我坚定地说。
接下来几天,我和团队成员没日没夜地干。技术部门加班加点完善技术方案,突出技术亮点;市场部门到处找资料,整理成功案例;我呢,就用系统的洞察能力,分析对方决策层的喜好和关注点。
终于,我们为第二次谈判做好了一切准备。
再次走进谈判会议室,我感觉自己更有底气了。
“各位,这几天我们做了些准备,有了些新想法跟大家分享。”我自信满满地说。
然后,我让技术骨干展示了最新的技术方案,详细说了说技术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市场部经理放了一堆类似合作项目的成功案例视频,还用数据对比说明了合理的利润分配对项目成功有多重要。
对方代表听得挺认真,脸上露出思考的神情。
“梁总,你们准备得很充分,这些资料让我们对贵公司有了新认识。但利润分配的事儿,我们还是得慎重考虑。”对方首席代表说。
我点点头:“我理解,这毕竟关系到双方的核心利益。但我想说,我们提的动态利润分配机制是公平、公正、共赢的。项目成了,双方都受益;项目黄了,双方都担损失。这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我停了停,接着说:“古人说得好,‘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咱们得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看这次合作,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分配。”
对方代表们都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对方首席代表慢慢开口:“梁总,你说得挺有说服力,我们愿意再深入讨论下动态利润分配机制的细节。”
我心里乐开了花,但脸上还是装得挺淡定。
“太好了,我相信只要咱们坦诚交流,肯定能找到双方都满意的办法。”我笑着说。
接下来,双方围绕动态利润分配机制的细节争得面红耳赤。我用系统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算了个遍、分析了个透。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谈判,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总算达成了初步共识。
“虽说合作协议还没定下来,但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我心里暗暗高兴。
可就在我以为谈判快结束的时候,对方代表突然抛出个新问题。
“梁总,我们觉得合作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得有更明确的规定。我们希望大部分知识产权归我们。”对方代表说。
这个问题就像颗炸弹,刚缓和的气氛又紧张起来。
“贵方这个要求,我们很难接受。知识产权是我们公司的核心资产,技术研发我们投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大部分知识产权归贵方,对我们不公平。”我坚决地说。
双方又围绕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这可咋整啊?好不容易有点进展,可别在这事儿上功亏一篑。”我急得不行。
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想对策。
“或许我能从合作的长远利益入手,说服他们。”我有了主意。
“各位,我理解贵方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但咱们得明白,这次合作是为了一起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实现互利共赢。要是在知识产权归属上太计较,可能会影响双方合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项目推进。”我语重心长地说。
“我们可以考虑个折中方案,知识产权归双方共有,使用和授权方面定详细规则,保证双方权益。这样既能体现合作诚意,又能为项目长远发展打基础。”我真诚地说。
对方代表们听了,开始思考起来。
“梁总,你的提议有点可行性,但我们得回去跟公司高层商量商量。”对方首席代表说。
我点点头:“行,希望贵方能尽快给个答复。咱们都盼着这次合作能早点成,一起创造美好未来。”
第二次谈判又悬了起来,但我知道,只要坚持,肯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走出谈判会议室,天已经黑透了。城市的灯光照亮了街道,我望着远处闪烁的霓虹灯,心里暗暗发誓:“不管多难,我都要促成这个商业联盟,给公司和家人创造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