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纵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54章

李老死回来的是一具尸体。

死相凄惨,满目疮痍,但却不妨碍仵作辨认,其骨龄、样貌特征等等经过多重验证,就连手上练字生出的老茧都如出一辙,谁看都斩钉截铁的说,这就是李老本人。

生性多疑的武由敬、梅相乃至多位归附李党有头有脸的官员,纷纷以各种由头开棺验尸,都是不相信李老竟然会死。

可,他们满心抱负的进去,一脸怅然的出来。

做局者狂喜,心系李唐心怀抱负与忠贞的老臣旧将垂泪。

若要汇报整件事情,还要溯源到今年春日。

春日雪灾后,女帝自然要问责。

朝廷早有预备,却还是造成了如此之大的伤亡,甚至关中的米粮、薪炭到最后都没有落实到民间。

到底是谁的责任,朝堂中的诸位大臣,使出浑身解数,其能力若是放到当今,国足指定能成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

嘴仗打了一个月,胜负未定,河北道贝州闹了水患农田尽毁。

起初朝廷拨付十万石粮赈灾,可灾情没有分毫好转,灾民饿殍遍野,聚众围堵州衙。

女帝收到了密报,密报上说,是因为贝州刺史勾结豪强侵吞赈灾粮款,这才引发民变。

那自然需要派人去镇压管理。

谁去,是个问题。

这看似是个好活儿,其实不然。

郑元昌是依附酷吏历俊的,而历俊是女帝的宠臣。

一州的百姓,李唐势力的心腹大患,女帝心中自有权衡。

于是这钦差的名头,落在了李老头上。

贝州地处运河要冲,经济与军事重镇,处理好了李老势必要继续得罪人,而处理不好……那可就不是她女帝容不下人。

如今已经培养出自己班底的女帝,处理起李唐的人,再也不需要莫须有的狂砍了。

不过不急,这些往事,也会逐渐消失在史书当中。

……

持节出使朔丹的历俊,刚刚出了长安城,就在路上收到了信。

他当机立断,弃车保帅、揣摩着女帝的心思,给贝州刺史郑元昌制造了一个‘勾结宗室谋反’的罪名。

贝州刺史郑元昌勾结豪绅给他洗干净的白银到了手里,女帝瞧着碍眼的李老有了归宿,他再次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与势力,说此计乃一石三鸟都不为过。

李老这边行动标准的像是个程序,如同所有人意料的那样,事情逐步发展的。

钦差到了地方,赈灾第一步,一定是开仓放粮,公开承诺严惩贪腐,以此来暂时平息民愤。

同时‘暗度陈仓’的开始查罪证。

总会有些心怀正义的基层人。

只是他们、家人、亲友都通常不会有好下场。

就比如说,这桩案子中,最无辜的小人物,贝州司马,郑元昌副手,崔涣。

崔涣冒死向李老递交了郑元昌的账册,揭露其截留粮款、贿赂酷吏的卑劣行径。

可有些时候,证据又能做什么。

证据确凿,真凶却依旧逍遥法外的事情还少吗?

没证据仅凭借一手莫须有,就被判刑、毁掉终生的人,他无独有偶、数不胜数。

背后有靠山,四舍五入等于他靠着女帝的郑元昌丝毫不慌。

他借此制造舆情,煽动已经因为饥饿、家破人亡而陷入狂乱状的灾民,是李唐与豪绅勾结意图谋反,是李老害了贝州百姓,如今还要冤枉我这个贝州刺史。

同时酷吏党羽开始行动,纷纷赴贝州施压。

水军带节奏,把不明真相的和沉默的声音都盖过,把能说话的源头解决掉,如今网络上的这种手段都是老祖宗严选。

灾民只想要一口饭吃一个公道,他们不关心谁对谁错,他们只想讨公道、见到狗官的血。

可有剧本的,又岂止是对方?

李老敢来,就必然是做好了能让自己全须全尾回到长安的准备。

他将被酷吏折磨的普通人救出来,使他们的家人、他们本人在乡里乡亲面前字字珠玑的说出的他们的亲身遭遇。

这一刻,真诚与事实是最大的必杀技。

酷吏的手段,不是人能想象的。

像电视剧中演的,只拿鞭子抽两下,血淋淋的就是酷吏了?

呵。

若酷吏都是这般手段,那可真是佛祖保佑了。

单说他们自己研发的拿手绝活。

行刑者,拿铁刷剥皮剜肉,如排梳一样尖利的铁刺,一下一下的梳在皮肉上,数根铁针在血肉中搅动、下滑……是惨绝人寰这四个字可是能概括的吗?

绝对不能囊括分毫。

这一次愚民们终于认清了真相。

他们又一次的包围了州衙,要求着处决郑元昌。

李老自然借势,当众斩郑元昌以平民愤。

如此贝州暂时稳定,没了歹人搅和浑水,不过一月的时间,已然恢复正常。

只是。

为何一月就恢复了正常,先前如疯狗一般死缠烂打的酷吏团体为何忽然销声匿迹,这一切李老都没有深究。

他回到长安,将郑元昌的罪证直呈女帝,并解释自己为何先斩后奏,一切只因为赈灾与处置如今动荡的世道必须应以‘稳定民心为国之本’。

这话女帝自然不爱听。

而且,在女帝看来,这场酷吏集团与李老之间的博弈,明显是因为李老以鸡毛当令箭来排除异己的成果。

女帝以贝州赈灾处理不当为由,罢了他礼部尚书一职。

这当中梅相没少出力,酷吏折损一员大将与银仓,李老损了官职,这两者皆低了他梅党一等,这也太棒了。

而且女帝这迁怒的姿态,也给酷吏集团与梅党透露出了一个信号。

她要彻底掘了李唐的根,李老这个老东西可以不用留了。

朝堂,就是这么一回事,信号这种东西,要自己品。

品对了自然好处大大飞黄腾达,品错了一捧黄土,下辈子再接再厉。

果然是天要亡李唐,机会很快就在半月后被他们等来了。

水患又来了。(《论闪电战》的章节中提到过,武则天大兴土木,建造自己的宫殿、佛寺、功德庙堂等等,而疏忽对水渠的管理,所以才会闹干旱。其中没提水坝上的具体问题,只是不修缮、拨款治理,堤坝溃决是必然现象,不是瞎说。本来古代黄河一带,一直都是治理难点。)

夏季黄河进入汛期,恰逢暴雨,堤坝溃决,灾民流离失所。

这刚治理好的水患,怎么又出问题了。

李老自然是要被拎出来问责的。

夏季为农事关键期,水灾淹没农田,若赈灾不力将导致秋粮绝收,这便威胁了朝廷粮税的根基。

女帝问责李老。

李老对实际情况心知肚明。

是酷吏集团,派人连夜、多次的、明目张胆的毁了贝州一带的堤坝。

得知了此事的李老心想,若是他们得了唯儿那掌控火药的技术,这帮混账恐不是还要彻底把堤坝给炸了才好。

李老没有说其他的,也没把实情吐露出来,只说惶恐,愿意戴罪立功。

女帝自然应允,彰显她的大度与宽容。

毕竟李老距离作茧自缚,只差这次从贝州回来了。

贝州能在她规定的期限内治理好吗?

绝无可能。

便是这样,刚回长安,没待多久的李老又一次出发去贝州了。

只是不曾想,去是坐马车里去了,回来是躺在棺材里回来的。

贝州灾民愤恨李老贪墨,欺骗他们,将罪责扣给了郑元昌,贪墨了本该用于赈灾、治理水患的银两。

于是,几位有志之士,当即持刀、持剑,于官道上杀了李老,以祭他们死去亲人的在天之灵。

“这还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众卿在朝为官,需谨记为人臣子的本分啊。”

女帝这话说的唏嘘。

她这个年岁,除非太过兴奋,也很难露出真实情感了。

她宫斗了一辈子,又演了一辈子,能削发为尼后还成为大唐皇后,她的心机不浅。

只是政治……

她学的太少,又总以后宫规则揣摩。

她伏低做小太久了,如今上头终于无人压得住她了,她怎可能愿意受制于朝臣,做所谓听劝的皇帝?

她的野心匹配不了能力,如此才成为了天下大乱的根。

她一贯模仿着自己认知中李世民与李乾治那虚伪的冷静模样,回忆着他们的大手一挥意气风发、说一不二。

她模仿得很到位……可如今……

李唐完了,彻底完了,哈哈哈哈哈,若非是在朝堂之上,她是真要狂笑了。

她赢了啊!

一介女流之身,站在了世界的至高点,成为了天朝上国、万邦之主!

敢问世间还能有谁与她相比?

这样翻涌的情绪下,梅相与武由敬还是从她的口中,听出了愉悦与满意。

他们垂着头、恭敬着,也压抑着心里的愉悦。

女帝的态度便意味着,李老的死盖棺定论了。

谁做的、到底是不是灾民,这都已经不重要了。

只是朝廷命官死得如此不体面,女帝自然要彻查,这样才符合制度。

同时,这也是昭告天下。

李唐贪婪无道,惹了民愤,被天收了。

于是女帝发话道,

“到底是我朝廷命官,是我大周的栋梁,怎能被暴民当街杀害?

如此,可是还有王法吗!

朕敕刑部严鞫此案,昭布实情,务正戕害李老之元凶,以儆凶顽!”

……

李老死的消息,被刑部昭告天下。

其细节被张贴在了告示上,自长安、一步步的往外传递,尤其到了贝州,百姓更是欢呼雀跃,高呼着“狗官好死,老天有眼,女帝英明!”。

消息传回长安,女帝大悦,赐了贝州‘良民之乡’的称号。

可实际上,这所谓的‘百姓’它真的是‘百姓’吗?

不见得。

顾安(原着女主,原名‘顾清’后因为要复仇改名‘顾安’,怕你们忘了)

与其小队成员在看到了刑部张贴的告示后,也都非常的震惊。

原本她们无法撼动的大山,就这样死掉了?

女帝英明,将这坏人的死法昭告天下,当真是畅快。

就是照她们想的,哪里还要惩处这几个为民除害的灾民,他们不也是被逼到绝路毫无办法了吗?

抒发完心中的见解,几人也陷入了沉思和感慨。

这一场雪带走了太多故人。

如与顾安亦敌亦友的袁绍成。

两人目的不同,但要做的事情大同小异,是可以联手的好同伴。

顾安想要把大人物拉下来,想要为御史案惨遭灭门的徐清一家人复仇、想要祭奠死在御史案中和被那些大人物糟蹋的女性。

袁绍成想要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想要做宰相,想要造福自己的家人、同乡、想让邙沟人站起来。

他们两人相识,是互相陷害,后来他们要处理掉的大人物相同便也互有交集,在琅阳郡王一案中彻底交心成为了朋友。

只是这朋友没做多久,雪灾带走了邙沟人,也同时带走了意气风发的袁绍成。

琅阳郡王一案背后做局的人,他们怀疑李老。

按理说,李老怎么会拿李宗旭的性命做局?

可李唐坏事做绝,更是将天下搅和成了乱世,他们为了钱财、为了权力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御史案与李党脱不开干系,李兆惊惧交加哭死在李宗旭棺前是他命好,而李老被暴民捅死是老天有眼、他死有余辜。

(ps:前文解释过,御史案是武由敬嫁祸给李党,实际上御史案中的银趴案和李党没关系,是李宗旭的个人xp,包庇、帮助他的是海宜平和武由敬)

只是再深究,为何琅阳郡王李宗旭会知晓他们的计划,做出了局中局。

而李老也为何会在局中局中再做一局,来彻底反将一军,灭了李宗旭销毁罪证呢?

其中告密的人……顾安已经有了怀疑的对象。

不,是确信的对象——海宜平。

海宜平是梅党一员大将,自诩清流,同时又是御史案枉死的徐清好友,早就在顾安的怀疑名单中。

海宜平对李宗旭选中女子吼,会在其手腕上烙下的印字十分熟悉,甚至还用他女儿的画作来试探过顾安。

所以若是有一人,能使早就被她蛊惑,只等着一步步去死的李宗旭做局,那必然是海宜平。

琅阳郡王李宗旭死,因为前头军饷白银案和海宜平做过交易的袁绍成死,如今知晓一些背后因果的李党魁首李老又死了……

桩桩好事均是海宜平与其背后的梅党受益。

所以顾安断定,御史案的背后作局者,是梅相。

要向梅相复仇,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可要见梅相却不难。

像以前一样就好。

他们这些大人物,对自己这位女帝亲封的心医,都很好奇。

只要能够接近梅相,顾安便能看见他的梦境、看到他心中的破绽,如此自然不愁找不到破局之法。

书纵小说推荐阅读:鹰扬三国我要做驸马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大秦:开局召唤杀神白起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寒门枭龙【完结】王爷,没空跟你搞绯闻:此妃不寻常亡命之徒穿越南宋当皇帝仙人只想躺着十三皇子在北宋的逍遥日子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三国:我有移动商店!穿越成为大乾五皇子一把砍刀平大唐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玄提刑官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大唐:太子的轻松日常三国之公孙大帝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大秦:重生博浪沙,怒射张良!种田记从家徒四壁开始九霄玄电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时空医缘:大唐传奇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武英殿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盛唐血刃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神机军师刘伯温之六魂葬法征伐天下重生后我母凭子贵上位了九龙夺嫡被逼嫁深山,开荒种田过红火日子明朝的现代化改造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绑定八卦系统,我成最强锦衣卫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开局直播曹阿瞒大战董肥肥我和李白是同学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开局被嘲讽,我直接杀成异性王秦末,兵锋席卷九天十地大乾:帝国独裁者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那些你不知道的黑历史
书纵小说搜藏榜: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犁汉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我曾活在靖难晋末的卯金刀永乐大帝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魔妃太难追贞观合伙人善良的宇智波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疯狂的三国横扫天下的拓跋王骑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离石游记三国之醉卧美人膝天娇绝宠,悍妃戏冷王抗战从周卫国开始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史上最强汉天子女帝家的咸鱼皇子烽火奇侠传谍战剧中身份太多怎么办扶蜀巡视大宋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我只想做个昏君末世女王修仙记赘婿之最强王者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你攻我容(GL)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乱世情缘学名张好古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特种兵明末做皇帝西游:贫僧又破戒了我岳父是朱元璋冲喜傻妃的攻略手札妖孽夫,桃花妻刀尖之上鬼王倾妃:带着淘宝来穿越唐朝九千岁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穿越水浒,开局大战葡萄架大唐最强长子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
书纵小说最新小说: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