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土地清查丈量,全国隐匿田产被没收充公之后,朝廷公田将会新增5.89亿亩,
所有充公田产,官府将全部出租,税赋按产出的三成算,不得添加其他任何赋税。
每户租官田数量,不得超过30亩,无田少田者优先租种。
官田租种周期为十年一期,到期后,原租种者具有优先续租权。
租种官田之后,只要租种者按时按量缴纳田赋,官府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回租种公田。
租种官田者可将耕种官田世代传承耕种下去,父传子,子传孙,只要交够3成赋税,便可子子孙孙世代耕种下去。
租种官田者,可自愿退租,不可将租种权转让他人。
另,鉴于全国交税田产数量大增,全国所有登记在册私田,税收降低1成,今后都按照产出的4成征收赋税,不再有其他任何额外名目赋税,若当地官吏敢私增征税名目,百姓可去廉政部告发之。
鉴于士绅阶层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问题,私田过30亩者,超过30亩的土地,按5成田赋缴纳,超过100亩者,田地按照6成赋税缴纳,私田超过500亩者,田地按照7成赋税缴纳。
所租官田不算在私田征收赋税范围之内。
此次全国范围性质的轰轰烈烈清查田产运动的结果,通过《龙国日报》的宣传,迅速传到每一名百姓耳中。
那些士绅老爷们受到惩罚,不仅隐匿的田产被没收,而且还得被打板子。
百姓们最大的受益,就是以前需要交五成甚至更多的田赋,统统降到了四成。
非常明确的四成,不再有其他任何额外名目赋税。
就这一条,老百姓们就高兴坏了,毕竟是少交钱了嘛,家里剩下的粮食多了,可不就不用饿死人了嘛。
更有意思的是,租种官田的税收还可以更低,只需要交三成即可。
最重要的是,租种官田者可将耕种官田世代传承耕种下去,父传子,子传孙,只要交够3成赋税,便可子子孙孙世代耕种下去。
这尼玛,意思不就是只要能把官田租种到手,就相当于是可以世代传承下去了吗?
官田除了不能转让买卖之外,这不就相当于跟私田差不多了吗?
这个消息,宛如一颗重磅炸弹,让好多名下没有私田的百姓,都跃跃欲试了起来。
由于明朝末年的土地兼并严重,以及各种高赋税的压迫,百姓手中无田者甚多。
这些无田百姓,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在高赋税的压迫之下,将名下田产投献给士绅老爷的名下。
这一行为主要与明末的社会制度和环境有关。
明末的赋税和徭役制度较为繁重。士绅阶层通常享有一定的特权,如免役、免税或有一定的税收优惠。
一些人在官府的高压之下,为了逃避这些负担,便将自己的田产名义上献给士绅,自己则成为士绅的佃户或依附人口,从而减轻经济压力。
具体做法,通常是通过订立契约等方式,将田产的所有权转移到士绅名下。
但实际上,这些田产可能仍由原田主耕种,只是名义上属于士绅,原田主需向士绅缴纳一定的租金或贡赋。
对个人和家庭,短期内可能实现了逃避赋税和寻求庇护的目的,但长期来看,他们失去了土地的所有权,经济上逐渐依赖士绅,处于相对被剥削的地位。
对士绅阶层,士绅阶层的经济实力和势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他们拥有了更多的土地和财富,在地方上的话语权也更大,形成了地方上的特殊利益集团。
对国家而言,大量田产被投献,导致国家的税收减少,财政收入受到影响。
同时,士绅势力的膨胀也可能会影响到地方行政管理,削弱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陈平安下令公田只收三成赋税,而且对于私田数量过多者征收重税,一下子就把这种投献田地的行为给打了一个支离破碎。
百姓将田产投献给士绅阶层,虽然不再需要交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但依旧是要交税的,四成甚至是五成,都是这个时代士绅阶层收税的比例。
即便士绅阶层收五成税,百姓们其实也是有的赚的。
毕竟,你投献了土地,就会受到士绅阶层的庇护,会少很多麻烦,那些不愿意投献的,觊觎这些人田产的士绅阶层,就会想方设法的各种找茬,逼你主动投献土地。
现在好了,新龙国的建立,新皇帝的一系列举措,又是设立廉政部,又是换掉那些啥都不懂,光知道吃干饭的知县等基层官吏,各县的士绅阶层一下子就失去原有的保护伞。
各县的士绅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嚣张气焰了。
三成赋税公田的出现,一下子就让这些无田者们看到了希望。
公田不仅赋税交的少,还能世世代代传下去,只要能租到一些公田,那不就跟有了自己的田地,没什么区别了吗?
有了这种好事儿,谁还愿意再去给地主老爷们去当长工啊!
一时间,全龙国的百姓,都因为田赋的大幅降低以及租种公田的利好消息所欢呼雀跃。
...............
河南太康县,天刚蒙蒙亮,李大山一家就忙活开了。
简陋的屋子里,弥漫着兴奋又紧张的气息。
妻子王翠一边麻利地收拾着简单的行囊,一边叮嘱着年幼的儿子小虎:“一会儿出去别乱跑,听爹娘的话。”
小虎懂事地点点头,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
李大山站在门口,望着远处那片曾属于自家,却因赋税重压不得不投献给士绅的土地,心中五味杂陈。
如今,新龙国的政策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娘,咱们今儿个就去把公田租回来,往后的日子肯定能好起来。”李大山握紧了拳头,语气中满是坚定。
经过《龙国日报》的大力宣传,知道了公田一事的李大山,早就去里长那里打听到了租公田的步骤。
一大早,带着里长开好的文书,就往县城里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