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几个学生出门,小卢掉转车头,飞快地回到米粉店里,兴冲冲地对胖老板汇报:“老板,我看清楚了。他们的四辆三轮车子,都推进团结路7号的房子去了。”
胖老板自己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确切的消息,不由得大喜,拍拍伙计的肩膀:“不错,干得好!小卢,你赶紧去洗碗吧。”
本以为勤工俭学的货源会很神秘,难以找到。想不到就在团结路那儿!距离很近的嘛。
等一下,团结路7号?
咦,怎么听着很耳熟啊?是不是前段时间,老朱家卖出去的那间祖屋?
胖老板平时吧,对周边的各种八卦消息还是很热衷的。他听了伙计的答复之后,反而更加迷惑了:团结路那边平时根本没有人光顾,怎么突然之间,冒出一个神秘供货的货源?
今天很晚了,明天吧。明天一早,就去找团结路的街道办的韦主任,问个清楚!
与此同时,李永恒和八位勤工俭学的成员,已经盘点好了,每辆三轮车所剩的食品寥寥无几,干脆都分给成员们作为奖励了。
款项交割清楚之后,李永恒算出,平均下来,每个成员的日薪,分到了将近15元左右。
我们的小李老板,统统按每人15元整的金额,把钱发放到八名勤工俭学成员的手里。
钞票们真金白银地分发到几个特困生手上的时候,八名成员都看傻了,乐傻了!
这不是做梦!他们一开始还觉得吧,勤工俭学一天能有个三、五元的,就很满足了。
好家伙!一天就有15元的收入!
那么一个月,会有多少啊?一个学期下来,总收入又是多少啊?
那么庞大的数字,简直是想都不敢想啊!
“各位哥哥姐姐,从现在开始,恭喜大伙儿都是有工资的人了。从今天起,我就不再请大家吃饭了。我倒是希望,你们请我吃一顿,好不好?”
“好!”八名成员有些已经红了眼眶,心存感激地轰然叫好。
看看,多好的小李同学啊!必须好好的请他吃一顿好的!
李永恒把剩下的一大袋的钞票、硬币以及菜票拿到卧室里,放进了地下保险柜。然后跟大伙儿步行,回校上晚自习。
直到此时,成员们才有了歇息的机会,好好的品尝自己销售的各种小吃。
“秀丽,你尝尝,豆蓉夹心面包,真好吃!”
“小李啊,我跟你讲真心话,这么好的肉夹馍,才卖二毛五一个,是不是太便宜了一点?”
“对啊。还有这杯什么……巧克力奶茶,这么好喝,比小卖部卖的高橙汽水好多了,才一毛五!我卖得都心疼了,提价到2毛一杯行不行啊?”
……
“绝对不能提价!以后就按这个价格,卖给学校的同学。记住了,咱们做的是勤工俭学,要把最好的食物,以最实惠的价格,卖给同学。跟学校外面的商家是不一样的。”李永恒连忙跟他们解释。
老杨和老韦忽然异口同声地大声说:“我知道了!”
李永恒吓了一跳:“你们知道什么了?”
老韦抢着回答:“难怪,学校对面的那个胖老板,要把我们摊位的食品,全部买下!”
“对,对!如果我是那个老板,身上又有钱的话,我也要全部买下。然后拿到学校外面去卖,价格肯定能提高很多。”老杨忙着补充。
哦豁,不错哦!李永恒对他们点点头,不再说话。
这么简单的道理,只要不是傻子,很快就能想得到,想得通。
其他几个成员,因为摊位和摊位之间隔得远了,并不知道还有这件事,都好奇地问老杨和老韦。
大伙儿进到校门的时候,距离上晚自习还有10多分钟。
要回宿舍一趟是来不及的了,于是,九人都朝教室方向去了。
距离教室还有几十米的时候,李永恒想起一件事,连忙叫停了大伙儿:“大家等一等!我说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小李,什么重要的事?”
“好呀好呀,小李你快说,要上课了呀。”
李永恒压低了声音:“是这样的。待会儿进到教室,无论是谁问你们,一天卖货的收入是多少,你们全部说暂时不知道,要等到月底了才知道。明白了吗?”
“啊?”
“为什么不能说?”
“是啊小李,说了会怎么样呢?”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清楚。今天只是咱们勤工俭学的试营业,你们每个人的收入就达到了15元。你们自己觉得多不多?”
“多!”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所以啊,你们一天之内,突然有了那么多的收入,同学们知道了会怎么想?”李永恒循循善诱。
听到了这里,八名勤工俭学的成员们,开始理解小李的良苦用心了。
正所谓财不外露。自己的收入,果然是不能对外人随便透露的啊!
可以想象一下,同学们知道勤工俭学的成员一天有15元收入的话,随之而来的嫉妒、羡慕、流言蜚语……那是不可避免的了。
教室里的同学们,看到勤工俭学的成员们进来了,轰的一声,全围上来,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勤工俭学的成员们,牢记小李老板的叮嘱。特别是听到同学们问起收入的时候,全部统一口径,都说目前还不清楚,月底才知道。
同桌韦海清悄悄的问李永恒:“永恒,你呢,你一天的收入是多少?”
“我的收入?我没有认真去数。”李永恒耸耸肩回答。
韦海清看着李永恒作为幕后大老板,回答得如此的轻描淡写,不由得瞪大了眼,反而没了话说。
晚自习铃声响起,班主任出现在讲台上,督促同学们朗读、自学。
他踱步来到李永恒的身边,低声说:“李永恒,你出来一下。我有话要问你。”
李永恒跟着班主任来到教室外边,不知道班主任又有什么话要问自己。
“李永恒,今天我也看到了,你们的勤工俭学,搞得很红火,生意很好。学校方面,有没有要你每个月上交一定的地租?”
“上交地租?需要交租金的吗?没有人跟我提起啊!”李永恒听得十分意外。
班主任嘴唇抖了几下,才继续问:“没有让你交地租?哦,我知道了!对了,李永恒,你们的勤工俭学有了收入之后,你打算怎么支配那些钱?”
班主任此刻想的是:怎么可能不交租金?学校里,无论是承包小卖部的,还是承包食堂的,或者租临街围墙那儿十多间小店铺的,他们每个月都按时给学校上缴租金。
为什么到了李永恒的勤工俭学这儿,就不需要上交租金了?
这么搞的话,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到校园里面摆摊设点了!班主任自己也感觉不合道理。
唯一能说得通的,就是李永恒身后的那个物资局办公室主任表姐,以及七星区副区长的表姐夫。
唉!没办法,谁让这个小李同学的后台十分强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