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皇上……”
金殿之上,群臣陈情的声音此起彼伏。
“哦?
原来赶着拥去云香山清国寺的那些闺阁女子中,还有不少孝女啊!
原来……她们并不都是一心向佛,想剃度出家,终身侍奉佛祖菩萨的啊!”
洪德帝一脸疑惑的表情,自顾自地嘀咕……
“可昨天……和今天……既非佛祖成佛的日子,也非菩萨的降生之日……
她们家中的祖母母亲也不可能同时染病……
怎么会有那么多京城的闺阁千金们……
哦,也就是众位卿家的爱女,她们怎么就都在同一日扎堆儿上云香山呢……
奇怪!
真是奇怪!”
洪德帝坐在那里自说自话,下面跪着的朝臣们却是听得清清楚楚。
冷汗刚擦去,瞬间又冒了出来……
幸好现在是深秋,天气凉,官袍里面多穿了两层,否则,背上的汗水早就浸透衣衫了!
他们能说,他们家的女儿上云香山清国寺进香拜佛是假;
去图谋皇上您的儿子才是真?
这话能说吗?
事到如今,更是打死都不能这么说了!
这些官员之中倒是有想明白的。
他们明白,他们的这一番举动已经惹到了皇上;
同时还招了煜王殿下的嫌恶。
想让他们家中的女儿嫁进煜亲王府……一时半会儿是别想了。
当务之急,是要先想办法把自家女儿领回去,这才是眼下最紧迫的。
可看样子,皇上心中有了气恼,想白眉赤眼儿地就去领回女儿……怕是没那么容易。
听刚刚皇上话里的意思……
户部银米不足……
边境不稳,军中粮草也必须要有保障……
哦,还有修建庵堂的事……
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银子!
处处都需要银子。
他们如今惹皇上动了怒,如果真能拿银子哄好……也算是万幸了!
只要他们送出的银子能让皇上满意……
皇上得了银子,是补充户部库存也好;
还是补充军中粮饷也好……
不管怎么着,皇上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拿着银子去修建什么尼姑庵!
只要不修建尼姑庵,自家的女儿也就不用削发为尼了!
他们再赶紧把女儿接回来……
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吧。
于是,想到这点的官员们便争先恐后地开口了……
“启禀皇上,臣家中小女昨日上云香山清国寺进香,想必……该做的佛事也已经做过了;
所携香资也已经供到佛前了。
今日臣原本就打算派人将小女接回来的。
不过,臣听方才皇上所言,臣心中倒是有了一个比让小女入庙烧香更积功德的想法——
那就是,等臣接回小女,便让小女从为她备办的嫁妆之中,拿出一部分银两捐给朝廷,捐给户部,由户部支配。
或置办粮米防范灾情;
或送至军中充当粮饷;
总之,臣以为,小女若能这样做,且比她远途烧香所积累的功德要更深得多!”
“是是!
皇上,臣也有这个想法。
臣的小女从出生之日起,拙荆就一直在给她积攒着嫁妆。
如今,小女的嫁妆数量也已有不少,确实可以从中拿出一部分,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就算将来她出嫁之时,嫁妆因此有所减少,那也是因为她做了更有意义的事。
这也不失为小女一生的功德!”
“对对,皇上,臣也有此意!”
“皇上,臣的小女一向贤惠良善,她也一定愿意这么做的!”
“皇上,臣的小女也会愿意的!”
“.....”.
这些官员们一个个咬牙握拳,争抢着表态。
至于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如何……
不能说,说出来都是泪啊!
算计煜王殿下没算计成不说,还得搭上一大笔银子!
没错,就是一大笔银子。
那可是皇上!
那是仨瓜俩枣儿就能打发的吗?
不着着实实地掉块肉、出点儿血,皇上能答应吗?
真出得少了,皇上看不上,心里不痛快,那他们岂不是火上浇油吗?
可出多少才能让皇上满意呢?
这些官员们一边在心里掂对着能拿出手的银两数;
一边等着洪德帝对他们如此一番表态的回应。
洪德帝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心里却是笑开了。
哼!
让你们觊觎朕的宝贝儿子!
看到最后,是你们算计了朕,还是朕算计了你们!
朕的儿子你们得不到,朕还得狠狠扒你们一层皮!
让你们好好出点儿血,也让你们从此长长记性!
别有事没事的总盯着朕的后宫和朕的儿子们的后院。
官员们一通表态,洪德帝面上毫无波澜。
难道说……皇上是铁了心要让他们的女儿削发出家?
不能吧?
就算是他们的女儿全都出家为尼了,那对璟月国又有什么好处呢?
哪有得一大笔银子来得实在呢?
银子……
对了,银子。
他们刚刚只说了要捐银子,却没有说出具体数目。
他们空口许诺,皇上能有所表示才怪!