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座房子的最里边,那是厨房所在地。
迎面看到的,是一道厚厚的被烟熏火燎上百年的黑乎乎的泥墙。
李永恒一进到这里,就感觉很局促。即使不点开透视手机,也感觉这里总是不大对劲。
他伸手摸了摸被柴火熏黑的泥墙,突然醒悟:这个厨房,好像短了那么一截!
难怪,总感觉很别扭。
泥墙再厚,也不能这么厚,让厨房兼厕所的面积,显得过于狭小了。
掏出了透视手机,在闪光灯的照射之下,李永恒刚才的种种的疑惑,果然得到了验证。
这堵泥墙,其实并不厚,估计连一尺都不到。
在泥墙的后面,有一个宽度约一米半左右的夹层。
夹层里面,有四口硕大的水缸,高度大约有一米那么高。四口水缸一字摆开,都用盖子给盖住了。
镜头对准了水缸里的物件,好家伙!
左边第一口水缸里,全部是一锭一锭的元宝、还有很多金饼、金叶、金豆……
第二口水缸里,则是各式各样的珠宝首饰、以及各种杯、盘、碟子……
第三口水缸里,是各种造型的瓷瓶。有几个瓷瓶的里面,好像还装着液体。
第四口水缸里,是大大小小的书籍、册子、本子、卷筒。
这,这,这!
朱家的祖上,绝对是大户人家啊!
李永恒对着那堵黑乎乎的泥墙,感慨万千!
他本以为横梁上的那些元宝,已经很了不起了。哪知道后面的夹层里,那才是无法衡量的巨大财富!
这种奇诡的画面,让李永恒大为奇怪:为什么朱家的这些后代,不知道自己的祖屋里,隐藏着那么多的秘密?
按理说,祖传的秘密,应该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才对,不该断掉啊?
自己花了八千元,买下朱国宗的这座老旧的房子,相当于买到了一座大宝藏!
他嘴里念叨着老朱家、老朱家,忽然灵光一闪:姓朱的,莫非?
从建国之初,往前推,再往前推,再往前推,一直推断到了明朝的朱元璋。
大明的朱家!
这可神奇了,自己居然买了朱家后代的祖屋?!
没错。这座城市,历史上,曾经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藩王的封地。
转念又想,不对啊,藩王们,不都是住在王府里面的吗?
怎么会沦落到民间的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呢?
一团一团的迷雾,笼罩在李永恒的脑海里。
不去想那么多了!他揉了揉太阳穴,反正连朱国宗自己都没想到,他的这座老房子隐藏着的巨大财富。而自己一个外人,那就更加不知道了。
从最里边的厨房返回到客厅,途径三间卧室。现在不是查看卧室的时候,得抓紧时间给手机充电。
李永恒找到客厅东边墙上的一个插座,掏出了手机充电器,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屋子里,给手机光明正大的充电了!
手机是正在充电,而他一个人闲的发慌,再次走到那根横梁之下,把右手举高了,想着自己如果助跑摸高的话,能不能碰到横梁的底部?
按他原版的记忆,自己助跑摸高的最高的地方,也碰不到篮筐。
这根横梁比篮筐高得多,篮筐都摸不到,横梁那不是……唉,还是放弃幻想吧。
虽然这么想,但他隐隐约约的感到,或许自己真的能跳得那么高呢?
毕竟自己是穿越重生而来的人,身体各方面都有显着的变化,就不能让弹跳力方面,也有什么好的变化么?
他越想就越觉得有道理,后退了几步,深呼吸几下,然后加速、起跳!
这间屋子里,只见一个瘦削的身体,不断地上升,脑袋已经超过了4米高的横梁,还在继续上升。
李永恒吓得手脚乱舞,这可不得了!再往上升的话,那是要撞破屋顶的瓦片,飞向天空了!
情急之下,他双手双脚连忙勾住了那根粗大的横梁,激起了阵阵灰尘。
他顾不得衣服变肮脏,两只鼻孔在发痒,紧紧地抱着横梁,暗暗祈祷:老天保佑,可别让自己掉下去啊!
过了一会儿,李永恒脑子恢复了清醒,看着自己的处境,不由得想到了一件事:我竟然能跳得那么高!
哇,我竟然能跳得那么高,为什么会跳得那么高?
他在横梁上翻了个身,坐到横梁上面,一伸手就摸到了那个凹槽。
横梁啊横梁,我好不容易上来一趟,来都来了,你里面的宝贝,当然要取出来吧?
李永恒用手指弹了弹,听出了声音的不同,确定了凹槽的方位之后,伸手把盖在凹槽上面的木皮给扯开。
房顶上光线不足,他伸手拿起一锭小小的元宝,倒是挺沉手的,把元宝往下凑着灯光一看,好家伙,金光灿灿,是金元宝没错了!
朱国宗啊朱国宗,你们老朱家,必须是皇亲国戚啊!这些金贵的玩意儿,平民百姓哪里见得着?更别说有一缸一缸的那么多了!
坐在横梁上的李永恒,真是喜出望外!
他想了个法子,把上身的白衬衫脱下,然后把横梁凹处的所有金元宝都取出,压在金元宝下的那个长包裹,顺手也拿出来,都放进了白衬衫里。
宝贝们都装进白衬衫里了,李永恒抱住了鼓胀胀的衬衫,低头往下一看,我的天,这也太高了吧!
高就高一点吧,总不能一辈子呆在横梁上面吧?
他一鼓作气,看准了地面之后,伸手一推横梁,整个人呼啦啦的往下坠落。
幸好双脚着地之后,身体来了一个大缓冲,居然毫无损伤的安全着陆了!
李永恒抬头再看高高的横梁,忍不住庆幸一番。好在自己奋力一跳,没撞到横梁,也没飞出屋顶。
他把脏兮兮的白衬衫放到客厅的那张八仙桌上,摊开了,里面的几十锭小小金元宝,以及那个长卷轴,全都袒露在灯光下。
宝贝们啊,你们是多久没有重见天日了?今天算你们走运,让我李永恒把你们带下来,再战江湖。嘿嘿,哈哈!
趁着手机还在充电,李永恒捏起一锭小小的金元宝,仔细察看起来。
这锭金元宝看到底部,赫然刻着“大明嘉靖玖年 足金 二拾两 内户部”等字样。
啊哈?
大明嘉靖年间的20两的金元宝?
这么一点儿个头,就有20两了吗?
他把这锭20两的金元宝在手里抛了抛,想来想去,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对啊!古人是16两为一斤。
20两,就是一斤4两。
现在没有秤,没法一锭一锭的去称重。但金元宝沉甸甸的手感,那可是千真万确的。
李永恒双眼放光,一锭又一锭地查看,发现这批30锭金元宝,都是嘉靖九年的20两。
如此说来,自己就有六百两足金了?
厨房后面的夹层里,还有四口尚未开发的大缸。大缸里面的宝贝,还没计算在内。
无论如何,只花了八千元买下这套老朱家的祖屋,实在是太划算了!
桌上的那个卷轴,静静的呆着。让李永恒兴奋之余,开始猜测里面到底装着什么?
能跟金元宝放在一起保存的,一定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