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炀心中一动,迅速从储物袋中取出雷霄杉木心。那木心长约数丈,瞬间便化作一根三尺长的木棍,其上紫色雷光流转。张炀紧握木棍,灵力运转间,木心便闪烁出一道紫色光罩,将他包裹其中。
见此,张炀心头稍微安定了些。深吸一口气,张炀迈步走向通往高台顶部的台阶。一路上,他步伐轻盈,并未遇到任何阻碍。约莫半个时辰后,张炀终于接近高台顶部。
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前方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几具干枯的尸骨静静地躺在那里。张炀凝视片刻,便心知肚明——这正是当年随房冬明一同进入秘境的修士们。
看到那些尸骨让张炀的心情不免紧绷,他不自觉地紧了紧手中雷霄杉木心,眼中闪过一丝警惕。随后慢慢地,张炀迈步靠近那些尸骨。每走一步,他都保持高度警觉。然而,随着他越过尸骨,周围依旧没有任何异常。
张炀微微松了口气,心中暗道:“果然,之前的猜想没错。”
尽管如此,张炀依旧不敢放松警惕,继续缓步向上走去。
经过一盏茶时间,张炀终于站到了高台的顶部。心中那股悬着的紧张感也在此时消散了大半。他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再次确认自己的猜测没有错。只要有雷霄杉木心释放出的天雷护体,那蚀神焰便不会侵蚀自己,也不会被自己惊醒。
站在高台顶端,张炀的视线迅速扫过周围,立刻被一块凸起的赤金色供台吸引。供台高约三四尺,长约三丈,显得异常古朴沉稳,仿佛与这座高台融为一体。
而供台中央,静静地摆放着一块青色玉石,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张炀的眼神瞬间凝聚,目光紧紧锁定那块玉石,低声喃喃道:“这……便是镇神玉?竟然是这么大一块?”心中掀起的波澜难以平复,张炀屏息凝视那块青玉。
张炀的目光聚焦在青色玉石的中央,突然,他发现玉石上有一抹橙色光点若隐若现。张炀心头一震,眼睛微微一转,暗自想到:“看来姜芸所言果真不虚。”
他仔细端详四周,发现高台顶部呈方形,长约二三十丈,显得极为开阔。除了中央那块青玉石外,周围并无任何其他物件。
然而,张炀并未急于接近。他目光沉寂,左眼咋然银光闪烁,仔细查看周围的每一处细节。片刻后,银芒渐渐褪去,张炀将目光投向那块青色玉石,再次确认其中并无任何异常。
沉默片刻,张炀决定不再犹豫,迈步走向贡台。走近后,他发现那块玉石的中央微微凹陷,凹陷处正有一朵橙黄色的灵焰缓缓闪动,散发着淡淡的黄色光芒。
张炀眼神微凝,嘴角勾起一丝冷笑,随即手掐法诀。随着他的法诀掐动,雷霄杉木心猛然震动,紧接着,紫色的天雷如潮水般向外喷射,伴随着张炀法诀的加速,那一道道紫色天雷在空中交织,迅速凝聚成一张一尺见方的紫色雷网。
这正是姜芸所传的收取蚀神焰的法门。见雷网已经形成,张炀的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他低声喝道:“疾!”
紫色雷网如流星般疾驰而出,瞬间罩住了那朵橙色灵焰。张炀随即变换法诀,雷网顿时紧缩,迅速将蚀神焰牢牢包裹住。
随着雷网的收紧,灵焰逐渐被压制,最终,一颗拳头大小的紫色雷球缓缓悬浮在镇神玉之上,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紧张起来,张炀的目光紧紧锁定着那颗雷球,心中暗道:“竟然如此简单?”
整个过程出奇地顺利,直到那朵灵焰被雷网包裹。张炀终于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抹轻松的笑意。他小心翼翼地凑向前,透过紫色雷球的间隙,仔细打量那朵橙黄色的蚀神焰。
令他惊讶的是,那朵灵焰静静地被雷网包裹,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反抗的迹象,仿佛一切都如张炀所愿,安静得出乎意料。
张炀原本以为,这次可能要与蚀神焰一番持久战,谁料想它竟如此轻易地被束缚住。
事实上,这朵灵焰在上次威能爆发后已经陷入极度虚弱,正是这种虚弱让这次收取变得如此顺利。
张炀定神观察了片刻,确认蚀神焰并未发生任何异常。尽管如此,张炀依然不敢大意。于是,他掐动法诀,十余张紫色雷网迅速浮现,层层叠叠地将那颗紫色雷球包裹得密不透风。
雷网渐渐形成,直到最后,雷球被完全覆盖,宛如一颗巨大的紫色雷珠,漂浮在半空中。透过雷网的间隙,张炀已看不见那橙黄色灵焰的踪迹了。这时,张炀终于放下了心来,脸上露出一丝安心的神色。
接着,他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银瓶,瓶身通体银色,表面布满复杂的灵纹。这个银瓶是张炀专门拜托师尊借来的聚雷瓶,乃是一件实打实的法宝。
张炀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拔开瓶塞,将那颗紫色雷球收纳其中。随着雷球入瓶,瓶口微微发出一阵轻微的震动,仿佛连瓶身也惧怕其中蕴含的天雷之力。
完成这一切后,张炀的目光落在了镇神玉上。此时,他终于得以仔细审视这块神物的全貌。镇神玉长约丈许,宽三尺,厚度约为数寸,通体青翠,散发着微弱的灵光。张炀略带激动地伸出手掌,轻轻地抚摸着这块神物的表面。
当手掌接触到镇神玉的瞬间,一股清凉而沁人心脾的感觉自掌心传来,瞬间席卷全身。张炀的心神顿时从激动中平静了下来,身体内的灵力似乎也因此得到了某种微妙的调和。
张炀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将那块镇神玉收入储物袋中。然而,就在镇神玉被收取的瞬间,贡台上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咯吱”响声,紧接着,贡台微微震动了起来。张炀心头一紧,警觉感顿时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