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一年后,李四的直播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家庭教育平台,不仅分享育儿经验,还提供科学教育、亲子活动和家庭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内容。
李甜已经会说简单的句子,能独立走路,还展现出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李飞和刘浩的友谊更加深厚,两人一起创办了学校的“创新实验室”,吸引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加入。
一天晚上,李四在结束直播后,收到了一封特别的邮件。
是一位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邀请他参与编写一本关于创新教育的书籍,分享他作为父亲和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和理念。
“美琪,你看这个,”
李四把邮件转给妻子,“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赵美琪读完邮件,微笑着说:“这是对你努力的认可。”
李四摇摇头:“这不仅仅是我的功劳,尤其是你,给了我和孩子们最需要的专业指导和情感支持。”
赵美琪温柔的笑了:“那么,你打算接受这个邀请吗?”
李四望向客厅,李飞正专注的组装一个新的科学套件,李甜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递给哥哥需要的零件,两个孩子合作的默契而和谐。
“我想我会接受,”
李四轻声说,“不只是为了分享我们的故事,教育的本质,是启发而非灌输;是引导而非控制;是点燃孩子内心的火花,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光芒。”
这大概就是为人父母的最大幸福——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爸爸!快来看!我做出来了!”
李飞兴奋的声音打断了李四的思绪。
“来了,让爸爸看看你的新发明!”
李四大步走向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李四接受了教育专家的邀请,开始筹备那本关于创新教育的书稿。
这个过程中,他不仅系统的梳理了自己的育儿经验,也深入研究了大量教育理论和案例,力求让书籍既有实用性又有理论深度。
“你写的如何了?”
一天晚上,赵美琪端着两杯咖啡,走进书房。
李四揉了揉眼睛:“有点难。不是知识不够,而是太多了。怎么把复杂的教育理念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确实需要功力。”
赵美琪把咖啡放在桌上,看了看李四的草稿:“这段写的不错,用李飞和刘浩的案例来解释内在动机的重要性,很有说服力。”
“谢谢,”
李四喝了口咖啡,“对了,明天我们要录《小创客大未来》的季终特辑,你能一起去吗?”
“当然,我已经安排好了,”
赵美琪说,“妈也答应照顾甜甜,不过她说要把直播设备搬到她家,好让甜甜在直播里和粉丝打招呼。”
李四笑了:“妈现在比我还热衷直播,真是变化大啊。”
正说着,手机提示音响起,李飞发来了一条信息:“爸爸,我和刘浩写完了明天的演讲稿,你能帮我们看看吗?”
李四回复:“当然,现在发给我吧。”
很快,一份文档发了过来。
李四和赵美琪一起阅读,不时点头或讨论修改建议。
“他们进步真快,”
赵美琪感叹道,“不仅想法成熟了,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李四点点头:“看来参加《小创客》节目确实给了他们很多锻炼机会。比起一年前,李飞现在的逻辑思维和沟通能力强多了。”
《小创客大未来》的季终特辑如期录制。
节目组在一个科技馆搭建了特别舞台,邀请了教育界、科技界的专家和数百名观众现场观看。
李飞和刘浩作为“小创客联盟”的代表,登台分享了他们一年来的创新历程和成果。两个小男孩站在聚光灯下,自信的讲述着他们如何从一个简单的纸飞机项目,发展到现在正在申请专利的“多功能环保飞行器”。
“我们的项目灵感来自传统纸飞机,但融合了现代科技,”
李飞对着麦克风说,“我们使用可降解材料代替普通纸张,增加了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动力,还设计了一个微型传感系统,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收集空气质量数据。”
刘浩补充道:“这个项目不仅是一个玩具,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低成本、易操作的装置,让更多人了解自己周围的空气状况,提高环保意更是一个环境监测工具。”
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节目的另一个环节是“创新育儿经验分享”,李四作为特邀嘉宾,和其他几位创客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
李四在台上分享,“而不是强加我们大人的想法。比如李飞对飞行的兴趣,最初只是折纸飞机的游戏,但当我们给予支持和引导,而不是否定或限制时,这个简单的兴趣就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有深度的科学探索。”
另一位家长,一个科技公司的高管,表示赞同:“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大人容易陷入固定思维,认为某些活动是‘浪费时间’,而另一些活动才是‘有价值的’。
但创新恰恰需要打破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赵美琪也被邀请上台,从教育专业的角度补充:“研究表明,孩子的创造力在4-5岁达到第一个高峰,然后可能因为传统教育的约束而逐渐下降。所以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在保证必要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扼杀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
节目录制非常成功,不仅获的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播出后的收视率也创下了新高。
社交媒体上,#小创客大未来##创新教育##李飞刘浩的飞行器#等话题持续热门,引发了广泛讨论。
然而,随着节目和李四一家的持续走红,一些意想不到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一天早晨,李四正在厨房准备早餐,赵美琪急匆匆的走进来,表情严肃:“老公,有件事情我必须告诉你。”
李四关掉炉火:“怎么了?”
“昨天李飞的班主任林老师打电话来,说最近班上有几个孩子开始模仿李飞的行为和言谈,甚至有家长给孩子报名了各种科技创新课程,希望孩子能‘像李飞一样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