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对方达成合作协议后,我心里那叫一个美,跟吃了蜜似的。
我站在公司的落地窗前,阳光暖暖地洒在身上,整个人都飘飘然了,感觉自己就是商场上的大英雄。
“这次合作,绝对是公司往前迈的一大步!”我忍不住握紧了拳头,信心爆棚。
从那以后,我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没日没夜地忙。
办公室里,文件堆得像小山似的,我一头扎进去就出不来。
“得赶紧把这项目搞起来,趁热打铁!”我小声嘀咕着,眼神里满是坚定。
可这高强度的工作,我渐渐有点扛不住了。
有一回开会,我突然感觉脑袋晕乎乎的,眼前直冒金星。
“梁总,你脸色咋这么差,没事吧?”秘书一脸担忧地看着我。
我咬咬牙,硬撑着说:“没事,可能没睡好。”
可这症状越来越严重,身体就像个警报器,不停地响。
走路的时候,腿软得像棉花;上楼梯,没走几步就喘得不行。
“我这身体咋变成这样了?”我心里开始犯嘀咕,有点担心了。
终于,有一次我直接晕倒了,被送到了医院。
躺在病床上,周围全是那刺鼻的消毒水味儿,熏得我难受。
“咋就成这样了呢,事业刚有点起色……”我心里又急又烦。
这时候,医生板着脸走进了病房。
“梁总,你长期累过头了,身体严重透支。”医生毫不客气地说。
“那严重不?”我着急地追问。
“挺严重的,必须住院好好治治,调养调养。”医生叮嘱道。
听了这话,我感觉脑袋“嗡”的一下,好像被雷劈了一样。
“项目咋办?公司咋办?”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秘书很快赶到了,安慰我说:“梁总,你就安心养病,公司有我们呢。”
“可我哪能放心啊!”我皱着眉头,满脸焦虑。
“你就别瞎操心了,孟子都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你也不能不要命地干啊。”秘书苦口婆心地劝我。
我听了,心里琢磨开了,想起以前为了事业,我没日没夜地干,饭都顾不上吃,到处奔波。
“难道我真的做错了?”我小声嘟囔着。
这时候,妻子王晓曦也来了,眼睛里全是心疼。
“梁总,你别再这么拼命了,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她紧紧握着我的手。
“我也想停下来啊,可公司离了我不行啊。”我无奈地叹了口气。
“你忘了还有系统呢,能帮你在这儿远程管公司。”妻子提醒我。
我一下子反应过来:“对呀,我咋把这事儿给忘了。”
冷静下来,我开始仔细想想自己的人生。
“事业是重要,可要是没了健康,啥都白搭。”我感慨道。
在医院的日子,真是难熬啊,一天到晚就是输液、检查,无聊透顶。
“以前忙得像陀螺,都没好好歇过。”我自我解嘲。
朋友们陆陆续续来看我。
“梁总,你可得快点好起来,我们还盼着你带着公司再创新高呢!”朋友鼓励我。
“谢谢你们,我肯定行。”我感激地说。
闲下来的时候,我就看看书,让自己的心静一静。
看着古人那些智慧的话,我一下子明白了好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不定生活可以过得慢一点。”我心里有点向往。
有一天,公司同事来给我汇报情况。
“梁总,项目按着计划走,一切都挺顺的。”同事笑着说。
“那就好,辛苦你们了。”我放心地点点头。
“你就安心养病,我们肯定把工作做好。”同事接着安慰我。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心态也慢慢变了。
不再成天想着事业的事儿,开始享受当下的生活。
“活着,就得好好感受生活的滋味。”我算是想明白了。
妻子(王晓曦)经常陪我出去散散步,晒晒太阳。
“你看,这阳光多暖和,生活多美好啊。”妻子笑着说。
“是啊,以前都没注意到这些。”我感叹道。
我也开始注意吃东西,尽量吃得营养均衡。
“人是铁饭是钢,吃饱喝好身体棒。”我开着玩笑。
慢慢地,身体好了起来,气色也越来越不错。
“感觉越来越有精神啦。”我兴奋地说。
我还和医生聊了聊养生的事儿。
“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心态要好。”医生给我建议。
“我记住了,谢谢你。”我虚心接受。
在医院里,我和病友们也成了朋友。
大家一起分享各自的故事,互相鼓励。
“在这儿,我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温暖。”我感动地说。
公司那边的消息也不断传来,发展得还挺好。
“看来没了我,公司也能转得挺顺。”我心里一下子就放开了。
我开始琢磨出院以后的生活。
“得把事业和生活平衡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我暗暗下了决心。
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神秘电话。
电话那头的声音闷闷的:“梁总,有点事儿想跟你聊聊。”
“你是谁啊?啥事?”我一下子警觉起来。
“见面再说,地点我发给你。”对方说完就挂了电话。
“这到底是谁啊?能有啥事儿呢?”我心里满是疑惑。
放下电话,我又开始想了。
“难道公司又出啥危机了?”我猜想着。
不过很快我就镇定下来了。
“管他呢,来啥我就应对啥,我不怕。”我坚定地想。
这时候,窗外阳光正好,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
我望着远方,心里充满了希望。
“不管遇到啥,我都能稳稳当当应对。”我默默地给自己鼓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