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踉跄着后撤时,靴底突然陷进一块泡发的菅草,湿滑的触感让脊椎瞬间窜过一道寒意。就在失重的刹那,九尊青铜鼎中的黑液忽然同时翻腾而起,黏稠的液面隆起成《禹贡》九州水系图,长江支流的纹路恰如一支利箭,直指我眉心。
而这时,某条\"河水\"突然像活物般扭曲分叉,霎时化作青铜锁链缠向我的脖颈,链环上阴刻的\"司工\"篆文烧灼皮肤,升起缕缕带着焦糊味的青烟。
\"你丫属乌贼的吧!\"我啐出一口血沫,洛阳铲划出银弧劈断锁链。断裂处喷溅的黑液落在玉琮锁芯上,原本青白的玉质突然浮现蛛网般的血丝,那些《河图》纹路像苏醒的血管般在玉面下突突跳动。我咬破虎口将血抹在锁芯,青铜船骤然发出巨鲸换气般的轰鸣,震得耳膜生疼。
船板接缝处突然发出了“嗤”的一声,紧接着一股刺鼻的硫磺味青烟从缝隙中喷涌而出。这股青烟仿佛是被压抑已久的恶魔,以惊人的速度喷涌着,让人不禁心生恐惧。
与此同时,暗格突然弹开,一股强大的气浪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咆哮着冲了出来。这股气浪如此猛烈,以至于尸骸间的青铜守宫都被惊得飞起。那些小兽的鳞片在相互碰撞时,发出了一连串细碎的“叮铃”声,仿佛是它们在惊恐地尖叫。
然而,在这一片混乱之中,有一件东西却显得异常安静。那是一个用黄绢包裹着的青铜舆图,它静静地躺在暗格之中,仿佛是在等待着被发现的那一刻。当我小心翼翼地揭开黄绢时,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山川走势竟然与鼎内黑液凝成的水系图完全重合!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豫州的方位上,竟然凸起了一个冰凉的青铜罗盘。这个罗盘的盘面刻度竟然是《周髀算经》中的“七衡六间图”!当我用指尖轻轻触碰这个罗盘时,突然传来了一阵齿轮咬合的“咔嗒”轻响,仿佛这个罗盘正在苏醒。
就在我惊讶于这个发现的时候,阴河深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编钟声。这阵编钟声清脆悦耳,却又让人毛骨悚然。仔细一听,这竟然是《楚辞·九歌》里令人毛骨悚然的招魂调!
鼎内人脸吐出的血珠正巧坠在舆图上的昆仑墟标记。血珠顺着山脉纹路蜿蜒而下,途经之处的铜锈如蛇蜕般剥落,露出底下朱砂绘制的祭祀场景。那些被剜心的祭品面容扭曲,天灵盖上插着的青铜螭吻钥匙,与老铜匠口中含着的纹样分毫不差。
而那湿冷的触手突然卷住脚踝往鼎里拖拽,靴帮被腐蚀出焦黑的破洞,露出渗血的脚趾。我反手将舆图塞进鼎耳,黑液凝成的人脸忽然扭曲变形。老铜匠的傩面虚影在鼎口闪现,他残缺的右手比出鲁班尺的\"生门\"量法,枯枝般的食指关节泛着青铜光泽。我趁机拔出船板间的青铜锚钩,锋利的钩尖对准触手吸盘中央的玉璋纹样猛刺而下。
锚钩扎进吸盘的瞬间,整条阴河突然陷入死寂。水面浮起无数青铜卦签,像受惊的鱼群般自发排列成《归藏易》的\"复\"卦。船舱底板应声裂开蛛网状缝隙,露出底下盘旋向下的青铜阶梯。每级台阶都嵌着半片龟甲,月光下拼合出周昭王罪己诏里\"丧六师于汉\"的阴刻篆文,笔划里还残留着暗红的漆砂。
我小心翼翼地顺着阶梯滑落,每一步都让我胆战心惊。掌心与龟甲锐利的裂纹不断摩擦,带来一阵阵刺痛,鲜血顺着指尖流淌,染红了脚下的石阶。
终于,我抵达了阶梯的尽头,眼前出现了一座半浸在冥水中的祭坛。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蜡化尸油,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我强忍着恶心,定睛观察着坛上的青铜柱。
这根青铜柱表面用失蜡法铸造着一幅精美的《山海经》\"烛龙衔火\"的场景。烛龙栩栩如生,它口中衔着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龙鳞的缝隙里渗出绿色的铜锈,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我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荧惑星星官嵌入龙睛的空槽中。刹那间,整根铜柱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突然发出一阵齿轮转动的嗡鸣,开始缓缓自转起来。
\"咔嚓。\"
伴随着清脆的声响,柱体上裂开了九道锯齿状的缝隙。每一道缝隙都如同一个神秘的通道,缓缓滑出一具青铜棺椁。棺盖表面的雷纹如同有了生命一般,开始蠕动、重组,渐渐拼出了老铜匠临终前比划的鲁班尺量法。
我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切,心跳愈发剧烈。当第七具棺椁完全显现时,头顶突然传来一阵山崩地裂的轰响。我惊愕地抬头望去,只见三百具悬尸正顺着锁链如瀑布般倾泻而下。
这些悬尸早已化为枯骨,它们的指缝间闪烁着微弱的玉光。这些玉光在穹顶交织、汇聚,竟然拼出了一幅完整的昆仑墟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